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精细刻画供水管网在事故状态下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新的供水管网分析模型——考虑流向的单元-阀门图(segment-valve diagram with flow directions, SV-FD).该模型将供水管网阀门拓扑模型改造为有向图,用有向边标记阀门处的水流方向,能够更加精准地描述爆管时需要关闭的阀门,并有利于获取真实完整的停水区域.运用该模型进行供水管网拓扑可靠性评价,面向事故影响、隔离难度和应急时间,设计了5个新的评价指标.使用这些指标对中国3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基于单元阀门图的传统经典指标相比较,改进指标能更加准确清晰地反映管网事故的实际影响和处置难度.  相似文献   

2.
就供水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水流的密封性,检验的真实性,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灵活性,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的保证性,定供货的一致性以及建立比较完善的检验,复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供水管网阀门的选择意见.同时,也结合生产实际和使用需要,对供水阀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结合图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分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供水管网水力路径、耗散路径概念,并通过图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获得了供水管网最短水力路径结构和最短耗散路径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其可视化.考虑压力分布、行政区域以及道路走向,通过安装水表和阀门来确定不同分区供水范围.水表应安装在主要供水路径上,阀门应安装在最短耗散路径经过次数较少的管道上.以能量参数、压力统计参数和压力参数作为供水管网3种性能参数衡量分区影响,实现了复杂供水管网分区优化,并确定了不同分区的水流连通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现有管网中的控制阀门资源,提出了阀门控制管网漏失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稀疏修正单纯型的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经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量.  相似文献   

5.
供水管网是由管道和阀门等各种管道附件、配件所组成的。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每天都要进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阀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决定着管网的正常运行,住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现实的城市供水管网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虚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仿真系统,在三维场景中模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工况,有明确的工程意义。首先建立供水管网工程数据库,以保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进而利用MultiGen Creator构建供水管网阀门、管段等部件三维模型,建立城市供水管网三维模型。最后采用Vega驱动三维模型,通过VC++ MFC程序设计及EPANET工具箱实现运行工况视景仿真。基于虚拟现实的城市供水管网仿真系统可直观显示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实现对供水管网拓扑结构及各种运行工况的仿真。该系统克服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并且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吴江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175-175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就更加的重要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先爆管、后抢修”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了,我们应大胆创新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理念,将抢修工作前移,并且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的行为,向着管道抢修、管线巡检、阀门维护以及消防栓维护等综合性的管理方向发展。该文便对管道抢修管理、管线巡检管理、阀门维护管理以及消防栓维护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董明昌  刘大伟  王岫峰  张金东 《科技信息》2009,(21):I0285-I0285,I0268
阀门在供水管网中数量多、分布广、作用大,是供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控制、调节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阀门选型、故障分析、质能要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总结,针对运行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大力倡导推广新型实用阀门,以解决和弥补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王永红 《科技信息》2009,(15):44-44
从当前供水管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目前供水GIS系统中关阀分析从原理到算法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建立管网拓扑关系和阀门控制关系,从算法和从业务上来解决爆管事故处理关阀方案的优化的解决思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管网不便监管、自控能力弱、漏损严重等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为架构体系,OneNet设备云平台为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供水系统感知层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网络层的传输技术,研究应用层中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法,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管理漏损控制技术.实例结果表明:将该系统运用于小型管网中,可有效地优选控制阀门,给出优化的阀门开启度,使管网压力分布趋于合理,从而降低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首先通过对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管网长度、供水普及率和供水量在逐年上升,漏损率稍有降低,但仍居高不下。随后对漏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漏损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结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应用进展,采用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分区计量方法,在检漏控漏方面成效较好。可将DMA方法与供水管网模型相结合,并安装多个阀门调控管道压力的思路进行优化完善来提高控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利平 《科技资讯》2006,(16):200-200
供水系统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供水系统中的给水管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但是由于管道的故障、更新改造及用水户增减等多方面的原因,供水区域内局部管段的停水现象难以避免;同时为了合理调节管网压力和流量,寻求最佳供水压力,减少供水电耗,在管网内适当的位置安装阀门并保障阀门正常运行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用于煤气管网的闸阀、油封阀、蝶阀3种阀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对太原市煤气管网使用的阀门历史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和预防给水管网的漏失,可以通过阀门的调节来实现。介绍了阀门对流量的调节特性和阻力特性,分析了管网中阀门的作用,以期为给水管网中阀门的优化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AutoCAD的超链接功能和数据库连接功能,建立了简单实用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许昌市区供水管网竣工资料的计算机动态管理,并对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经使用认为:许昌市区“供水管网管理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命脉,在城市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跃进步,传统的对供水管网管理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迫切要求引入GIS技术特别是WebGIS进行供水管网的管理.该文使用了SuperMap IS .NET平台进行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结合Silverlight技术并以福州市为例证进行了实现.WebGIS的成功搭建实现了供水管网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城市居民获得相关信息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同时系统还为用户参与管网维护提供了通道,降低了管网维护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廖阳婷 《科技资讯》2023,(16):189-192
供水管网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一旦供水管网发生污染,将会危害居民的用水安全甚至引发公共安全事件。供水管网中的污染溯源问题由于其复杂性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时地进行污染溯源,对城市供水管网应急处理和制定控制策略至关重要。该文主要介绍了供水管网中污染溯源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对当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当前供水管网污染溯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将来进行供水管网中的污染溯源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某科技园区自来水管网为例,分析研究了城市供水管网的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提出了供水管网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在确保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建立优化模型,寻求最经济管径,从而建立最经济、最可靠的供水管网系统.对现有供水管网系统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城市供水体系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来水厂项目建设、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建设和用户给排水分系统建设三大部分.目前,在城镇供水管网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供水管网的泄漏和破损率随着使用年限延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二是供水管道的爆裂事故频见报端;三是由于管道老化造成的跑冒现象致使二次污染和二次灾害等事件频发;四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供水服务压力难以保证等等.本论述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开展定期维护和升级改造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供水企业的需求,结合东北某市供水管网数字化工程的实施,以底层自行开发软件为基础,在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研制开发了供水管网专用GIS系统,以便提高供水管网系统信息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