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光气田须家河组属于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在储层常规薄片、X线衍射、阴极发光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黏土矿物和胶结物的主要类型、赋存方式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须家河组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利石与绿泥石,其中高岭石与伊利石随埋深的增加逐渐减少,而绿泥石则相反;受砂岩成熟度影响,黏土矿物绝对含量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大,仅起填隙的作用,绿泥石对储层的发育具有积极性影响,且搭桥式的赋存方式对储层渗透率影响显著。须家河组储层中的胶结物主要包括泥质、碳酸盐与硅质胶结物,其中,碳酸盐胶结物纵向均有发育,硅质胶结物自上而下分布逐渐减少,碳酸盐胶结物与硅质胶结物均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储层性能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成岩作用、尤其是成岩相的控制.综合利用储层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碎屑组成、胶结物组分和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成岩相及储层类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相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泥质胶结相、石英及长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储层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泥质胶结相及石英、长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Ⅲ类储层;泥质胶结相及碳酸盐胶结相区储层物性最差,为Ⅳ类储层,即非储集岩.  相似文献   

3.
对岩心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的主要成岩类型、成岩阶段、成岩序列及有利成岩相的分布规律。研究后认为,研究区长9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起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有压溶压实作用和包括碳酸盐胶结、长英质胶结、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等的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绿泥石薄膜胶结作用、浊沸石和长石溶蚀作用。综合研究成岩作用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长9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相可划分为5种:Ⅰ绿泥石膜-粒间孔+浊沸石溶蚀相;Ⅱ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浊沸石胶结相;Ⅲ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Ⅳ硅质胶结+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Ⅴ铁方解石胶结+水云母胶结+硅质胶结相。Ⅰ类成岩相物性好,Ⅱ和Ⅲ两类次之,它们成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Ⅳ和Ⅴ类物性较差,为不利成岩相。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地区沙四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部地区沙四段储层岩性主要有砂砾岩、砾状砂岩、砂岩和粉砂岩,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次之.成岩矿物类型主要有粘土矿物、石英、长石、碳酸盐、黄铁矿等,其中粘土矿物有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储层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晚成岩A1亚期,油气注入时间为7.5~25 Ma前.砂岩储层成岩相划分为三种类型: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不稳定碎屑溶蚀成岩相.储层性质明显地受到成岩相的控制,水下辫状河道砂体是油气储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5.
花港组储层作为西湖凹陷的主要油气储层之一,其储集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少部分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具有中—低孔、低—特低渗特征。通过岩石薄片鉴定(431块)、扫描电镜(20块)、薄片粒度(106块)、地层水分析(8块)和黏土矿物X衍射(78块)等资料分析认为,成岩环境在影响了水岩反应及次生孔隙的发育。花港组上部(2 500~3 300 m)以酸性成岩环境为主,以长石溶蚀形成自生高岭石、石英次生加大和次生溶孔为特征;花港组下部(3 300~4 000 m)以碱性还原环境为主,菱铁矿等碳酸盐胶结物的大量出现,高岭石转化为伊利石、绿泥石,是造成孔隙度,特别是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和高岭石矿物,含少量的伊利石和微量的绿泥石矿物.依据蒙皂石层层间阳离子类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可进一步分为钙型、钠型和钙钠过渡型3种类型.高岭石矿物有结晶度高、形态发育良好和结晶度低、形态发育差两种类型,据此得出高岭石有自生成因和陆源碎屑成因两种类型.粘土矿物的膨胀率及水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钠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对储层损害最大,钙-钠过渡型次之,钙型最小.对储层中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分析发现,两种成因的高岭石对储层物性影响截然不同,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存在能有效改善本区储层物性,陆源碎屑高岭石则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7.
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为了完善碎屑岩储层黏土矿物研究成果,并对准噶尔盆地阜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通过岩心采样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阜北地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胶结物的产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储层常见自生绿泥石胶结,形成于早成岩阶段早期,主要以孔隙衬里式胶结产出.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包膜对于提高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有限,只有当自生绿泥石环边呈连续分布且有一定厚度时,才能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在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的同时,也堵塞孔喉,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头屯河组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临界值为8 μm,当厚度<8μm时,随着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增大,对压实作用的减缓能力越强,储层物性越好;一旦厚度>8μm,自生绿泥石薄膜厚度与储层物性呈明显负相关,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8.
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和高岭石矿物,含少量的伊利石和微量的绿泥石矿物。依据蒙皂石层层间阳离子类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可进一步分为钙型、钠型和钙钠过渡型3种类型。高岭石矿物有结晶度高、形态发育良好和结晶度低、形态发育差两种类型,据此得出高岭石有自生成因和陆源碎屑成因两种类型。粘土矿物的膨胀率及水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钠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对储层损害最大,钙-钠过渡型次之,钙型最小。对储层中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分析发现,两种成因的高岭石对储层物性影响截然不同,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存在能有效改善本区储层物性,陆源碎屑高岭石则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评价破坏性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孔隙度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的过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定点统计及公式计算等手段对各成岩阶段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合长8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组构演化及定量化结果的分析,证实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充填为长8致密储层所经历的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20.92%;胶结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8.52%,仅碳酸盐胶结造成孔隙度损失就占4.33%;绿泥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54%,而高岭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43%。综合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过程,认为以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和绿泥石胶结作用为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同生期及早成岩A期,孔隙度下降了15%;至早成岩B期,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使孔隙度下降13.39%;进入中成岩A期,以晚期的(含)铁方解石、自生石英及高岭石充填等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得孔隙度最终降低至8.24%(算入了溶蚀及构造破裂作用的增孔)。  相似文献   

10.
牛居油田牛12断块东营组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沉积.其砂砾岩体多分布于河道之中,显示出非连续的透镜状、带状和大面积分布的席状形态.辫状河砂体主要有河道砂坝和河道充填两种沉积.该区东营组储层的成岩矿物包括自生石英、碳酸盐、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一蒙混层和绿泥石等矿物.次生孔隙的发育主要是由于长石、颗粒骨架和自生碳酸盐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在4个油层组之间,储层性质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它受辫状河的成岩特征和沉积微相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的微观特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胶结物,其中以铁方解石、浊沸石、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依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特征将孔隙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Ⅰ类(低门槛压力-中细喉型)、Ⅱ类(较低槛压力-细喉型)、Ⅲ类(较高门槛压力-微细喉型)、Ⅳ类(较高门槛压力-微喉型)、Ⅴ类(高门槛压力-微喉型)。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盆地南部东峰场地区须二与须六段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须二段与须六段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不同,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相似。在分析二者的沉积、成岩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的沉积条件和沉积环境类似,储层特征的差异是因为成岩演化不同所致。须二段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环边绿泥石胶结→早期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充填次生孔隙的成岩演化过程,并形成了以环边绿泥石胶结、硅质胶结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为主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须六段储层岩石则是在同生成岩期间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长石蚀变形成了大量高岭石并保存至今,形成了以晶间孔、微裂缝和原生粒间孔为主的储层。  相似文献   

13.
马岭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_1储层整体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局部发育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为了弄清优质储层的成因机理及分布规律,通过钻井资料,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方法,对长8_1沉积相与砂体展布、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岭长8_1期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加沉积形成了连片分布的有利储集砂体;压实作用和碳酸盐、伊利石胶结作用形成了长8_1储层的低孔低渗背景,长石溶蚀作用、绿泥石膜胶结作用使低渗背景上发育了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将长8_1储层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类储层为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约占储集砂岩的45%,主要分布于主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同时长石溶蚀或绿泥石膜胶结成岩作用发育的地区。有利沉积、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展布,为长8_1下步勘探部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峰东部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长8油层组储集砂岩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大。压实作用及碳酸盐的早期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特别是薄层砂岩快速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和高岭石的充填胶结,容易降低储层渗透性,对储层造成较大伤害;早期绿泥石环边的胶结作用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溶蚀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积极意义,而破裂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溶蚀作用的进行。研究区西南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5.
应用TEM/EDAX研究粘土矿物的结构和成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EM/EDAX技术对粘土矿物作超显微结构观察和微区成分测定,表明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在(001)方向的晶面间路为1.3nm,1nm,0.7nm和1.4nm,且有明显的晶格像转化,其主要转化类型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绿泥石和伊利石→高岭石。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H^+和H2O会降低孔隙水pH,促进烃类运移和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  相似文献   

16.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和长6-3致密砂岩成岩作用,探讨有利成岩相,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铸体薄片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结合埋藏史研究,结果表明:长7和长6-3砂岩储集空间以石英、长石等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为低孔-超低渗大孔微喉型储层;影响储层物性最主要的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其次是溶蚀作用和云母的蚀变膨胀;主要成岩序列为:压实作用-云母蚀变、绿泥石膜沉淀、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石英溶蚀-长石溶蚀、石英和伊利石胶结-高岭石胶结-含铁碳酸盐、黄铁矿胶结.优质储层展布受沉积相和成岩相展布控制.最有利的成岩相是粒间孔-绿泥石膜胶结相;其次是溶蚀孔-长石石英溶蚀相.这2个成岩相叠合的相带是最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由于长7和长6-3段砂岩紧邻烃源岩,受有机酸的影响,溶蚀孔-长石石英溶蚀相最发育(溶蚀孔隙占全部孔隙的72.4%).微裂隙-强压实相是相对不利的成岩储集相带.由于研究区云母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而机械压实使塑性岩屑变形甚至假杂基化,导致储层变得非常致密.微孔-碳酸盐胶结相和微孔-伊利石胶结相物性最差,是最不利的成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8.
自生粘土矿物是砂岩中重要的填隙物,也是砂岩成岩阶段划分的重要指示矿物。该类矿物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备受关注。随着石油工业的大发展,砂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以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和蒙皂石等砂岩中常见自生粘土矿物为例,从研究现状、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综述砂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认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矿物学特征、赋存状态(产状)、发育机理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薄片鉴定、染色分析、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相结合是研究砂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常规手段,目前亟待发展特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物性、高压压汞、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定边地区延9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9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伊利石胶结及碳酸盐胶结破坏原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变差;高岭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溶蚀作用产生较多的次生孔隙,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依据粘土矿物组合及自生矿物分布,认为研究区延9砂岩成岩演化阶段进入了中成岩阶段A期。研究为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粘土矿物对广安须家河组致密砂岩物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土矿物广泛分布于川中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各个层段中,是须家河组重要的烃源岩和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的填隙物,对砂岩储集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岩芯铸体薄片鉴定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衍射仪等对砂岩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早成岩期形成的绿泥石薄膜抑制石英次生加大,有效地保护了原生孔,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自生伊利石在砂岩储层中将原生孔和次生孔分割成无数微孔,在降低有效孔隙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储层的渗透性,是造成川中须家河组储集层低孔低渗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生高岭石往往预示着次生孔隙发育区带,但在研究区分布有限,仅见于须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