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面积大比例尺的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一直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领域一大难点,选取典型山区城镇作为研究区,基于无限斜坡模型,采用斜坡单元尺度,开展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价。在获取研究区精细化的调查数据和雨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皮尔逊模型曲线,查询获得研究区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的设计雨强。随后利用Green-Ampt模型中的非积水入渗部分公式计算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的入渗深度,完成模型参数的赋值。基于ArcGIS平台,将完成赋值的参数图层代入无限斜坡模型对斜坡单元的危险性进行逐坡评价。再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的易损性评价结果叠加,形成不同降雨工况条件下斜坡单元尺度的风险性评价结果。通过复核验证,本文论述的评价方法在小面积大比例尺的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具备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弊端,采用斜坡单元与组合赋权法相结合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借助ArcGIS平台,以水文分析法建立斜坡单元,选取坡度、坡向、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距断层的距离、岩性、降水量、高程、土地利用类型9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因子的综合权重,将东川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单元能够较好地反映微观地貌特征;危险性分区结果与地质灾害点实际分布相吻合;研究区的中东部和北部地区是地质灾害分布密集区,地质环境脆弱,人类活动明显,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宝鸡市地质灾害风险的高低程度,分析宝鸡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分布规律,为该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方法 以宝鸡市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等1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危险性评价,选取人口密度等5个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易损性评价,进而在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县域尺度的宝鸡市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与结论宝鸡市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共798 km2(4.41%),位于金台区、渭滨区南部以及扶风县北部和南部。中风险区共1 244 km2(6.87%),主要位于渭滨区和扶风县中部。低风险区共4 550 km2(25.11%),主要位于眉县、岐山县、太白县和凤县南部。极低风险区共11 525 km2(63.61%),主要分布在陈仓区、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翔区西南部以及凤县和太白县北部。宝鸡市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风险较低。该结果可为宝鸡市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遂宁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四川遂宁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为该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环境地质依据。通过野外及室内资料收集、整理,调查和研究了遂宁市的环境地质背景,发现该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致灾因子(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划分出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和不易发两类地区。通过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易损性的量化指标(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坡度、降雨、坡高、人类工程活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死亡及受威胁人数、直接或潜在经济损失等)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涪江以西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区及涪江以东构造剥蚀丘陵区为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而涪江侵蚀堆积河谷平坝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分析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省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项目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大比例尺风险评估工作部署、技术思路和评价方法,尤其是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估量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特点,指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递进性的过程.其中致灾体识别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关键环节,易损性评价是在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果,风险区划则是危险性和易损性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俊  王克峰  韦开行  李业  吉辉  唐甜 《河南科学》2022,(7):1125-1133
重庆西部的丘陵区属于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较高的区域,掌握其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布规律对于推动当地灾害预警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在分析渝西典型丘陵区孕灾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斜坡坡度、地灾点密度、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工程地质岩组作为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渝西典型丘陵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同时对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深丘区,其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86%;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在研究区的深丘区和中丘区中均有分布;研究区的浅丘平坝区以非易发区为主;经验证可知,本研究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灾点的实际分布情况吻合度较高,说明本研究结果的精度较高,可作为当地灾害风险管控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充分分析韩城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韩城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价。首先借助ArcGIS和SPSS软件,抽象出11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和5类易损性评价因子,然后分别基于K平均聚类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评价了韩城市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易损性,最后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价结果对韩城市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评价方法合理有效,与传统的层次分析和专家打分法相比,规避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操作简单,具有较高效率。该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8.
刘阳  尚慧  占惠珠  柳思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536-15545
为了探究不同评价单元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宁夏西吉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网格单元和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选取灾害点密度、坡度、坡高、坡型、降雨、岩土体类型、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等8个评价指标,基于ArcGIS软件,运用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分级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叠加计算,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应用突变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非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四个等级,最后通过Sridevi Jadi经验概率法和相对滑坡密度指数法对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斜坡单元的高、中易发区灾害点占比比基于网格单元的高5.2%,采用Sridevi Jadi经验概率法得到的基于斜坡单元和网格单元的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结果精度分别为94.74%和90.08%,基于斜坡单元和网格单元的高、中易发区滑坡密度指数值分别为99.30%和98.79%。斜坡单元的预测精度更高,表明采用斜坡单元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通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3方面建立宁夏高速公路降雨灾害评估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并结合ArcGIS技术,开展宁夏高速公路降雨灾害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宁夏高速公路降雨灾害呈中卫市南部及固原市风险较高,而其他地区较低;高到次高风险路段位于福银高速固原段、青兰高速固原段,中等风险区位于福银高速中卫市南段、同海高速大部,其他路段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水平还不够高,灾害发生在“台账外”的问题,风险斜坡识别已成为新时代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目标。本文基于贵州省最新地质灾害样本数据库,通过加权确定系数法(CF)分析滑坡及崩塌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划分出4个危险性值域。结合专家经验,各因子影响权重排序依次为人类工程活动、斜坡结构、坡度、地下水特征、坡形、坡高。再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7项影响因子的权重大小,形成了快速有效的斜坡危险性打分体系。利用历史典型点进行验证与修正并结合新增地质灾害案例,9处典型历史灾害点原始斜坡危险性与灾害的规模及灾情大小呈线性关系,满足斜坡演变趋势,4处典型风险斜坡中滑坡范围线均位于风险范围线内,变形破坏特征与指标敏感性和权重较为一致,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通过此方法,最终完成了全省88个县域内78622个斜坡单元的风险斜坡识别,共计查出风险斜坡18196处,将其及时纳入管控对象并提出防治建议,最大限度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遥感是一门综合的对地观测技术,能够对地开展多视角、多层次、多领域观测。该技术是地灾调查、评价及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总结了遥感技术在地灾解译、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及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之间“天-空-地-内”协同发展是未来地灾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介绍了地质灾害概况,对常见的急变性地质灾害进行了说明,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大渡河流域滑坡灾害频发,对流域内的施工建设和水电站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获取流域地灾分布一张图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覆盖了大渡河丹巴至乐山段的升轨Sentinel-1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流域2018-2021年的大范围形变结果,并结合光学影像识别出潜在的隐患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最大形变速率达到了-65.2 mm /y;大部分沉降区集中在丹巴、石棉和汉源地区,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和降雨等因素驱动;综合考虑形变速率、地形、植被覆盖和变形范围的影响,在大渡河沿线发现了15处较显著的滑坡隐患区;在典型形变区域,InSAR结果与地面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InSAR滑坡监测技术在复杂西南山区的有效性,测量结果将为当地灾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北川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对5个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提取和叠加分析,并结合降雨因子最终完成北川县灾后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52.6%,地质灾害点占95.9%;中危险区面积占25.1%,地质灾害点占3.7%;低危险区面积占22.3%,地质灾害点占0.4%。  相似文献   

15.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作物的耐盐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主要作物的耐盐特性及提高作物耐盐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及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从总体来看,其概念包括理念、法治、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个层面;从具体来看,其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内涵。这五个内涵的视角、地位和功能不同,但他们都以社会主义法治为主线,以"理念"为经,以"社会主义法治"为纬,相互协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谈判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到两种具体的谈判过程,即费率听证和外部性听证.费率听证会是收集对公用事业服务的市场需求、成本和技术的信息机制.费率听证强调两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一是费率制定过程涉及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敌对互动关系;二是费率管制的次优程序.对外部性的管制通常包括建立和实施总量标准.总量标准的实施,对收入分配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总量标准的建立是讨价还价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二阶曲线方程在射影平面上的化简问题,并给出化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瞬心为参照点,根据相对于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导出了相对于瞬心的动量矩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