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条带开采作为"三下"条煤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我国煤矿区广泛采用.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预计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深部条带开采深度采宽及预计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深部条带开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为解决"三下"压煤问题,我国通过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搬迁村庄、充填开采等多种技术措施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采出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村庄搬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充填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充填开采技术已成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3.
王向东 《科技资讯》2005,(22):16-16
影响条带煤柱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合东风煤矿太矿条带开采实践,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条带开采极薄层17、20、21煤条带煤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村庄下压煤开采技术和技术途径,以辛置矿为例,分析了村庄下条带开采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铁路线下压煤已占有效可采煤炭储量不小的比例。本文介绍了铁路线下压煤区域开采方案的比较论证,首采面采用条带开采尺寸的确定。东庞煤矿通过条第开采技术,首采面采出铁路线下压煤25.1万吨,有效解决了铁路下采煤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厚煤层高采出率膏体充填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平煤矿面临的村庄压煤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结合目前膏体充填技术及煤矿实际开采情况,按照压煤开采规程的要求,对厚煤层开采膏体充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阐述了膏体充填原料选择、配比、工艺系统设计、充填流程等具体内容,并通过地表沉陷观测及其结果分析,论证了膏体充填开采的可行性,验证了膏体充填开采带来的显著效果,为压覆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密集村庄下应用轻型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林南仓矿业有限公司根据自身村庄密集,村庄压煤严重的状况,积极将轻型放顶煤技术应用于建筑物下条带开采。并进行课题研究,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寸草塔煤矿地质条件与煤的赋存状况,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上行开采的可行性.通过研究2-2上采动对上部2-1中底板破坏程度及对2-1中开采的影响范围,为后续的2-1中煤上行开采制定合理的回采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蹬空开采中如何有效的对下组煤采空区上覆岩层进行矿压监测。在采矿工程中,运用声发射技术来监测、预报煤矿的冲击地压。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实时、连续的岩(煤)体声发射监测技术,最初主要应用在地震监测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应用,中国声发射监测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在矿压中的应用已达到了实用阶段。通过对声发射技术的理解,结合采矿工程中关键层理论,将其应用到蹬空开采中。首次提出了监测层和蹬空开采声发射模型,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成果对采矿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条带开采是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村庄建筑物压煤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分析了条带煤柱在上覆岩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条带的受力形式及保持稳定性所需的条件,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探讨了条带开采时需留设的合理条带尺寸,以弹塑性力学为基础,使用弹性理论的复变函数方法计算了条带开采时空区周围的应力分布,进而推导出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条带开采时所需留设的煤柱宽度的理论公式,该理论公式经实践证明能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如何解决陶阳煤矿井田范围内零星分布着的建筑物压煤开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目前,陶阳煤矿煤炭储量逐步枯竭,与建筑物留设煤柱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寻求和探索新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建筑物下的压煤。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及"三下开采规程"等方法研究五沟煤矿1033工作面需要留设的安全防砂煤岩柱高度,并参考实测成果资料,综合确定出1033工作面留设的防砂煤岩柱安全高度及其开采上限标高,通过资源回收、经济评价表明1033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今后的10煤层含水层工作面留设防砂煤岩柱开采提供大量实际技术经验,回收大量煤炭资源,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实现矿井安全开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全瑞 《科技资讯》2011,(27):39-40,42
针对3200采区条带煤柱工作面的开采,分析了条带煤柱面开采动压现象的成因,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掌握了矿压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条带煤柱面动压影响下围岩变形破坏和能量积聚规律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确定条带开采留宽长度,模拟条带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开挖环境的工程措施要求、保护对象的空间位置和开采岩层的情况,选用相应的条带开采沉陷机理、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用以预测设计开采区的地表变形以及采后数据整理.全部工作是在自行研发的软件包的基础上完成,实现了地表变形计算的可视化分析系统.依据马蹄沟煤矿地面观测资料及采区的地质开采条件为基础,应用该系统,指导该矿成功的在河流及建筑物下开采,做到了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矿开采工作也遇到了较多难题,尤其是煤矿残煤的开采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以提高回采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煤矿残煤开采中前期准备工作、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以及单方回采的途径进行分析,为我国广大的煤矿行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矿残煤开采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6.
应用条带开采进行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除保证留设煤柱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开采宽度不超过上覆岩层所形成稳定结构(托板、平衡拱、梁等)极限宽度外,条带开采还应保证地表不出现波浪型下沉盆地。以概率密度函数法为基础,从开采沉陷的角度分析了条带开采煤柱宽度、采出宽度和地表变形的关系,得出了条带开采煤柱宽度和采出宽度的最佳匹配计算方法,对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6,参1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缓倾斜煤层中不同厚度条件下的开采工艺,薄煤层中的高档普采、薄煤层综采、创煤机开采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厚煤层开采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带式回采膏体充填技术,特厚煤层开采工艺中的放顶煤开采.并以某煤矿开采实例,分析了缓倾斜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五阳矿西部扩区建筑物下压煤资源需迫切回收的技术难题,结合五阳矿西部扩区的地质条件和条带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二次条带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窄煤柱沿空掘巷的二次条带开采方案.结果表明: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稳定后对遗留煤柱进行二次条带开采是可行的;二次条带开采合理的采宽为40 m,留宽为55 m;二次条带开采后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增大,但对建筑物的损坏仍然处于Ⅰ级损坏之内,遗留煤柱仍能长期保持稳定.二次条带开采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寻求到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传统的村庄下采煤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以提高煤柱的采出率为目的的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途径进行探讨。由于村庄下其深部压煤具有量大及面广等特点,矿井的正常生产及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性,采用过去传统的保护与开采技术,显然不能满足深部开采的条件,同时,深部开采属于一种分阶段的不完全开采技术,它引起地表发生移动与变形的程度较小,对于地表建筑物等具有较好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充填采矿方法的部分方法和应用现状。煤矿充填开采工艺以其鲜明的绿色环保及物料综合利用的优势,在煤矿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中,“三下”压煤量约占可采煤量的63.5%,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三下”压煤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且其在开发过程中的危险性也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