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微机应用系统中地址译码器设计方法的探讨 ,指出了传统 MSI器件的局限性 .提出一种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设计任意地址范围译码器的简便方法 .该方法给出了利用地址区间边界值直接写出地址译码逻辑关系式的 3个设计规则以及为进一步简化设计过程的 2个补充设计规则 .此设计方法对于用 FM软件进行 PLD器件开发非常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在数字逻辑系统设计中应用比较广的新型电子器件,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中的GAL器件.并通过一个实例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两种不同方法且进行了对比,即用SSI、MSI集成电路和用GAL器件设计的方法,充分显示出GAL器件,在数字逻辑系统设计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HDB3编译码器的实现方法,在Quartus2.1开发软件环境下,采用硬件编程语言VHDL,实现了HDB3编译码器的设计,经过仿真验证,其功能符合HDB3编译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PLD器件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设计中由于极限的温度、电压或制造工艺的偏差,不良的时钟信号影响了系统的正常工作。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全面介绍PLD器件的时钟设计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做了比较,为广大电子设计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在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开发流程;论述了时序电路设计中状态最小化CAD方法,它能够依据原始状态表和初始化数据,自动完成状态最小化;实现逻辑图设计;为PLD的推广应用和新型状态机FSM的研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对于全并行Viterbi译码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将用FPGA实现的译码器嵌入到某数字通信系统之中,验证了译码器设计的可靠性,同时所设计的基于FPGA实现的全并行Viterbi译码器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特点,讨论了使用PLD进行逻辑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竞争冒险现象,分析了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提出了消除竞争冒险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RS(112,128)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有限域乘法的代数运算规则,用FPGA设计了一种有限域乘法器结构,降低了编译码电路的复杂度,在传统译码器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BM迭代运算电路,并用Verilog语言实现了编译码器的各个模块功能,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上实现和验证了该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9.
色选机光电色差信号处理的PLD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器在色选机色差信号处理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在处理速度和独立处理能力上的优势.给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具体电路设计,PLD的每路信号处理电路独立且相同,共划分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延迟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比较模块、输出模块等6个模块.通过对该电路的仿真分析表明,PLD设计达了脉宽控制和延时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LD器件的特点和优势 ,以及PLD实验方法及其优点 ,强调了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PLD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ISP技术的主要特点和ISP器件出发,论述了PLD器件的出现给数字系统设计带来的全新概念,介绍了Lattice公司最新推出的ISP Synario System开发软件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采用isp器件的信号处理电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早期的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多采用模拟电路来实现,在本设计中采用PLD和单片机组合方式实现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提高控制器的控制精度,重点设计了PLD的功能模块,借助MAX PLUSⅡ开发工具完成PLD部分的设计。通过各部分的功能仿真,以及最后系统的整体调试,验证了本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严明 《海峡科学》2007,(10):42-43
PLD/FPGA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设计领域最具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项技术.PLD器件由于其高密度、低功耗、使用灵活、设计快速、成本低廉、现场可编程和反复可编程等特性,逐步成为复杂数字硬件电路的理想选择.该文就PLD/FPGA领域的四大生产厂家各自特点、工艺分类及其器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D的代码转换器的逻辑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逻辑芯片功能的不断完善,数字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拓展,此文就门电路、MSI功能块和PLD器件等各种芯片的功能扩展进行了探讨,并利用这些器件设计出较为实用的二进制码转换为GRAY码的代码转换器。  相似文献   

15.
PLD器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帮助从事电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理清思路,迅速掌握行之有效PLD设计方法,对PLD器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从顶层原理图的设计开始,逐个设计下层模块,并逐个编译、调试,由此自上而下完成系统设计,最后组合并编译,生成熔丝图文件以供下载.此外,以lattice公司的pLSI1016-80PLCC44为例,通过设计1个具有调校及整点报时功能的数字钟对模块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不仅思路清晰,实现简单,而且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增强开发的条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LTE标准中Turbo译码器并行高速的译码要求,设计了一种支持并行译码、存储器访问无冲突的交织器结构.通过对交织器计算公式的推导简化,降低了交织器地址计算的复杂度,同时减少了地址计算单元,只需要一个块地址计算单元即可得到所有存储器的块地址值以及置换网络的控制值.该交织器结构能够实时计算交织地址值,同时灵活性非常高,能够支持多种并行度切换的Turbo译码器.设计的结构在SMIC0.13μm工艺下完成综合,面积为0.023mm2,等效门数为4.5k,最高时钟频率为315MHz.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在硬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P(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在CMOS PLD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ISP器件能完成很多的系统性能,所有的器件能够通过一个简单的菊花链结构进行编程,并利用丁载电缆将熔丝文件写入ISP器件。在熟悉ISP PLD技术的工作原理和VHDL环境并掌握ISP开发工具(包括WVOffice与ispDS+5.0)情况下,利用VHDL将该技术应用到MCU硬件的设计,并根据芯片的管脚锁定,利用PROTEL制成一块PCB,最后完成对MCU样机的调试。  相似文献   

18.
ABEL软件是新一代高效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设计工具。本文对ABEL开发软件的GAL器件库定义、逻辑功能描述方法、测试向量的确定以及源文件的处理等关键应用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正确运用这些技术对于提高可编程器件的逻辑设计效率和可靠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组合信道纠错码、提出一种用ROM构成的组合信道纠错码的译码器.这个译码器将检测随机错误图样检测器和检测突发错误图样检测器合并在一起由ROM完成.因此.译码器结构简单.这种译码器适于校验位较少的组合信道纠错码的译码.还给出了可用该方法可译的部分组合信道纠错码.  相似文献   

20.
PLD是可以由用户在系统现场进行编程的逻辑器件.通过对器件编程使之实现所需要的逻辑功能,从而给数字电子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讨论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及各类器件的特点,着重介绍了PLD器件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