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几年来采用预丛一点法神经阻滞麻醉5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针法即在颈IV处一点穿刺阻滞深浅颈丛50例均属住院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年龄18—56岁,男8例女42例,病种为甲状腺瘤24例,甲状腺囊肿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6例,全部病例术前检查心肺正常或近于正常范围。麻醉方法仰卧位,头转向对侧,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向外旁开1.0—1.5厘米处,用7号针头穿刺抵C4横突,少许退针,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深丛注药0.25%布比卡因,D口用1:20万肾上腺素,12ed4毫升做两侧深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单纯颈浅丛阻滞后静注复芬合剂,对照组:传统C4横突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后静注氟芬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并发症,术中配合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患者安静配合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单纯颈浅丛阻滞后静注复芬合剂,对照组:传统C4横突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后静注氟芬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术中并发症,术中配合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单纯颈浅丛阻滞复合氟芬合剂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患者安静配合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4岁,体重63Kg,拟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术前检查肝肾功、ECG无异常,x-ray示:双肺肺纹理增重。既往有哮喘发作史二十余年。常由于精神紧张、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化学或精神神经等因素刺激时诱发,确诊为内源性哮喘。入室开放静脉通道,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监测Bp、ECG、SpO2,测得Bp110/68mmHg,P84次/分,SpO292%。行颈丛一针法双侧神经阻滞,给予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每侧各12ml。阻滞效果满意,针刺术野无痛感。开始摆甲状腺手术体位,当高约20cm的肩垫置于病人双肩胛区时,由于头过度后仰,病人出…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防止喉上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 ,对 86例甲状腺上动脉和喉上神经的发出、走行、分支、分布和两者的伴行关系进行了解剖观测 ,结果发现 ,(1)甲状腺上动脉 84 88%起自颈外动脉 ,起始处外径为 2 2± 0 8(1 1~ 3 4)mm ,起始点至甲状腺上极的长度为 (3 1± 1 3)cm .(2 )喉上神经均起自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起始处横径为 (2 0± 0 4)mm ,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支和外支 ,外支在甲状腺上极上方 (0 9± 0 4)cm处与甲状腺上动脉分离 .(3)在上、中段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密切伴行 ,在下段上部分离 ,喉上神经外支入环甲肌点在平甲状腺上极处相距 (7± 3)mm .可见 ,施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宜在甲状腺侧叶上极或在甲状腺实质内进行 ,可有效避免喉上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陈兆红  高昀 《甘肃科技》2010,26(19):176-177
采取臂丛加颈丛阻滞在咪唑安定镇静下进行肩部和上臂手术;对160例肩部和上臂手术的患者采用三指定位法臂丛肌间沟阻滞和C4一点法颈深浅丛阻滞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前均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阻滞完善150例;辅用芬太尼9例;辅用芬太尼和1%利多卡因局麻药1例;臂丛加颈丛阻滞解决了单纯臂丛阻滞在肩部和上臂手术中的阻滞不全问题;复合咪唑安定产生镇静遗忘,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操作简便,费用低,适宜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加热组和23例常温组晚期癌性上腹痛患者,CT引导下分别于背侧入路实施经皮穿刺无水乙醇双侧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被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止痛效果。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加热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45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热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可获得较常温乙醇更好的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颈丛复合肌间沟阻滞与常规颈丛阻滞行锁骨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锁骨手术患者,采用颈丛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颈丛神经阻滞,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评估麻醉后感觉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阻滞效果(优、良、失败),并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结果:锁骨外2/3部位感觉阻滞A组(16.7±1.9)min,B组(13.2±1.1)min,B组好于A组(t=2.42,p<0.05),B组优良率为90.0%,A组优良率为76.7%,B组高于A组(p<0.05).结论:锁骨内固定手术中颈丛复合肌间沟阻滞优于常规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62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资料,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对其治疗效果、风险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2例患者术后除1例皮下出血,1例复发外,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治疗甲状腺肿瘤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995~ 1 999年我院应用椎管麻醉实施下腹部手术共 2 868例 ,其中出现褥疮者 8例 ,占 2‰ ,经积极治疗 ,均在 5~ 1 4天痊愈出院 ,无一例并发感染 ,现将资料介绍如下。1 资料与结果1 .1 方法  ( 1 )麻醉方法选用腰麻者 ,穿刺点在 L2水平以下 ,穿刺成功后 ,一次注入 0 .5 %布比卡因3m L,至手术结束。( 2 )麻醉选用硬膜外法 ,穿刺点在T12 水平以下 ,穿刺成功后注入 2 %利多卡因 3m L,如无异常 ,再将 2 %利多卡因和 0 .75 %布比卡因配成 1 :2混合液 1 0~ 1 5 m L,根据病情适量注药。术后1~ 3天随访。1 .2 结果 发现褥疮 8例 ,均为麻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头皮静脉针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皮静脉针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全组均采用7~8号头皮静脉针经颈路肌间沟穿刺,一旦出现异感,固定针头,回吸无血液后注入1.5%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观察5min无异常反应。再注入1.5%利多卡因15-25ml,以后每隔1~2h给10~15ml药.结果:镇痛完善24例(60%),基本完善14例(35%),失败2例(5%).结论:采用头皮静脉针法经肌问沟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该病术前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大多数病例是对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时才被发现的。现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我院 1989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手术治疗 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人。其中男 1例 ,女 5例。年龄 2 0~ 55岁 ,平均 37.5岁。病程 4个月~ 6年。 6例病人均有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但没有声音嘶哑。体格检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Ⅱ度 ,未扪及结节 ,颈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声门上型喉癌N_(0~2)颈部淋巴结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方法 对64例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N_(0~2)行改良性颈清术与改良性颈清术加放疗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4例声门上型喉癌中,改良性颈清术32例38侧,改良性颈清术加术后放疗32例34侧,N_0N_132例34侧,N_232例38侧。3a总生存率64.06%,5a总生存率57.81%。结论 对N_0N_1病例,改良性颈清术与改良性颈清术加放疗一样有效(P>0.05),对于N_2病例,改良性颈清术加放疗明显好于单纯改良性颈清术(P<0.05)。  相似文献   

15.
经口咽入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口咽入路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及经验总结。方法 :采用经口咽入路切除颅颈交界延髓、颈髓上段腹侧致压物的前路减压。结果 :3例手术顺利 ,术后症状逐渐改善 ,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 ,术后舌肿胀1例 ,口腔菌群失调1例 ,合并颅颈多种畸形后路固定2例。随防5mo至2a,恢复工作和学习各1例 ,1例症状加重再次后路植骨。结论 :斜坡齿状型颅底陷入的治疗唯有切除延髓、颈髓腹侧致压物的前路减压才是有效方法 ,经口咽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合并多种畸形颅颈不稳者需植骨固定  相似文献   

16.
为对比研究内镜辅助显微镜与单纯显微镜对延颈交界区经枕下极外侧入路解剖的暴露范围及特点。探讨新的神经解剖学方法以及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将10具(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采用内镜辅助显微镜按延颈交界区固有的解剖层次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收据。同样的解剖方法,将10具(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按延颈交界区固有的解剖层次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收据。对比两种解剖方法在解剖时间、最大暴露范围及测量所得的重要解剖标志点距离差异,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内镜辅助显微镜经枕下极外侧入路的解剖比单纯使用显微镜在解剖时间上明显缩短,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组平均解剖时间为2.1±0.3 h,单纯使用显微镜组平均解剖时间为3.4±0.5 h(P0.01);在暴露范围上,辅助神经内镜组较单纯显微镜组平均最大暴露视角增加12.76°±0.6°,视野平均增加7.32°±0.4 mm(P0.01);二腹肌沟、枕骨髁、乳突尖、茎乳孔、颈静脉孔是枕下极外侧入路的解剖标志点;面听神经-舌咽神经间隙、舌咽神经-迷走副神经间隙为其重要手术操作间隙。是否应用内镜对重要解剖标志点的确认及距离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内镜辅助显微镜可更好的暴露该区的解剖结构、缩短解剖时间以及更精确的辨别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快速、安全的切除该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颈外静脉及属支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一女尸右侧颈部颈外静脉呈现双干 ,现报道如下。右颈外静脉的两干经胸锁乳突表面相伴下行 ,距锁骨上静脉1cm处汇合并注入锁骨下静脉 ,沿途见2~3处交通支。左侧未见变异。右颈外静脉内侧干由面静脉延续而成。面静脉沿内眦、鼻翼、口角至下颌缘 ,此部分较细 ,约0 5cm ,到下颌角下方接受颏静脉后扩大成约1cm的内侧干 ,而后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自外上向内下斜行至颈根部。内侧干较外侧干细。右颈外静脉外侧干由颞浅静脉延续而成 ,约1 2cm ,沿途收集枕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颈前静脉存在 ,仍汇入内侧干。讨论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术中避免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采取完全乳晕入路及胸乳入路完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296例。结果296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有2例甲状旁腺损伤,出现麻木及抽搐,给予钙剂治疗,共有5例喉返神经麻痹,出现声音嘶哑,给予理疗好转,平均恢复时间1~4个月,1例术后出现分离间隙淤血,后经穿刺抽液三次后愈,胸前水肿一个月后消褪。术后患者均自述有术区麻木感,1~3个月后自行消除。全部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0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心理微创与美容效果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拓云莉 《甘肃科技》2022,(11):112-114
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切除甲状腺瘤手术的临床疗效。选用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病例58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低位小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出血量、手术时长、2 d引流量、住院天数、切口满意度。低位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瘤手术中出血量(14.7±8.2)m L、手术时间(69.7±20.5) min、引流量(62.8±11.6) m L均明显小于传统切口切除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对切口满意度(7.6±1.5)分、治愈率93.10%显著偏高;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13.79%),减缓吞咽困难(3.45%)、声音嘶哑(3.45%)、皮下结节(3.45%)、切口粘连(0%)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探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25例甲状腺不同疾病患者(15例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2例甲状腺癌)采用经胸入路腔镜下行相应的甲状腺手术,并对全组病例随访1年余。结果为腔镜下完成手术24例,因局部出血较多造成视野模糊故中转1例。手术平均用时90min,术中出血5~4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d。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由此可得结论:腔镜下进行甲状腺手术与其他腔镜手术相比,微创优势虽不明显,但仍是安全可行的,颈部无疤痕,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尤其适合于中青年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