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玉羡 《科学通报》1988,33(18):1426-1426
近来有实验表明,中枢多巴胺(DA)系统能与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有关,但实验结果报道不一。有人认为中枢DA系统机能活动增强时,可对抗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作用;DA系统活动减弱,则加强吗啡镇痛和针刺镇痛作用。也有人认为中枢DA系统机能增强具有协同针刺镇痛作用。我室以往的研究证明,中枢一些核团中存在着对伤害性刺激产生兴奋和抑制反应的两种神经元。针刺穴位可以减弱尾核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本实验以尾核PEN和PIN的电活动为痛反应指标,观察脑室注射DA对两种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旨在对DA和尾核与痛觉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谢益宽 《科学通报》1985,30(21):1668-1668
最近的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证明,脑干下部的单胺类神经元,特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A)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发出大量下行性纤维支配脊髓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和延脑的副交感中枢。单胺类神经元对自主性神经中枢的相对特异性支配提示他们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研究试图分析脑干下部NA能和5-HT能神经元对脊髓交感节前神经元和迷走神经元传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蒋芝华 《科学通报》1984,29(2):114-114
胸段呼吸运动核是中枢呼吸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Sears等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在胸段呼吸运动神经元观察到“中枢呼吸驱动电位”和整合活动。Coglianese等观察到脊狗有自发的呼吸活动。Aoki等在脊猫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些事实进一步说明了脊髓呼吸运动神经元在中枢呼吸控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金文泉 《科学通报》1981,26(12):759-759
针刺能激发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活动,这是实现针刺镇痛的必需条件。脑内5-HT能神经元的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干中缝核群,大鼠的5-HT能上行纤维通过前脑内侧束(MFB)经中脑而主要分布于间脑、端脑。其下行纤维沿脊髓外侧束下行,末梢广泛分布于脊髓灰质。文献[2]报道,以机械损毁MFB后,端脑、间脑的5-HT与5-羟吲(口乃木)乙酸(5-  相似文献   

5.
茅建人 《科学通报》1988,33(11):867-867
以往的研究工作表明,刺激下丘脑弓状核(ARC)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损毁ARC则减弱针刺镇痛效应,但ARC参与针刺镇痛的机制未明。已知中缝背核(DR)和蓝斑(LC)在针刺镇痛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刺激ARC和电针又都能影响DR和LC神经元的活动。考虑到ARC内的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发出纤维直接投射到DR和LC,因此我们设想,刺激ARC增强针刺镇痛的效应有可能是通过ARC对DR和LC神经元电针反应的调制而实现的,并可能与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有关。本实验以DR和LC神经元的电针反应为指标,观察到刺激ARC能明显改变DR和LC神经元的电针反应,并且纳洛酮可以翻转刺激ARC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朱笛霓 《科学通报》1992,37(7):649-649
内侧视前区(MPO)与下丘脑腹内侧核(VMN)是脑内与性行为关系密切但作用相反的两个核团,它们均富含性激素受体。已知与下丘脑有直接纤维联系,并富含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胞体的蓝斑(LC)内也含有大量性激素受体。刺激发情期雌鼠MPO可激活LC中NE能神经元放电,而刺激非发情期雌鼠MPO则抑制其放电。推测VMN对LC中NE能神经元可能也存在调制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性激素水平时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活动规律,本工作以不同性周期雌鼠LC中NE能冲经元放电为指标,观察刺激MPO、VMN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玉田 《科学通报》1987,32(10):782-782
近年来,有关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 NRM)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很快,已知其在镇痛和心血管等活动中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有关于它在呼吸活动中的作用,目前所知甚少。尽管近期实验发现电刺激NRM可以对膈神经放电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仍没有证据表明它是否参与了呼吸节律的起源。本工作采用电化学刺激方法,对NRM的基本呼吸效应,特别是在呼吸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并发现NRM具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和位相转换效应。  相似文献   

8.
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仲慰 《科学通报》1991,36(22):1745-1745
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迄今已明确多肽结构和编码基因序列的极少数内源性神经活性因子之一,已知其β亚基(β-NGF)能促进中枢和外周某些神经元的正常发育与分化,对损伤神经元有促再生和保护作用,并经动物模型在体实验初步证明在脑损伤、老化防治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上述报道主要来自小鼠颌下腺NGF的实验研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们虽经几十年的研究,但迄今仍未搞清楚神经元放电是如何解码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为了解开此过程之谜,一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大脑活动图谱(BAM)项目计划,旨在将大脑中每一根神经元活动绘成图谱,  相似文献   

10.
根据化学传递学说,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而实现的.这种化学物质统称为神经递质.就目前所知,每种神经元一般从其末梢只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而这种神经元就按其释出的递质命名.如释放乙酰胆碱的称胆碱能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称肾腺能神经元等.许多脊椎动物神经肌肉接点的乙酰胆碱是目前可以肯定的中枢神经递质,其他递质如各种外周和中枢突触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HT,GABA,谷氨酸,甘氨酸,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脑啡肽等,仍吸引着研究者继续努力.现已了解,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都需要钙离子(Ca~(2 )参与. 1967年,路斯(Ross)使用了对Ca~(2 )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钙电极(pCa电极).所谓pCa即离子化钙浓度的负对数,它由pH类推而来.在处理低浓  相似文献   

11.
孙明智 《科学通报》1982,27(23):1470-1470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同种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各级中枢普遍存在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兴奋反应和抑制反应的两种神经元,这两种神经元不同反应都与痛觉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目前有关丘脑束旁核痛兴奋和痛抑制两种神经元的同时电活动、相互关系及其在痛觉感受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采用同时记录两个单位放电方法研究束旁核中痛兴奋神经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表明,刺激或损毁小脑某些部位可引起一些内脏和情感活动的变化,提示小脑除具有躯体性运动调节功能之外,还参与了机体非躯体活动的调节.但是,小脑实现其非躯体功能的神经通路至今还不明了.近年来的神经解剖学研究揭示,小脑与下丘脑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纤维联系.其中的小脑-下丘脑投射纤维由所有三个小脑核团(顶核、间位核和齿核)发出,终止于对测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A)、后区和背区及背内侧核(?)推测小脑-下丘脑通路可能是小脑实现其非躯体功能的一个途径.本研究观察刺激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 nucleus,IN)对LHA神经元活动的影响,以探讨小脑在参与机体某些非躯体功能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于龙川 《科学通报》1987,32(17):1344-1344
本室以往的资料表明:在家兔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边缘系统的伏核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脑-边缘镇痛迴路”,即从PAG到伏核的上行镇痛通路(以5-羟色胺和脑啡肽为其递质),以及从伏核到PAG的下行镇痛迴路(在PAG内以甲啡肽为其递质),二者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在这一环路中,关于从伏核到PAG的神经通路是直达的抑或经其它核团的中继,目前尚难以肯定。缰核是前脑结构与低位脑干之间联系的中继站。王绍等的工作表明,电刺激伏核可以调制PAG内痛敏神经元的活动,而损毁缰核后则上述影响消失。刘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轻松、欢快的音乐不仅对人体的细胞起到“按摩”作用,而且还通过我们大脑皮层右侧颞叶的音乐活动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并能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15.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1,36(3):220-220
8-精加压素(Arg~8-vasopressin,AVP)是一种内源性神经肽。曾报道它不仅具有加强记忆的作用,并且还能促进主动迥避行为和明暗分辨学习。我们过去的工作还表明它对海马神经元的活动有调节作用,因此提出了海马可能是AVP促进学习过程的中枢作用部位之一。由于海马伞和穹窿是海马的主要传出和传人通路,于是又提出了海马伞-穹窿切断后AVP是  相似文献   

16.
高磐磐 《科学通报》1992,37(2):164-164
听觉信息加工的神经机理是听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Katsuki和Suga首先证实螽斯前胸神经节内的T形大纤维与听觉有关。Rheinlaender(1975)用微电极技术对螽斯听通路的感受器、腹神经索和脑进行了较全面的生理学研究,总结了听觉信息加工的一些特点。新近的工作应用胞内记录与染料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螽斯前胸神经节内三对听觉中间神经元,即Ω神经元、上行神经元(AN)与T形神经元(TN)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探索。本文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螽斯听觉上行神经元(AN2)的声反应特征及其在脑中投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听觉信息加工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国章 《科学通报》1959,4(21):737-737
延胡索素乙(簡称乙素)是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ambigua)有效成分之一,有关的化学工作在1928—1936年间已有研究,其結构式确定为四氫巴馬汀(dl-Tetrshydropalmatinc)(Ⅰ)。乙素的药理作用虽然有人研究过,但是它的鎮痛作用为我們首先发現,其鎮痛指数比延胡索素甲、丑为高,并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它对麻醉猫或清醒家兔血压和呼吸的影响要比吗啡类鎮痛药为輕微,对高級神經活动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这些資料都說明乙素是一个有价值的中枢抑制剂。为了便于过渡临床試用,故进行有关的毒性研究,并进一步对乙素的中枢神經系統的药理作用作了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生物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细胞的生命以细胞周期活动表现节律性,群体细胞的生命活动也同样以节律过程来维持,其节律形成以多个细胞同步生长-静止交替的过程来实现,自组织机制发挥主要支配作用。这一认识有助于理解生物整体结构维持的运动原理。  相似文献   

19.
谢翠微 《科学通报》1981,26(20):1279-1279
关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各家报告结果不一。鉴于低位脑干含NE的神经元可发出纤维上行到脑,下行到脊髓,从神经末梢释出的NE又有可能作用于不同的受体,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蒋芝华 《科学通报》1985,30(8):621-621
关于大白鼠上涎核在中枢内的定位,Shute等人(1960)曾用显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的组织化学方法(以下简称AChE方法)加以研究。他们追踪支配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中间神经(nervus intermedius)的纤维走向,认为此核位于面神经膝喙端的外侧和内侧。近年来,又有几位作者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逆行追踪法(以下简称HRP方法)研究表明:该核位于脑桥尾端至延髓前端网状结构的外侧,和Shute等人的结果不一致。为了更进一步澄清这问题,本工作将AChE方法和HRP方法结合起来,对大白鼠上涎核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和该核在中枢内的定位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