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富马酸酯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没食子酸丙酯和L-抗坏血酸分别与不同的富马酸单酯酰氯反应,制得5种3,4-二羟基5-(反-β-烷氧羰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酸丙酯和6种反-β-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这些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用β-环糊精与马来酸酐保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CD,用氯乙酸对E1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了双「6-氧(3-脱氧柠檬酸酯)」-β-CD,E分别与Ni^2+、Zn^2+、Mg^2+形成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这3种配合物对脲酶水解尿素的抑制作用,其中E2.Ni^2+使脲酶的活性降低了96.1%。  相似文献   

3.
用β-CD与顺丁烯二酸酐及α-氯乙酸反应制得(6-氧-3-脱氧柠檬酸单酯)-β-CD,用此化合物催化H2O2对环己烷进行氧化反应制得环己烯。  相似文献   

4.
以β-环糊精为母体,先与马来酸酐反应合成了双-(氧-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简写E1),后用氯乙酸修饰E1,得到了双-[6-氧-(3-脱氧柠檬酸单酯)]-β-环糊精(简写E2),再利用E1或E2作为催化剂,催化苯和甲醛反应生成了苯甲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δ-甲氧碳基-β-羰基戊酸乙酯(Ⅴ)的合成方法,使二乙氧基镁和丙二酸乙脂叔丁酯(Ⅰ)的衍生物(Ⅱ)与β-甲氢羰基丙酰氯(Ⅲ)缩合生成三酯(Ⅳ),使三酯Ⅳ在酸存在下减压回流分解,然后分馏可得纯度高的Ⅴ。  相似文献   

6.
报导丙二酸乙酯(I)和叔丁醇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下,室温酯化生成丙二酸乙叔丁酯(Ⅱ),产率81%。该酯和二乙氧基镁的缩合物(Ⅲ)与甲氧羰基丙酰氯缩合得到β羰基三酯(Ⅳ),在β-萘磺酸存在下减压热分解合成β-羰基己二酸甲乙酯(V)。  相似文献   

7.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Vc的四种重要的无机酸酯:2-磷酸-L-抗坏血酸酯、3-磷酸-L-抗坏血酸酯、2-硫酸-L-抗坏血酸酯和3-硫酸-L-抗坏血酸酯常用金属盐的合成方法,同时给出了它们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Q^+)的三种盐,表征了它们的紫外吸收特征。根据引发丙烯酸β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环氧669、环氧丙烯酸酯的聚合实验,推出了光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用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在乙醚中分别与四氢呋喃(THF)和1,2-二乙氧基乙烷(DEE)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对空气和湿气极为敏感的1,4-二钠-1,1,4,4-四苯基丁烷加合物(C6H5)2CHaCH2CNa(C6H5)2.nL(L=THF,n=8;L=DEE,n=6),加合物均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氢核磁共振谱鉴定。  相似文献   

11.
9,10-二氢-9,10-乙稀基蒽-11-甲酸甲酯(10与Cr(CO)6在正丁醚溶液中反应,分别得到顺式和反式(η^6-9,10-二氢-9,10-乙稀基蒽-11-甲酸甲酯)三羰基合铬(2和3),其中顺式异构体2的结构已由X-射线衍射谱证明。  相似文献   

12.
对抗坏血酸增强钙黄绿素-CU(Ⅱ)-NH4SCN体系荧光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10-6~8.0×10-6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6mol/L.方法已用于测定蔬菜样品中的微量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共沉淀方式合成出不含α-磷酸三钙[α-Ca3(PO4)2](α-TCP)并组成一定的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β-Ca3(PO4)2/Ca10(OH)2(PO4)6](β-TCP/HA)双相磷灰石粉末,分析了β-TCP/HA双相磷灰石粉末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配合物「ML」3「Cr(CN)6」2.xH2O(M=Ni,L=三(2-胺基乙基)胺(tren),x=0;M=Cu,L=fg gmw oqd dg epv (dpt)x=8)和「M(tn)2」2「Cr(CN)6」ClO4.XH2O(tn=1,3-丙二胺,M-Ni,x=0;M=Cu,x=2)。用元素分析、ICP分析、IR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磁性质,变产化率研究表明:「Cu(dp  相似文献   

15.
用β-环糊精和马来酸酐合成了双(6-氧-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简称cpd.I)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pd.I作为柱层析固定相拆分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结果表明,对DL-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拆分率分别可达到21%、47%和52%,研究结果显示:β-环糊精经修饰后拆分这些物质的能力比β-环糊精要好。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8种2-[(取代苯胺基)羰基]苯甲酸与Sm(Ⅲ)配合物Sm(P)3.3H2O[其中P=2-(COO)C6H4CONHC6H5-nXn,X=H,2-Cl,4Br,2-CH3,3-NO2,2-OCH3,2,4-二氯,3-OH,n=1,2]的合成,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反射光谱、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了配位是通过羰酸羟基原子和酰胺羰基氧原子进行的,含3分子配位水。  相似文献   

17.
由β-CD—OTs或β-CD-I在DMF中,和过量咪唑反应,合成了单-6-(咪唑-1-基)-β-环糊精(简称β-DC-Im).产率较高,分别为60%和62%.并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TLC、IR、UV、1HNMR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其中UV数据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8.
利用L-抗坏血酸(以下简称Vc)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L-抗坏血酸钙(CalciumL-Ascorbate,以下简称Vc-Ca),并研究了该产品作为保鲜剂在鸡肉和鱼肉中地抗氧化作用。结合表明其抗氧化效果很好,可以广泛地添加到肉类食品中,以防蛋白质变质。  相似文献   

19.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色氨酸包结物形成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溶液中,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β-环糊精及6,6'-O,O、-(4,4、-二苯基杂氧二磺基)-β-CD与色氨酸形成包结物的形成常数,结果表明,后者的稳定性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20.
银杏叶中黄酮糖苷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的聚酰胺柱层析、TLC和HPLC的方法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糖苷化合物,经UV、HPLC、HNMR分析鉴定为:芦丁(1),莰菲醇-3-O(2-O)-(6-O-「对-(β-D-葡萄糖)-O-反式肉桂酰」-β-D-葡萄糖)-α-L0鼠李糖)(2),莰菲醇-3-O(β-D-葡萄糖)(3),槲皮素-3-O-(2-O-「6-O-(对-竣工在-反式肉桂酰)-β-D-葡萄糖」-a-L-鼠李糖),(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