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热喷涂高性能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陶瓷复合涂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表面涂层热喷涂技术,能在金属基体上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陶瓷与陶瓷复合涂层、梯度功能陶瓷复合涂层和纳米陶瓷复合涂层,这样就把陶瓷材料的特点与金属材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赋予材料新的功能.这些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医学、生物和电子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是将不同的金属材料采用镶铸工艺使它们连在一起,利用基体材料的高温液体将另一种金属合金表面熔化,使它们产生冶金结合或部分冶金结合.如何控制金属液体的温度以及合金块的结构尺寸,是本文论述复合金属材料热容量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最近开发了在比过去低几百度的温度下进行焊接的技术。该新技术是在焊接前把金属材料置于真空中预加热,消除表面氧化膜,使金属中含的硫渗出到硫层为1个原子左右薄,可阻止表面上氧炭的吸附,焊接时不会在金属内扩散,  相似文献   

4.
截齿是采煤机工作时的重要零部件,它不但要有高的耐磨性,而且要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是将铬系耐磨合金与抗冲击性能好的低合金钢利用镶铸工艺一次浇铸成型,两金属复合界面在高温液态金属作用下形成冶金结合层,铬系耐磨合金与低合金钢组成的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在工作时两金属不分离,从而提高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日本字都兴产公司最近研制出保护受高温、暴晒的金属材料等免被腐蚀、劣化的新型超耐热涂料。这是一种以有机金属聚合体为主要原料的涂料,它通过在250℃左右温度条件下进行焙烧可使其硬化,然后在200~270℃范围内逐渐陶瓷化,从而形成超耐热薄膜。其重量在上述过程中虽有所减少,但陶瓷化完结后重量则没有变化,趋向稳定化。  相似文献   

6.
陶瓷/金属复合装甲抗弹约束效应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及其陶瓷约束的介绍,综述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表征和3种陶瓷约束(轴向、侧向和三维约束)对抗弹性能及机理的影响.作者认为,采用金属铸造工艺制备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加强对新型陶瓷复合装甲的综合抗弹性能表征、动力学特性、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是将耐磨材料白口铸铁与抗冲击材料铸钢采用镶铸工艺连为一体,使两种金属产生冶金结合或部分冶金结合.根据工件的工作特性及尺寸结构,确定金属材料的成分、尺寸结构.经研究试验,影响镶铸复合金属材料质量有以下几个因素:两种金属材料的润湿性能、浇注温度以及合金块尺寸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现有金属材料的复合技术分为液态复合与固态复合。液态复合技术又分直接浇入技术和热喷涂法。直接浇入技术是将熔融态的金属直接浇入预先加工好的另一材料的内壁或外壁,实现异类金属的复合。该技术仅适用于机械零件单  相似文献   

9.
陶瓷—金属界面的垂直微裂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陶瓷—金属界面看做是在陶瓷基体中包含的圆柱形金属夹杂,在夹杂半径趋近无穷大时的极限情形.采用位错连续分布理论,给出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圆形夹杂两侧的半裂纹的位错密度函数及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让圆形夹杂的半径趋向无穷大,便可得到陶瓷—金属界面的垂直微裂纹的有关结果.根据所得结果,分析了陶瓷和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及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对于其焊接界面微开裂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陶瓷—金属的焊接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研制成的NFJ型高耐磨金属骨料是一种颗粒状的硬质金属材料,将它同普通水泥拌和后敷于刚浇好的混凝土表面,可以达到强化表面的功效。不仅使混凝土表面的耐磨性显著提高,以钢球法测试重量磨耗率<1%,比金钢砂还好,而且还使其耐油、抗压、抗折、抗拉、抗冲击诸性能也得到增强,且在施工  相似文献   

11.
有效介质理论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PTC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效介质理论对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PTC效应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将GEM方程应用于金属-陶瓷二相复合系统的电导率分析,发现所得到的方程与实验结果及有关工作基本相符。从而探明了提高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PTC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陶瓷-金属焊接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先进的制造业中陶瓷 -金属连接构成的复合件作为结构材料可以获得金属、陶瓷的性能互补 ,并降低复合材料制造成本。本文介绍了各种焊接方法的机理及特点 ,并重点讨论了对制造业有重要意义的陶瓷 -金属钎焊、部分瞬间液相连接及自蔓延高温合成焊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超导陶瓷基质的制造(日本,1994)2.粉状颗粒的表面处理(日本,1994)3.新型高温氧化超导体(美国,1994)4.介电共振腔用介电陶瓷材料(美国,1994)5.陶瓷一金属或陶瓷—陶瓷叠层的制造(日本,1994)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北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特殊无机材料研究所共同开发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碳素纤维强化碳化硅。据称,这是一种将纸或布浸透了碳化硅的原料—聚碳硅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车辆的高速发展,车辆上使用的减震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辆上普遍使用的橡胶——金属复合减震器,由于兼顾金属的高强度及橡胶的高弹性,也成为了减震器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橡胶与金属的表面结构、力学性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使得橡胶与金属的粘合始终是橡胶  相似文献   

16.
方成水 《科技潮》1998,(11):47-47
在一般人的眼里,认为金属材料是敲不碎、打不烂的坚硬物质,不像陶瓷、玻璃等东西容易打碎,所以觉得金属永远不会损坏,这种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当金属材料受到周围环境如空气、水份、酸碱盐等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的作用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使金属表面发生变化,形成了某些我们称之为锈蚀、氧化皮、铜锈等等的化合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钢铁材料表面呈褐色的锈蚀;铝合金(如铝锅、铝门窗等)表面的白色氧化物及点状腐蚀;钢制品的绿锈等,这些都对金属产生严重的破坏。金属由于腐蚀而发生的破坏及损耗是极大的,工厂中生产的轴承、刀具、量具及其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金属粒子,金属间化合物粒子以及纳米粒子增韧陶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增韧机理,总结了纳米复合及陶瓷晶界应力设计解决陶瓷的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陶瓷复合挺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柴油机的Si3N4陶瓷复合挺柱的研制工作,包括挺柱的设计、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及磨损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陶瓷复合挺柱后,不仅挺柱本身的磨损量大为下降,与其配对的凸轮的磨损也下降了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轻金属为增韧相,以网络结构陶瓷骨架为增强相,利用有机前驱体浸渍烧失工艺制备出网络陶瓷骨架,根据液态金属浸渗理论充填金属材料,成功制备出一系列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如Si3N4/Mg复合材料、Al2O3/Mg复合材料、Si3N4/Al复合材料。由于网络陶瓷预制体特殊的空间拓扑结构,使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模量、高比强度、耐热耐磨性好、高陶瓷相含量、低热胀系数等独特优点,作为新的功能材料或结构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电子、光学、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许建华 《山东科学》2009,22(6):38-41
研究了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曲面板的生产工艺。将微晶玻璃陶瓷复合平板放在具有弯曲空间或表面的底模上加热,使温度升至陶瓷或微晶玻璃陶瓷复合平板发生软化的温度时放下上压头,使平板形成与底模或上压头形状一致的曲面板。设计了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曲面板热弯曲成型实验炉及专用表面抛光设备,并制订了热弯曲成型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