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晶  王程远 《自然杂志》2024,(2):95-104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转录过程是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过程是核糖体利用信使R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与真核生物不同,细菌和古菌没有细胞核膜的分隔,其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在相同时间、相同位置上进行。其中,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相互协同,同步完成转录和翻译的现象被称为转录翻译偶联。转录翻译偶联是细菌和古菌的一种重要基因调控机制,能同时有效地调控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是细菌适应复杂环境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数十年来,大量的研究逐步揭示了细菌转录翻译偶联机制在细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一系列参与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调控因子也被鉴定发现。近期,基于不同偶联状态的转录翻译偶联复合体结构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地展示了在不同信使RNA间距下,转录翻译偶联过程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研究转录翻译偶联基因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mRNA发夹结构和单链结构的理论模型构建,以及基于对X射线晶体衍射和NMR实验数据的模拟研究显示,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上mRNA解析叠后的单链拓扑形态,与mRNA本身的发夹结构密切相关,均呈现为不同程度的螺旋与卷曲相间的构象。通过包括翻译速度在内的调节作用,这种构象可能会影响到新生肽链的折叠。  相似文献   

3.
童克忠 《科学通报》1986,31(4):301-301
自从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以来,关于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在翻译水平的调节所得的证据要少得多。其中主要有RNA噬菌体基因和细菌核糖体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前者由RNA基因组高级结构和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来控制(评论见文献[1]),后者通过翻译反馈来控制各种核糖体蛋白质的量,使它们保持平衡。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S12、S17和L6突变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依赖链霉素突变对λN和λQ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曼丽 《科学通报》1990,35(20):1587-1587
核糖体是一切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唯一场所,所以核糖体对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目前,核糖体各组分(包括3种rRNA和50多种核糖体蛋白质)的结构已经研究清楚,但对各组分的确切功能却“仍然几乎一无所知”。本实验室多年来分离了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大量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究了这些突变对其它基因表达的影响,证明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金隄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在翻译实践上以翻译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有天书之称的《尤利西斯》闻名于世,并以此译作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在翻译理论上,他有《等效翻译探索》和《论翻译》等倡导等效翻译理论的著作出版,是中国当代翻译  相似文献   

6.
旅游翻译体裁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冲破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旅游材料.本文将以旅游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的功能,并探讨省译、增译、拆译、改写和篇章整合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次全 《自然杂志》2006,28(1):31-36
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mRNA发夹依次解折叠成具有特定构象的单链,后者在核糖体上通过与A和P位点tRNA相互识别、取向和定位等,影响或决定肽基转移中心的新生肽链的构象。翻译过程是复杂的,但其机理可能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旅游翻译体裁属于“呼唤型”文本。它冲破传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旅游材料。本文将以旅游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的功能,并探讨省译、增译、拆译、改写和篇章整合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难点,也是最为复杂、最难将其翻译到位的从句.在英语各类从句中,定语从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句之一,如果翻译不到位,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需反复推敲,在翻译中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楠 《科学之友》2009,(5):141-143
作者分析了影视科普节目脚本兼具科普文体与影视作品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影视科普节目翻译的实例,讨论了影视科普剧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最后,作者认为,在翻译时要投入真情实感,力求让观众为之感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分析了影视科普节目脚本兼具科普文体与影视作品的特征,并结合一些影视科普节目翻译的实例,讨论了影视科普剧本的基本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最后,作者认为,在翻译时要投入真情实感,力求让观众为之感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2.
管善海 《科学之友》2009,(7):135-136
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难点,也是最为复杂、最难将其翻译到位的从句。在英语各类从句中,定语从句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从句之一,如果翻译不到住,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成分、文化背景及表达方式差异较大,因此,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需反复推敲,在翻译中既忠实于原文,叉符合汉语语言习惯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丽燕 《科学之友》2007,(6):140-14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初探商标的翻译,包括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与翻译的关系,商标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而分析一些名牌商标的成功之处,以及某些商标的败笔.  相似文献   

14.
浅谈英汉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初探商标的翻译,包括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与翻译的关系,商标翻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进而分析一些名牌商标的成功之处,以及某些商标的败笔。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寓言的翻译,运用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指引译者走出寓言翻译的困境.文章基于汉语寓言的特点,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寓言翻译这一研究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朱红红 《科学之友》2009,(11):79-80
文章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寓言的翻译,运用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指引译者走出寓言翻译的困境。文章基于汉语寓言的特点,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寓言翻译这一研究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抽象名词的翻译涉及到诸多层面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特性、数量、感情色彩等方面着手考虑.  相似文献   

18.
S-腺苷甲硫氨酸自由基(rSAM)酶家族是目前已知的最大酶超家族之一,由22000多个成员组成.这些酶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催化剂之一.随着大量的微生物基因组信息被解析,分析显示,微生物中大量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含有rSAM酶;其中Xenorhabdus、Yersinia和Erwinia三个属的基因组中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rSAM酶负责其相邻核糖体肽的前体修饰,此类前体肽和rSAM酶构成的XYE系统所合成的化合物鲜有报道.本研究合成一个来源于Xenorhabdus sp. KJ12.1的XYE系统的前体肽和rSAM修饰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共表达,得到新型核糖体肽Xenopeptide,通过结构解析发现, rSAM酶XenB负责分子内2个碳碳键的形成.本研究为微生物中此类化合物的深度挖掘和合成生物学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苏珊·巴斯纳特的<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给文化研究指出了新的道路,即向翻译学领域发展.文章通过对此文的解读说明文化与翻译有着不解的情结,两者的研究应从两条轨道上合拢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鸟语拾趣     
公冶长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能听懂鸟语的专家,而在科学技术昌明的今天,却真的出了不少现代公冶长,这便是鸟语学家,又称鸟语翻译。他们不但能听懂鸟语,而且还能翻译给别人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