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有机固体中杂质、结构缺陷和晶界的存在,在载流子输运中起陷阱作用。因此有机固体的导电性能通常受载流子的被陷和脱陷的连续过程控制。近年来人们对有机固体陷阱的探讨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多晶和非品态材料中分布陷阱的研究,但对高斯型分布陷阱的实验处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介绍等温衰减电流(IDC)实验用于酞菁铜(Cupc)薄膜的高斯型分布陷阱。在高场下可以忽略载流子的复合。我们推导的高斯型分布陷阱的陷阱能态分布与IDC谱关系为: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由基随机共聚反应原理, 合成了P(FAAn-co-NIPA-co-AAm-co-ODA)聚合物, 该聚合物兼具温度响应性和叶酸介导肿瘤主动靶向能力, 并在水中自主装形成胶束.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胶束的临界相变温度(LCST)及水合粒径进行了考察, 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胶束的粒径及形貌. 胶束粒径为80 nm, LCST为43℃. MTT实验结果显示, 胶束载体对A549和Bel-7402肿瘤细胞基本无毒性. 装载近红外荧光探针(ICG-Der-01)的胶束在MDA-MB-231和HCT116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证实, 该胶束载体具有明显的叶酸靶向能力与热靶向能力.  相似文献   

3.
固体高分辨~(13)C NMR是研究煤结构的有力手段,利用交叉极化(CP)、魔角旋转(MAS)及质子大功率去耦(HPD)技术,可获得煤的固体高分辨谱,直接测量煤的芳香度(f_a)(定义为煤中芳香碳原子与总碳原子的比).结合偶极去相实验、变接触时间实验及分峰方法,可计算出12种煤结构参数.但是,由于~(13)C的天然丰度非常低,煤的~(13)C NMR谱在低场下测量是非常费时的,如在 Bruker WP-80谱仪(静磁场为 1.88 T)上测量,煤的CPMAS谱约需10h,而在高场谱仪Bruker MSL-400静磁场为 9.4 T)上测量.通常仅需10 min左右.所以,煤的~(13)CNMR谱以在高场测量为宜.但高场下CPMAS实验时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因魔角旋转  相似文献   

4.
9Cr18不锈钢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强 《科学通报》1989,34(11):819-819
本文测量了9Cr18不锈钢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CEMS),运用迭加性原则对Fe-Cr-C马氏体中不同环境铁原子超精细磁场及其相应的几率进行理论估算,并与实验拟合数据进行比较,由此得到了主要合金元素在9Cr18不锈钢中分布的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5.
杨兰田 《科学通报》1986,31(4):254-254
大量观测资料表明,类星体和Seyfert 1星系从红外到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典型的幂谱分布,F∝v~α,α大约为—1,而且这种幂谱分布可以外推到x射线波段,但是,在蓝和紫外波段的分布却偏离了幂谱,表现为一种平滑的谱分布,即“紫外超”。Malkan和Sargent认为这种“紫外超”现象是由幂谱,混合的Balmer连续谱和黑体谱联合产生的。在附加一个黑体谱成分(T=20,000~30,000K)的情况下,他们成功地拟合了3C273等五个样品从5000(?)到远紫外的观测谱。  相似文献   

6.
李健民 《科学通报》1981,26(12):718-718
一、引言斜方辉石虽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Kuno、Hess、Ghose等确定了斜方辉石中晶胞大小、Mg~(2 )和Fe~(2 )的有序分布、各离子间键长和键角以及Fe~(2 )在氧六配位中M(1)和M(2)晶位中Fe~(2 )的含量:Bancroft、Burns和Howie根据Mssbauer谱测定结果确定Fe~(2 )富集于M(2)晶位。White和Koesser、Bancroft和Burns、Burns、Runciman、Sengupta和Makshall以及Goldman和Rossman等人先后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Fe~(2 )在斜方辉石中的晶场谱,并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对这些谱线作了说明。他们的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7.
用分子束实验装置,对CCl_4 Ba(~1S)(或Ba(~3D))反应进行了激光诱导荧光与化学发光的研究。在Ba(~1S) CCl_4→BaCl CCl_3反应中,测得了BaCl(C~2Π—X~2∑~ )跃迁△V=—1带系的激光激发谱,求出了BaCl基态的振动态分布,发现振动布居非常窄,并强烈反转,最大布居的振动能级约为v″=44。用在Ba原子束中放电的方法,激发部分Ba原子至亚稳态~3D态(大约占总束强的10%),并在收集光路上加干涉滤光片消除背景光干扰,测得了包含有Ba(~3D)原子反应的激光激发谱,发现激光诱  相似文献   

8.
Keggin型含钨杂多化合物紫外光谱与氧化还原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恩波 《科学通报》1992,37(13):1195-1195
杂多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是由O→M的荷移跃迁引起的,由于荷移跃迁过程是分子内部氧化还原过程,所以预期杂多化合物荷移跃迁能量与其极谱性质及氧化还原电位间有联系。本文研究了Keggin型杂多化合物H_((?))XW_(12)O_(40)·nH_2O(X=B、Si、P、Ge)、Na_3AsW_(12)O_(40)·nH_2O、过渡金属离子取代的杂多化合物K_((?))SiW_(11)MO_(40)(M-Mn~(11)、Zn~(11)、Co~(11)、Ni~(11)、Cu~(11))的紫外光谱及极谱。实验发现对于电荷不同的杂多阴离子,它们的第一极谱半波电位与特征荷移跃迁能量间线性相关。并探讨了中心离子对极谱半波电位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朱清时 《科学通报》1985,30(3):197-197
分子光谱中的微扰现象是复杂而又重要的,目前从实验上研究它们仍十分困难。我们用四种不同的激光激发荧光(L1F)光谱法研究了CaOH A~2π—X~2Σ跃迁在16530—16730cm~(-1)区域内重迭且存在Fermi共振的△V_1=1和△V_2=2谱带,得出了它们的初步归属。结果表明,综合使用这四种LlF光谱方法对于分析较复杂的重迭和微扰谱带是十分有效的,而且荧光“差频”法还可以作为鉴别微扰能级的新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纳米硅光能隙的Raman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光煦 《科学通报》1994,39(5):414-414
早期非晶硅振动谱的研究中提到非晶材料光学吸收能隙与Raman谱的关联.嗣后,Lannin又在非晶四族元素动力学和序结构的研究中明确地指出:光能隙(即Tauc隙)与其Raman谱中类横向光学模(TO-like mode)峰的半高半宽的变化有关,且与无序硅贝特点阵模型(Bethe lattice model)做了比较,发现无序随机网络中每个原子的sp~3轨道互作用起伏的减小致使带边变宽,进而引起键角分布函数g(θ)的变化,表现在Raman谱的位、形上.然而,g(θ)可以从对分布函数g(r)的近似得到:  相似文献   

11.
郭全中 《科学通报》1982,27(2):128-128
最近我们进一步研究了NaCl晶体中~(23)3Na DLNMR谱的各向异性以及它们同直流外磁场和温度的关系.实验是在sxp 4-100 PFTNMR谱仪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共振频率为:23.80875MHz时,仅延迟掉死时间的FID信号经FT(傅里叶变换)以后,得到的是单一的非高斯线型的吸收谱,而延迟280μs的FID信号经FT以后得到的则是由两个有所交迭的高斯型谱线所组成的谱.两峰间距在  相似文献   

12.
C60分子电子态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山  代作晓  李国华 《科学通报》1997,42(18):1954-1957
C_(60)分子的电子态结构是理解C_(60)及其家族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也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焦点之一. 实验上,人们利用吸收光谱研究C_(60)电子态结构已有许多报道.然而,由于C_(60)分子的HOMO与LUMO间跃迁的禁戒特征和振动带存在的影响,常规吸收光谱给出的相关实验数据存在一定的非完整性,如难以直接给出HOMO与LUMO之能隙.虽然利用光电发射谱和光电子谱曾给出了能隙参数,但实验数据差别较大,且样品形态各自不同.本文利用常规吸收光谱和三阶微商吸收光谱,通过对C_(60)分子吸收跃迁峰和振动结构的指认分析,同时确定了各跃迁能量及能隙,给出了在HOMO和LUMO附近同一样品形态的C_(60)电子态跃迁的较完整的能量参数,为C_(60)分子电子态结构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李德新 《科学通报》1989,34(11):876-876
由于遥感、导航、导弹制导等新技术的需要,推动了毫米波旋磁器件和材料的研究,这就是高饱和磁化强度和高内场材料。本文研究的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BaNi_2(TiCu)_x-Fe_(16-2x)O_(27)(其中x=0,1,2,3)即属于高内  相似文献   

14.
唐景昌 《科学通报》1993,38(12):1080-1080
甲酸酯(HCOO)是甲酸在Cu(100)和Cu(110)表面催化分解的稳定中间产物.利用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研究HCOO在铜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态是众多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Crapper测量了HCOO-Cu(110)的氧原子K-边NEXAFS谱(简称氧谱),氧谱的特点是存在π和σ两个明显的共振峰.Somers重复上述实验,并测量了碳  相似文献   

15.
张禹顺 《科学通报》1982,27(3):138-138
近年来,通过在核上的奇异交换反应(κ~-,π~-),已经发现了一些超核谱如_△~9Be,_Σ~9Be和_△~(12)C,_Σ~(12)C等.分析无反冲奇异交换反应(κ~-,π~-)的实验激发谱,人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6.
周玉兰 《科学通报》1995,40(15):1393-1393
对中层大气的地面微波遥感测量,已成为对大气层的这一区域进行探测的一种重要技术.这种技术能以很好的谱线分辨率对中层大气中某种单一分子的随压力而展宽的分子转动谱进行测量,进而推演大气层中这种分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1989年我们与名古屋大学合作,用此项技术测量了中层大气臭氧的垂直分布.1993年12月上旬,我们用紫金山天文台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中层大气中22235MHz的H_2O分子的6_(1.6)~5_(2.3)谱进行了测量,测得了该种分子的发射谱,并由此反演得到该季节德令哈地区上空60~75km高度的水汽分布.在国内成功地进行这样的测量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7.
X射线磁性圆二色: MgO衬底铁单晶膜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红红  王劼  李锐鹏  郭玉献  王锋  胡志伟 《科学通报》2005,50(12):1172-1175
利用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吸收谱研究了在MgO衬底外延的铁单晶薄膜的原子磁矩. 根据XMCD吸收谱的加和定则, 得到了铁原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分别是0.069和2.33 μB. 并与不同铁膜的轨道和自旋磁矩进行了比较, 基本上与已发表的实验和理论数据吻合. 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的轨道磁矩随膜厚的增加而下降, 向体样品的轨道磁矩靠近, 而自旋磁矩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扩展的DPIV方法及其在雾滴粒径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可以测量获取喷雾流场中粒子谱分布的DPIV(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扩展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量了细水雾(water mist)雾滴的粒径分布,同时与简单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核磁共振(NMR)领域,~(13)C-NMR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常规方法.但对于一些样品,如高聚物或生物大分子,其~(13)C谱中各信号峰互相重叠,这给谱的解析带来了困难.对液体样品,有许多技术如无畸变极化传递增强方法(DEPT)等可简化复杂的图谱,它们是根据与碳原子直接成键的氢原子个数来区分不同的~(13)C信号.而对固体样品,虽然用交叉极化(CP)结合魔角旋转(MAS)及质子大功率去耦技术可获得高分辨~(13)C谱,但对严重重迭的谱,也急需发展谱编辑技术.近年来,吴肖令等在深入研究交叉极化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固体~(13)C CPMAS谱的谱编辑技术,应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分别仅含C,CH,CH_2,CH_3信号峰的各个子谱,从而大大简化了图谱,给谱的解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而在固体NMR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李楠 《科学通报》1993,38(21):1940-1940
对材料表面电子结构的研究,是固体表面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基础上发展的扫描隧道谱(STS)技术,显示出在表面电子结构研究中独特的性质。它的一大特点是与STM结合,可以给出空间可分辨的表面价态和空态密度分布。这对于表面不同原子和不同微结构处局域电子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内生产的大气中的STM系统进行改装,发展了STM/STS谱仪。利用这台系统,对砷化镓(100)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