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亮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日本亮耳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除对竹荪疫霉(Phytophthora sp.)的拮抗方式是菌丝缠绕作用外,该菌株的菌丝体及其发酵液滤液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均有很强的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2.
油樟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加无菌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N.Chao ex H.W.Li)叶汁液作为分离培养基的办法,从油樟树叶中分离到24株内生真菌,经过鉴定,其分属于子囊菌纲的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 Lagerh.)、拟指突孢曲霉属(Emericellopsis J.F.H.Beyma)和半知菌类的花核菌属(Anthina Fr.)、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组丝核菌属(Phacodium Pers.)、茎叶核菌属(Ectostroma Fr.)、地霉(Geotrichum Link)、皮核菌(Acinula Fr.)、团丝核菌(Papulaspora Preuss)、发菌(Capillaria Pers.)、峡串孢霉(Paepalopsis J.G.Khn)、小卵孢霉(Ovularia Sacc.)、卵形孢霉(Oospora Wallr.)、稀丝头孢霉(Haplotrichum Link)、单梗曲霉(Briarea Corda)等15个属,且以无孢菌居多,表现出较为丰富的类群(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广西涠洲岛礁栖珊瑚、海绵和海藻等样品中挖掘海洋真菌资源,旨在筛选发现潜在的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的菌株。研究首先采用稀释分离法从采集的珊瑚、海绵和海藻等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真菌,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然后采用大米培养基对分离得到的单一菌株进行小量发酵,利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获得提取物;最后采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等方法分析菌株提取物中代谢产物的丰富度,并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对菌株粗提物进行抗MRSA活性初步筛选。结果从样品中分离获得40株海洋真菌,以曲霉属(Aspergillus)和木霉属(Trichoderma)为主,其中A.terreus MF01、A.flavus MF07、T.asperellum HP01、Fusarium equiseti HP08和A.unguis HP17等菌株具有丰富的代谢产物及抗MRSA活性。本研究发现的菌株MF01、MF07、HP01、HP08和HP17具有潜在的抗MRSA活性,为后续开展活性代谢产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滑桃木的丛枝菌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10株盆栽滑桃木的根样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0个根样中均有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且侵染比率较高,平均侵染率75%以上,达到深度侵染.用湿筛-沉淀法对盆栽植物根际土壤分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平均每100g土中有孢子270个,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其中,刺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是常见种.  相似文献   

5.
低温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转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温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得对它们进行遗传操作受到很大的限制.以分离自冻土的低温菌Acinetobacter sp.DWC6为宿主菌,构建了一套外源DNA导入系统.通过在质粒pBR322和pUC118中插入一段Acinetobacter属特异性的Ori片段,成功构建了一系列穿梭质粒,并建立了稳定的转化方法,所有重组质粒均可在Escherichia coliAcinetobacter sp.DWC6中正常复制.通过优化转化方法,使质粒在低温菌Acinetobacter sp.DWC6中的转化率达3×106转化子/μg DNA.  相似文献   

6.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甲醇提取,石油醚、氯仿-甲醇(V/V为1:1)、甲醇-水(V/V为1:1)溶剂划段,多种分离材料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从其氯仿-甲醇(V/V为1:1)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3-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醇(Ⅰ)、10-乙酰基鸡屎藤甙(Ⅱ)、车叶草甙(Ⅲ)、5,7,4′-三羟基-黄酮醇(Ⅳ)、熊果酸(Ⅴ)、胡萝卜苷(Ⅵ)、β-谷甾醇(Ⅶ).化合物Ⅰ,Ⅱ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河口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稀有放线菌YIM30243T.该菌株具有很强的抑制一氧化氮(NO)合成酶活性.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为诺卡氏菌属的1个新种,我们将其命名为白色诺卡氏菌(Nocardiaalba sp.nov.).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呈黄白色至粉红白色,基内菌丝黄白至黄褐色.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均呈不规则断裂.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催泪喷射器中的刺激组分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CS)和辣椒素(OC)进行检测.分别选取300 nm和281 nm作为CS和OC的紫外检测波长,通过外加标准物质定量法建立标准曲线,对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进行含量检测,并依据HPLC方法测定结果对比检测可靠性.本方法对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和辣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 μg·mL-1和0.16 μg·mL-1,精密度分别为1.04%和0.6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7%和102.51%,CS和OC分别在0.1~25.0 μg·mL-1和1~200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可用于催泪剂中刺激组分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短梗茁霉A.Pullulans是一种具有酵母型和菌丝型的两型真菌。该菌在深层培养过程中具有产生胞外多糖的能力。据文献报导,这种胞外多糖可用作血浆代用品,也可用作食品包装薄膜,增稠剂和水果鸡蛋的涂层保鲜。为了获得短梗茁霉胞外多糖的优良菌株,我们进行了菌株的筛选,初步认为AS3.3984和015号菌株具有产胞外多糖能力,由于015号菌株不产生黑色素而优于AS3.3984菌株。经鉴定AS3.3984为短梗茁霉黑色变种A.pnllulans var. melanigenum.015号为短梗茁霉原变种A.Pullulans var pullulans。  相似文献   

10.
短梗茁霉A.Pullulans是一种具有酵母型和菌丝型的两型真菌。该菌在深层培养过程中具有产生胞外多糖的能力。据文献报导,这种胞外多糖可用作血浆代用品,也可用作食品包装薄膜,增稠剂和水果鸡蛋的涂层保鲜。为了获得短梗茁霉胞外多糖的优良菌株,我们进行了菌株的筛选,初步认为AS3.3984和015号菌株具有产胞外多糖能力,由于015号菌株不产生黑色素而优于AS3.3984菌株。经鉴定As3.3984为短梗茁霉黑色变种A.pnllu-lans var.melanigenum.015号为短梗茁霉原变种A.Pullulans var pullulans。  相似文献   

11.
以大布苏盐碱湖分离菌Alkalibacterium sp. SL3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SL3),构建重组质粒pET-22b-galSL3,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重组酶(rGalSL3). 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重组酶,并对纯化的重组酶进行性质研究. 研究表明,纯酶rGalSL3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5℃;该酶在pH值 5.0~10.0保持90%以上的剩余酶活,在50℃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 在0~1.5mol·L-1 NaCl溶液中该酶的酶活基本不受影响,在3.0mol·L-1 NaCl溶液中有很好的稳定性. Pb2+、Ca2+、Co2+、Li+、Na+、K+、Triton-100和β-mercaptoethanol等对重组酶的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酶水解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Kmvmaxkcat分别为(2.64±0.02)μmol·mL-1、(454.55±0.59)μmol·(mg·min)-1和(347.73±1.27)s-1. 重组酶可水解蜜二糖和棉籽糖,不能水解瓜尔豆胶.  相似文献   

12.
 从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诺卡菌形稀有放线菌YIM31530T.该菌株具有很强的抗灰霉病、稻纹枯病活性.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等方面的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为高丽菌属的1个新种,将其命名为抗菌高丽菌(Kribbella antibiotica sp.nov.).该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黄白色,基内菌丝浅黄色至黄白色.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多分枝,常断裂成不规则的杆状体,不游动.  相似文献   

13.
云南西双版纳几种热带兰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云南西双版纳不同生境下的14株热带兰菌根中分离到19株真菌,分别鉴定为9个属,其中优势菌为镰孢霉属(Fusarium)9株占47.37%;组丝核菌属(Phacodium)3株占15.79%.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种现代化波谱手段,对深海真菌Trichobotrys effuse DFFSCS021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挖掘。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该菌株发酵产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文献比对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显示: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1,3-dimethyluracil(1)、[2E,7E]-9-oxo-2,7-decadienoic acid(2)、periconianones H(3)、botryosphaeridione(4)和2-hydroxy-(4-octyloxy)benzophenone(5),化合物1-5均是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5株肿瘤细胞株HepG-2、Eca109、KG-1a、PC-3和Hep2均未显示出细胞毒活性,仅对Hela显示弱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不仅丰富了该菌属的化学成分类型,而且也增强了深海真菌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豌豆根瘤菌 RL3841 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编码基因 gshR 的功能.方法: 采用基因同源重组构建了豌豆根瘤菌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探讨了基因突变对根瘤菌抗氧化和共生固氮的影响,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 gshR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gshR基因缺失不影响菌株在 AMS 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但突变株对氢过氧化枯( CuOOH) 和较高浓度的 H2O2氧化物敏感.结论: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 形成正常固氮根瘤, gshR 基因的表达不受 H2O2和共生环境诱导.  相似文献   

16.
将细胞色素P450 55a1基因克隆到镰刀菌素植物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2中,构建了pCAMBIA1302-cyp55a1-gfp植物超表达载体,以水稻日本晴为遗传转化的受体对象,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方法进行了遗传转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细胞色素P450 55a1基因超表达载体,获得了多个细胞色素P450 55a1基因超表达的阳性植株,并以RT-PCR技术分析了阳性植株中细胞色素P450 55a1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确定导致西昌市某奶牛场引起乳房炎的病原。方法 无菌采集患病奶牛乳样2份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溶血酵素基因(khe基因)和16S rRNA基因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1)分离到1株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粗短杆菌,形态学观察与生化特性均与肺炎克雷伯菌相符合;(2)khe和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8%和99.7%~100%,因此,将分离菌确定为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XC1分离菌株;(3)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4只接种小鼠均在接种第3天全部死亡,表明XC1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毒力;(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XC1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比肟和头孢他啶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中度敏感,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结论 该奶牛场发生的乳房炎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关,且XC1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短柄小连翘(Hypericum petiolulatum Hook.f.et Thoms.ex Dyer)植物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3α-表白桦树脂酸(3α-epi-betulinicacid,1),Patuloside A(2),Dimethylpaxanthonin(3),Morusignin D(4),槲皮素(Quercetin,5)和槲皮甙(Quercitrin,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细胞毒性试验发现,短柄小连翘的粗提物及其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是11.0,8.5,10.0μg/mL.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被下土壤酵母菌的数量、分布及种的多样性.从西双版纳采集的37个样点分离到584株酵母菌,分类鉴定为12属: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酵母属(Saccharomyces),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红酵母属(Rhodotorula),地霉属(Geotrichum),毕赤酵母属(Pichia),锁掷孢酵母属(Sporidiobolus),拟威尔酵母属(Williopsis),未定到属的有45株.  相似文献   

20.
研究Tup1基因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耐高糖性状的影响。利用Cre/loxP系统对单倍体细胞中的转录因子Tup1基因进行敲除,单倍体细胞复倍后研究基因缺失菌株的性状变化。结果表明,Tup1基因缺失虽然减弱了菌株的呼吸能力,但却增强了菌株在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和发酵能力。Tup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酿酒酵母细胞呼吸强度来调控细胞的高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