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生长激素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人生长激素hGH的cDNA片段克隆在转移载体pVL1393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构成重组转移载体pVL1393hGH,将该质粒DNA与昆虫杆状病毒(AcNPV)DNA共转染秋粘虫(Spodopterafrugiperda)细胞Sf9,通过体内同源重组,hGH基因取代多角体蛋白基因,从而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上,经感染昆虫细胞后表达外源hGH基因,通过反复病毒空斑纯化,获不含多角体的重组病毒,利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hGH表达量达40μg/mL.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甘蓝夜蛾、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广谱昆虫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吨级昆虫病毒杀虫剂生产线,年产制剂超过600吨。在全国21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控制抗性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重要农业害虫,年应用面积超过600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年产量和年应用面积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M-CSF与SCF的融合基因并将其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2中,通过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融合基因插入AcNPV基因组.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细胞后,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用MTT比色法和TF-1细胞株可检测到表达产物与IL-3的协同效应.上述研究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细胞融合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b202作为出发菌株,同时引入外源毒力基因,即北非蝎(Androctonusaustralis)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多肽基因AalT(GI:69545),构建高毒力的工程菌株Bb202T-7,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Bb202T-7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的杀虫效率提高了11.11%。研究目的是为生物防治提供性能良好的出发茵株,为高效杀虫剂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源,克服真菌杀虫剂击倒昆虫所需时间长,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等缺点,加速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步伐。同时对基因工程重组菌株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 IT—vcath的构建及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ac-to-Bac载体系统,构建了含有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 Karsch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BmK IT)和杆状病毒组织蛋白酶基因(vcath)的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 IT-vcath,使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plO基因启动子(Pp10)和多角体基因启动子(Pph)的控制下高效表达.抗棉铃虫毒力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的LC50值为28 829.5 pfu/mL,比野生型病毒的LC50值(33114.5 pfu/mL)降低13%;重组病毒的LT50值为3.5d,而野生型的LT50值为4.1d,提高了14.6%,表明该重组病毒的活性比野生型病毒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AcNPV增强子hr5增强HBsAg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形成包涵体(OOC+)并能利用人工合成启动序列和多角体XIV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将多角体基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强子hr5部分序列同时插入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基因组中,得到两株高效表达HBsAg基因又形成包涵体的重组病毒TnNPV-shr35-OCC+和TnNPV-shr26-OCC+.对重组病毒的酶切鉴定、DNA斑点杂交和Southernblot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及其相应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已正确插入病毒基因组中.插入顺序中,hr5增强子是插入HBsAg基因下游,多角体基因与HBsAg基因方向相反.125Ⅰ-固相放射免疫检测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HBsAg基因在昆虫离体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保留了抗原活性.TnNPV-shr26-OCC+和TnNPV-shr35-OCC+表达的HBsA吕蛋白与没有插入增强子序列的重组病毒TnNPV—HBs85-OCC+的比较,分别提高了40%和46%.  相似文献   

7.
 从基因编辑技术在昆虫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杀虫剂作用机制及抗性机制研究、昆虫抗药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昆虫毒理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2017年昆虫毒理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昆虫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害虫抗药性治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昆虫杆状病毒(Baculovirus)为载体、昆虫虫体和昆虫细胞为受体的基因工程,是目前正在开拓的富有前途的新领域之一.杆状病毒载体系统的优点在于:对外源基因的容量大;病毒基因组能提供一个可插入外源基因而对病毒复制本身不受影响的非必需区(多角体基因),同时提供一个极强的启动子,使植入的外源基因能高效表达;能大规模低成本地饲养寄主昆虫,从而有可能大量获得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外源基因表达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猕猴B病毒gB和gc合成基因的杆状病毒重组质粒(rBacmid)。方法根据本室已经合成的猕猴B病毒gB基因和gc基因,利用BamHI和XhoI特异性酶切,将其亚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的pFastBacHTA转座载体。将该阳性转座载体转化到DHlobac感受态细胞,从中筛选出阳性重组细菌,并提取重组质粒。结果获得了重组质粒bacmid—gB和bacmid—gC。结论该研究为猕猴B病毒gB和gc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蝎毒素是蝎子自我防御和捕食的有力工具,属于活性短肽。抗昆虫蝎毒素多肽作用于昆虫细胞膜离子通道,调控通道动力学特性,是潜在的生物杀虫剂,具很高的研究价值。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抗昆虫蝎毒素多肽有高保守性,序列同源性达67%,其中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这可能与其抗昆虫作用的结构有关。但天然蝎毒素蛋白获取较困难,致使抗昆虫毒素多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受限,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高纯度高活性重组蝎毒素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抗昆虫蝎毒素多肽外源重组表达的研究现状,旨在更深入全面理解其结构及抗昆虫机理等,以助推后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bro基因(baculovirus repeated orf)是杆状病毒编码的一个独特的基因家族,一些病毒的基因组中编码有多个该基因家族的成员.研究分析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基因组仅有的一个bro基因,结果表明:AcMNPVbro基因(ac-bro)在感染后6h就开始转录,并在8h时检测到BRO表达;ac-bro基因敲除的重组病毒感染后子代病毒的效价略低于野生型病毒,且其DNA复制明显推迟.利用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的Ac-BRO蛋白进行的体外实验提示其具有结合DNA的能力.这些结果提示ac-bro基因在病毒的复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限稀释法筛选重组AcNPV病毒钟劲胡美浩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重组病毒;梯度稀释;筛选;测活中图分类号Q3320引言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表达系统。用于基因工程表达外源基因的AcNPV(autog...  相似文献   

13.
利用Tn5转座子构建杆状病毒AcMNPV随机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杆状病毒模式种AcMNPV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Tn5转座子的随机转座的方法,构建杆状病毒突变体库将果蝇hsp70启动子后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插入Tn5转座子,构建了可以在昆虫细胞中表达,易于跟踪的转座载体.利用体外转座系统将转座子随机插入AcMNPV基因组,并用转座反应液转染Sf21细胞,得到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病毒突变体库进一步纯化了两株病毒B9F和Li6A,进行了转座子插入位点的分析,确定两株病毒中,转座子分别插入了94K基因和p10基因.该方法将为杆状病毒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病毒二字,许多人闻而生畏.在人们的心目中,病毒总意味着疾病和灾难.的确,病毒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致病因子之一.但是,在综合防治害虫的众多方法中,昆虫病毒作为一种杀虫剂,却是对人类很有益处的.目前已发现的昆虫病毒有七百余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在生物防治中有应用价值的昆虫病毒,主要是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5.
采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体系构建了表达鸡传染性支管炎病毒(IBV)呼吸型毒株SD/97/01S1蛋白的重组杆病病毒,含SD/97/01株S1基因原重组质粒p MDSD9701S1用BamHI和SalI双酶切后,回收的片段并克琶杆病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a中多角体基因启动子的下游,筛选出重组转座质粒pFASTSD9701S1U并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后,获得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SD9701S1,用重组穿俊质粒DNA转染昆虫Sf9细胞,获得了含SD/97/01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AcSD9701S1,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用SDS-PAGE、Westernblot和IFA对细胞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SD/97/01的S1蛋白,该蛋白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储粮害虫熏蒸剂和防护剂的应用现状 ,对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2,AAV-2)用于构建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领域受到了普遍重视和关注,而rAAV在应用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因素就是缺乏简单有效的大规模制备方法.运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来提高AAV-2的产量,分别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胰岛素(Insulin)基因替代AAV-2的结构基因后,与其他重组病毒共转染293t细胞,3 d后即可检测到高效表达的GFP和Insulin.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理想地提高AAV的产量,为临床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储粮害虫熏蒸剂的防护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储粮害虫熏蒸剂的防护剂的应用现状,对化学合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信息素,植物性杀虫剂等研究成果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杆状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的p95基因编码的P95蛋白是病毒核衣壳的组成部分,也是虫体经口感染相关因子PIF(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复合体的组成部分.前期研究表明,完整的P95蛋白对病毒的复制是非必需的,其中一段450bp的序列可以部分弥补p95基因的作用.本研究将p95基因一段339bp的片段(Core339,AcMNPV基因组位置:69 576~69 914bp)以正反两个方向分别插入到p95基因敲除的AcMNPV基因组中多角体位点的polyA之后,构建了两株重组病毒vP95K/EGFP/339+和vP95K/EGFP/339-.该两株病毒能在Sf9细胞中正常复制,复制水平与p95基因正常的AcEGFP相当,但复制速度较慢.重组病毒感染细胞的Western blot分析未检测到P95蛋白的表达.这一结果表明P95蛋白的缺失对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没有显著影响,但核心片段Core339对于病毒复制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摘     
微孢子虫是广泛寄生在农林害虫体内的一种原生动物。不少种类的微孢子虫对昆虫种群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能加以人工合理利用,可以使某些害虫的虫口密度降低到经济危害程度以下。近年来,美国开发出一种蝗虫微孢子虫,用于防治牧区的蝗虫十分有效。一次引入,多年有效,而且成本低,无公害。现已成为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牧区大面积防治蝗虫的主要手段。苏联、英国也正在对其加紧研究。另一种被命名为Vairmorpha necatrix的微孢子虫,因其具有高毒、广谱、易于生产、不感染天敌等优点,被国际上定为新的微生物杀虫剂的候选者,有可能在近年内发展成世界主要生物杀虫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