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恩富戈斯问题上的拙劣花招美国“时代”周刊编者按:基辛格写道:“在外交政策上耍拙劣花招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九七○年夏天,俄国人企图在古巴耍一次大的欺骗花招。一九七○年八月四日,苏联驻华盛顿的代办带着莫斯科的质询去拜望基辛格:一九六二年关于古巴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协议——紧接在导弹危机之后达成的协议——是否仍然有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使基辛格大惑不解。他和尼克松核实了一下,回答说,规定在古巴土地上不准安放任何进攻性武器或进攻性发射系统的协议仍然有效。大约在三个星期之后,基辛格才发现俄国人为什么突然如此感兴趣。在古巴的南海岸,有一个名叫西恩富戈斯的海港。只有一条航道通往这个港口,而这条航道是通向一个由许多星罗棋布的小岛组成的海湾。在这些  相似文献   

2.
古巴是世界上接受苏“援”最多,因而对苏联依赖最深的国家。据外报材料,从一九五九年一月卡斯特罗上台到一九七七年,苏联对古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已达一百二十四亿三千万美元,其中经“援”九十四亿三千万,军“援”三十亿。从一九七五年古巴充当苏联的打手出兵安哥拉以  相似文献   

3.
出于担心古巴危机会引发世界核战争的顾虑,罗素积极介入古巴危机并在美苏等国之间进行斡旋和调解。在此过程中,罗素曾把古巴危机发生的责任一直错误地归咎于美国,而对苏联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则高度称赞。与此同时,罗素还向苏联、美国、古巴和联合国等呼吁妥协和调解。在罗素看来,恰是他的调解才使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其实,古巴危机的真正解除是由于苏联见证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后,自认自己军事实力不足以对抗美国而后主动撤出古巴的结果,而罗素的调停恰为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提供了一个借口。尽管罗素在此事件中只发挥了一个表面调停人的作用,但是他仍然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学习。  相似文献   

4.
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走过了35年艰苦历程。在这段不算漫长的岁月中,古巴人民不畏强权,顶住了来自美国的种种压力。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改变它敌视古巴的政策,对古巴继续实行经济封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古巴的经济困难。与此同时,古巴经济内部的薄弱之处也越来越突出。当居民“菜篮子”里的食品日渐匮乏、一名机修工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在黑市买一条大鱼、素有“糖罐”之称的古巴连居民定量供应的食糖也在减少的时候,古巴领导人意识到了食品紧缺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古巴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步进行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一改过去长期僵冷的局面,双方关系开始有了较多的接触。外刊评论认为,尽管这些迹象所体现的实质内容是“非政治性的”,但它说明古巴“在巩固和不损害对苏联关系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对美国的和平攻势方面”。  相似文献   

6.
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一九七七年,由于苏联从中挑拨,索、埃(塞)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争议的欧加登地区打起了一场“沙漠战争”。苏联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派出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和古巴雇佣军“协同”埃塞俄比亚军队同索马里交战。一九七八年三月,索马里从欧加登撤军。但是,战争的硝烟并未熄灭,当地的西索马里阵线的游击队同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斗仍在进行。下面摘要译载的是一篇现场报道,原载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人们从中可以看出,非洲之角的局势不能稳定,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苏联在非洲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就是苏、古在那里的军事“存在”。苏联的军事“顾问”、古巴的军队,决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战士”,而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征服者。因此,他们受到欧加登人民的严惩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7.
苏联控制下的古巴,如今成了克格勒在西半球从事间谍活动的重要基地,它的情报机构也已成为克格勃的得力工具。在国土并不算大的古巴,特务、情报机构网,却密布全国。其中内务部、情报总局和美洲部是几个较大的情报部门。此外,还有专门对群众进行监视的“古巴保卫革命委员会”等特务组织。据报道,古巴内务部成立于1961年,当时它的情报系统还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1967年以后大权已逐渐由苏联掌握,重大情报活动计划均需经苏联认可。苏联则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月下旬,約翰逊竭力鼓吹建立的“亚洲开发银行”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筹备会議。苏联修正主义領导集团派出代表四人,同美国、日本以及蔣介石匪帮、南朝鮮、“馬来西亚”等傀儡集团的代表坐在一起,积极参与这个銀行的筹建。美国参加会議的首席代表对苏联代表团的态度极为欣賞,夸奖他們“十分願意考虑苏联能够采取哪一种形式来参加亚洲开发銀行”。“亚洲开发銀行”是个什么样的組織,它的筹建經过如何,苏联的参加又为什么会这样博得华盛頓大老板們的欢心?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美国首次发射人造卫星成功。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并返回地面成功。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发射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1日,是古巴革命胜利23周年纪念日。23年来,卡斯特罗统治下的古巴在国际关系中日益追随苏联,为其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积极效劳。政治上的附庸同经济上的依附是密切相关的。这正是今天古巴同苏联关系的一大特点。古巴对苏联的经济依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①去年十月,美国食略者在古巴关塔那.杀容了古巴工人,徽起了古巴人民的彼怒,这是示成者的队伍。⑧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哥的大学生举行示威邀行,扰目当局任命亲美分于为大学校长。③美国特便史蒂文戏“肋简.智利时,人民高举支特古巴的标婚牌,高呼打倒美国佬。④在圣地亚哥举行的一文反对美国畏略古巴的示成中,智利各政觉和人民团体的银导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⑧美国为千涉古巴策划召开的美洲外长会成将在扁拉圭举行,局拉圭人民集会反对美国畏略阴媒。’·新华肚稿·4拉丁美洲人民的怒火$新华社~~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海盗飞机在2月24日多次从佛罗里达窜入古巴领空,古巴空军几次警告并派机拦截无效后,在本国领空内将其中两架击落。海盗飞机属于美国一个叫“兄弟救援会”的组织。这个由古裔美国人组成的组织自1995年7月以来多次派飞机侵入古巴领空,进行反古颠覆活动,今年1月起,其海盗飞机甚至窜入古巴  相似文献   

13.
强盗充法官     
美国策动“美洲国家组织”的泛美调查,据说最近确定古巴“犯了四起侵略罪行”。这份行将散发的、洋洋洒洒几百页的所调“指控书”,列举了古巴的“四大罪状”。且看这些罪名: 一、有人从古巴向委内瑞拉送去了颠复性宣传品; 二、古巴训练委内瑞拉的游击队和恐怖分子; 三、古巴资助委内瑞拉境内的叛乱活动; 四、古巴向委内瑞拉地下颠复和恐怖组织运送武器并发出指令。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国帝国主义总是把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归咎于什么外国共产党的“颠复活动”和“侵略活动”,以此来吓唬各国人民,要他们安于受美国侵略和剥削的命运,这早已是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此次也不例外。但是,究竟谁给了美国政府这种任意给人定罪之权呢?美国约翰逊政府到底有什么理由以拉  相似文献   

14.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15.
二、加勒比海各岛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这里居住着名叫“加勒比”(Carib)的印第安人部族,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海域称为加勒比海。在加勒比海域内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三组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其中有十一个独立的岛国和十余个未独立的殖民地。古巴古巴(Cuba)源自印第安语,是岛上一个土著部族的名称,意思可能是“地区”。哥伦布一四九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抵达该岛时,曾把它叫做“胡安娜”,但后来一直还称为“古巴”。古巴景色秀丽,曾被誉为“安的列斯的明珠”。它物产丰富,尤以产蔗糖著称,曾有“世界最甜的国家”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南美大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南美国家与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一向是美国重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但是,近几年来,苏联竭力扩大与南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不能不引起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严重关注。西方评论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南美的“经济攻势”将“削弱美国在那里的影响”。逆差基础上的贸易苏联同南美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南部锥体地带的国家。它同这一地带的贸易一向占其对拉美国家(古巴除外)贸易总额的85%以上,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约占80%。苏联从南美进口的物资主要是农牧产品和有色金属矿产品;出口物资主要是重型机械、车辆、发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相似文献   

17.
当艾森豪威尔刚结束了他对拉丁美洲的所谓“亲善”访问的时候,美国对古巴又犯下了血腥罪行。3月4日,替古巴政府运载武器的“勒库布尔号”输船在古巴哈瓦那港口突然爆炸,造成了四百余人的伤亡和一千五百万比索财产的损失。这是美国政府的蓄谋破坏造成的。它暴露了艾森豪威尔刚刚侈谈过的“友谊”真相,也说明了美帝国主义对于古巴革命的切骨仇恨。古巴革命是反对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随着古巴革命的日益深刻化,美帝国主义干涉古巴的活动也越来越疯狂了。美国海空军继续在加勒此海地区进行恫吓性的演习,从美国起飞的飞机不断地对古巴进行空袭,受美国指使的武装暴徒对古  相似文献   

18.
浪欲静而风不止去年8月古巴“移民潮”平息之后,美国对古巴维持了30多年的敌视政策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批评,但是美古关系并未出现实质性松动。最近,美国的欧洲和美洲盟友纷纷改善或加强与古巴的关系,同时古巴也在悄然进行经济改革,古巴的外交活动积极主动。此时美国对古巴的强硬政策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今年3月,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在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后顺访法国,受到密特朗总统和法国企业界的热烈欢迎。卡斯特罗宣称,这标志着西方对古巴的“隔离政策结束了”。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到去年年底为止,苏联已向仅有九百万人口的古巴,倾销了一百多万台收音机,近一百万台电视机、一百万架照相机,近六百万块手表。这些被称为“友谊商品”的质量如何,从下面的事实就可想而知了:古巴权贵们是不用这些东西的,他们所用的,从高档商品到日常用品,大多是通过各种途径弄来的西方货。这样,就把充斥市场的苏联“友谊商品”连同苏联的“友谊”,统统留给老百姓去享受,  相似文献   

20.
1961年4月17日到19日,英雄的古巴人民击潰了經过周密部署的大举入侵的美国帝国主义雇佣軍。在全世界欢呼声中,美国統治阶級慌做了一团。民主党議員戈尔哀鳴说:“古巴事件的結果是,美国已被打得鼻青臉肿。”华盛頓邮报埋怨说:“偷鸡不着,反蝕一把米。”紐約先驅論坛报感叹说:“我們挨了一次打”,“而更其丢臉的是,因为这次失败是发生在我們的前院,而不是跟我們隔半个世界远的地方。”沮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