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厚壁圆筒热冲击作用下的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冲击的瞬时特性,在热冲击问题的边界条件中引入δ函数,在运用Laplace变换的方法求解厚壁圆筒内部受热冲击作用温度场的基础上,求解了圆筒的热应力响应,探讨了热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随圆筒内外径比的变化,为研究管式反应器减小热冲击损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章简要推导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而建立的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运动方程;进而采用量纲分析法并结合所研究的核电水泵材料及所受热载的特点,着重对方程中的耦合项和动力项进行了定性讨论;最后,还以一半空间的热冲击问题作为算例,着重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动态热应力的变化行为。本文的结论为采用基于非耦合和拟静态处理而形成的三维时变有限元法对核电水泵进行瞬态热效应的数值分析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承受热冲击的大口径机枪枪管的热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热弹性理论,考虑枪管承受对流、传导和热辐射的情况,使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带有Cr镀层的某大口径机枪枪管在单个和连续热冲击下的瞬态温度及瞬态热应力,分析了其沿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规律,并评价了热冲击对于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研究表明:(1)热冲击具有明显的薄层效应;(2)热冲击引起的内膛表面温度响应和VonMises应力响应呈脉冲状;(3)热负荷产生的热应力明显高于膛压产生的应力.  相似文献   

4.
本章简要推导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而建立的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运动方程2进而采用量纲分析法并结合所研究的核电水泵材料及所受热载的特点,着重对方程中的耦合项和动力项进行了定性讨论;最后,还以一半空间的热冲击问题作为算例,着重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梯度下动态热应力的变化行为本文的结论为采用基于非耦合和拟静态处理而形成的三维时变有限元法对核电水泵进行瞬态热效应的数值分析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基于热电材料特性,通过热电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得出热电材料梁瞬态模型的控制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结合模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求出热电材料梁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根据热应力理论分析求出瞬态热应力场,利用数学软件MATLAB给出了热电材料梁的呈抛物线分布的瞬态温度场和瞬态热应力场的特性曲线,研究了热冲击载荷下的热电材料梁在热电耦合环境中的热应力分析.讨论了不同时刻温度场和应力场随厚度的变化,以及对比p型和n型Bi2Te3热电材料梁热应力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瞬态温度场受其瞬态项的影响随厚度增加有增有减;瞬态温度场和瞬态热应力场随时间的增加最终趋于稳态不再随时间变化;趋于稳态后的Bi2Te3热电材料梁的热应力最值大于瞬态下的热应力最值;p型Bi2Te3热电材料梁的热应力总是大于n型Bi2Te3热电材料梁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任意入射应力脉冲条件下,水平撞杆法中岩样内部应力均匀化可能性所作的理论分析,论证了用水平撞杆法研究矿岩冲击破碎规律及其动态特性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自行研制的适用于矿岩冲击破碎领域的气动水平冲击实验机。  相似文献   

7.
采用泛函分析法,导出非定常温度场热弹性轴对称问题的线性时空有限元基本方程,并开发了预测轴对称零件承受高温热冲击载荷时热弹性动态应力分布的分析软件。在传热方程中不考虑热耦合项的情况下,建立了轴对称零件承受高温热冲击载荷时的有限元分析理论和离散模型。  相似文献   

8.
考虑超快速热流加热引起传热过程的非傅立叶效应,基于线性热弹性理论和表面热惯性特性,建立了带惯性热流加热条件的半无限体的动态温度场、热应力场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快速加热在半无限体内产生温度场和应力场,且热和应力呈波动输运机制,讨论了不同热惯性对半空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比较弹性波波速与热波波速之比对动态热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运动方程和应力-位移关系,借助状态空间技术和Newmark法,对受热冲击和轴向磁冲击下,材料性质沿径向任意梯度变化的圆筒进行动态响应分析,得到位移和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半解析解;对均质圆筒、双层均质材料组合圆筒及含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FGM)的双层圆筒进行分析,检验解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适当地延迟热冲击时间,可大幅降低磁热冲击下双层均质材料组合圆筒的动应力振幅;将双层圆筒内层材料替换成FGM,并选取合适的梯度分布因子,可有效降低圆筒内动应力的峰值。研究结果可为受磁热冲击的非均质空心圆筒结构强度评价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具有微孔洞结构陶瓷材料热冲击疲劳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微孔洞体积分数分别为5%的密实材料和30%的微孔洞结构材料的两种氧化铝陶瓷材料,利用水冷却的实验法进行了热冲击的疲劳实验.材料经金钢石砂轮切割,并抛光后,制成35mm×10mm×2mm的试样.为了使试样只在一个面上承受热冲击,以使其内部的热应力近似呈单向状态,试样的其它面皆用氧化锆板和高温粘合剂包封.包封好的试样放入高温炉中,以5℃  相似文献   

11.
抗热震性能是结构陶瓷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以抗热震断裂参数表征材料的抗热震性能,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抗热震性能的陶瓷复合材料的组分设计模型,并采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技术求得材料的最优组分.结果表明:当Ti(C,N)和SiC的体积含量分别为10.4%和27.1%时,该材料具有最高的抗热震性能,比纯氧化铝陶瓷提高约55%.在此基础上,利用热压技术制得一种SiC/Ti(C,N)/Al2O3复合陶瓷材料.将该材料制成切削刀具,并在切削实验中通过设计切削条件使得刀具主要承受热载荷和热应力的作用,从而发生热)中击破损.实验发现,SiC/Ti(C,N)/Al2O3复合陶瓷刀具切削淬火钢时的抗热)中击破损性能较纯Al2O3陶瓷提高约62-68%,与抗热震性能设计的理论预测基本吻合.这表明,该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适配器与收缩段对同心筒发射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射式同心筒自力发射系统(CCL)发射过程热力学环境评估,基于3维雷诺平均守恒Navier-Stokes方程、组分运输模型及域动分层动网格技术,建立同心筒自力发射数值模型.通过1:1模拟样机发射试验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对不同结构同心筒开展3维非定常燃气流场数值仿真计算,分析适配器(侧向减震支撑系统)与内筒尾部收缩段对流场热环境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及试验结果揭示了燃气流对导流锥、内外筒以及导弹等结构的热力冲击效应和变化规律,表明适配器和内筒收缩段对发射流场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动力系统的分岔理论的原理及稳定性判别方法,指出热工流体系统的耗散性和非线性因素,最后结合两相自然循环流动稳定性的一个计算实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作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证明应用分岔理论分析热工流体系统两相流动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等离子喷涂ZrO2 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利用热震试验、SEM和EPMA等技术 ,研究了SiO2 添加剂对其显微组织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当SiO2 添加剂质量分数小于 3 .0 %时 ,涂层的抗热震性能随SiO2 添加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 ;当其质量分数大于 3.0 %时 ,涂层的抗热震性能随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3.0 %SiO2 ZrO2 涂层的抗热震起裂次数和抗热震失效次数达到最大值 ,分别由不添加SiO2 涂层时的 32次和 46次提高到 83次和 112次 .在ZrO2 涂层中添加SiO2 会促使涂层中形成气孔 ,并且气孔率和气孔直径随SiO2 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3 .0 %SiO2 ZrO2 涂层中形成分布均匀、直径约为 1μm的气孔 ,其气孔率约为 10 % ,此时 ,涂层的弹性模量和所受到的应力最小 ,因而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讨论有微观裂纹的平板在急冷时所产生的热冲击问题。分析了有裂纹平板的瞬间热应力,并确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无因次的最大应力强度因子用比奥数及无因次裂纹长度来表示,提出了3者之间的确定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16.
17.
Drawing tests upon PET POY have been made by using dynamic thermal stress analyser,which show that the dynamic thermal stress of fiber is readily affected by drawing conditions. Aseries of samples have been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drawing velocities, drawing temperatures anddraw ratios. The variations of structural factors of fiber such as the orientation, crystallinity,crystallite size and the thermal shrinkage have been measured. It is proved through experimentsthat the thermal shrinkage(Y) of the drawn fiber of PET POY is influenced by the orientation (rep-resented by sonic velocity x_1) and crystallinity (x_2) of the fiber.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binary regression method: Y=10.2246+2.2030x_1-26.2670x_2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acity, elongation, yield stress, initial modulus and the te-nacity at 10% elongation, etc. have also been measu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enacity at 10%elongation (D) and drawing velocity(V), draw ratio (DR), drawing temperature (T), and sonic ve-locity and crystallinity have been obtained using a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D=4.594-0.009 6V , D=-8.937+7.170DR, D=2.866+0.00629T, D=-7.34+2.866x_1+6.314x_2 These equations fit well with data from the experiments. This work will be benefical to the control of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