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电解—厌氧水解—SBR法处理制药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微电解和厌氧水解预处理方法,发展了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模式,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初就分析了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排放污染物的特点,采用SBR直接处理厌氧工艺ABR消化液,COD去除率为30%~60%,NH3—N的去除效果优于COD,去除率基本在70%以上,最高可达95%,但是均无法达标排放。采用pH调节—曝气吹脱—沉淀—SBR处理ABR出水,出水的COD可以在400mg/l以下,NH3—N可以在80mg/l以下,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于2006年7~10月,在广西贵港南山食品有限公司设计屠宰废水预处理后的SBR工艺处理工程.处理工程用三道隔网和隔油沉渣池预先去除毛皮等固体杂物以及油脂等细小悬浮物,然后经调节池进入SBR工艺处理废水.预处理能够容易地去除废水中的油脂,COD、BOD5、SS的最高去除率达47.0%,48.3%,62.0%.工程处理废水的最佳曝气时间7h,COD、BOD5、NH3-N去除率分别是95.3%,97.5%,97.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工程处理屠宰废水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运行稳定、投资少,对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特别适宜废水排放量在500m3/d以下的小型屠宰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SBR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COD的去除率高于95%,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00mg/L,达到了国家GB8978-88规定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套较佳的处理运行方案。并研究了不同进水方式对COD去除率及去除率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焦化废水难处理这一难题,引入 SBR工艺(反应期缺氧/好氧相结合)来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 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是可行的.在试验中还考察了 SBR工艺的运行方式、曝气时间、污泥负荷等对 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 COD为 650~ 1 900 mg/L,氨氮为 150~ 330 mg/L时 ,去除率分别达到 80%和 70%以上.经技术经济分析,每吨水处理费用约为 1.3元.  相似文献   

6.
SBR工艺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 ,进行单一处理工艺及强化处理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①曝气时间对SBR工艺系统最终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 ;②设置缺氧段 ,尤其是缺氧与好氧交替重复设计 ,可明显提高SBR工艺的处理效果 ;③反应池中投加PAC(粉末活性炭 )的SBR强化处理工艺 ,可明显提高系统的去除效果 ,而投加PAM(聚丙烯酰胺 )、氯化铁 (FeCl3 ·6H2 O)对处理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  相似文献   

7.
SBR法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研究缺氧时间、曝气时间、温度、进水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法在室温下就能高效地处理淀粉废水.对于淀粉浓度≤1.0g·L-1、CODcr≤1115mg·L-1的废水,单用完全曝气SBR法就能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随着浓度增大,则需要设置缺氧段,以促进淀粉被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酸,但缺氧段的设置对CODcr的去除不明显,曝气反应对CODcr的去除起主导作用.缺氧段的长短应由废水性质来决定.用SBR法处理淀粉废水具有较好抗负荷冲击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在进水淀粉浓度高达6.0g·L-1、CODcr达6690mg·L-1时,淀粉去除率为97.3%,CODcr去除率为94.0%,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废水中淀粉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SBR法处理腈纶混合废水工艺条件,考察了腈纶混合废水先经超声波处理,再经SBR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73.3%,BOD去除率为46.4%。采用超声波对腈纶混合废水作预处理,可有效降低腈纶混合废水的COD,NH+4-N,增加腈纶混合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SBR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级序列间歇式活性物理法(SBR)串联工艺,对预处理后的水性油墨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化学耗氧量(COD)为2 000~4 000mg/L,色度为200~400倍,pH为6.5~7.5,温度为25℃、曝气时间为8h、物理沉降比(SV)为35%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93%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色度和COD浓度分别达到国标(GB 4297-92)Ⅰ、Ⅱ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好氧-厌氧-好氧”三段活性污泥强化除碳工艺,结合化学氧化-混凝沉淀方法进行阿托伐他汀钙制药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段废水中COD从3 g/L降低到0.45 g/L左右,去除率达85.0%;化学氧化、混凝段COD从0.45 g/L左右降到0.3 g/L以下,去除率可达35%以上;总除率达到90.5%~91.4%.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  相似文献   

12.
絮凝-芬顿氧化法处理制药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污水COD值高且负荷变化大,含有微生物难降解的成分,是一种难处理的有机污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有时仍难达标.采用絮凝-芬顿试剂氧化组合工艺法对出水进行处理,通过测定污水的COD变化以评价处理的效果.考察了常温常压下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剂对出水预处理的效果,芬顿试剂配比、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制药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其絮凝、氧化规律.经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氯化铝量为0.8 mg/L,聚丙烯酰胺的量为6 μg/L,H2O2/Fe2+物质的量的比为3.5∶ 1,FeSO4 *7H2O投加量为1.62 mmol/L,pH=3.0时.处理后COD值从834.4 mg/L降至149.8 mg/L,总去除率可达82.04%.与直接用芬顿试剂氧化相比,絮凝-氧化法具有相同的处理效果,但大大减少了芬顿试剂的使用量,成本节省很多,显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碱法草浆造纸废水COD的去除率高达80%,处理后出水COD小于450mg/L,达到了国家GB8978—1996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研究了不同进水方式对COD去除率及去除速度的影响和反应过程中DO与CO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不同有机负荷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污泥的沉降性能、COD去除率和出水浊度,结果表明,SBR工艺处理含盐有机废水有机负荷在0.15 kgCODCr/kg MLSS.d,盐度在25 g/L NaCl下运行,CODCr的去除率达到86%,而在高负荷和高盐度环境下容易诱发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15.
以DO作为SBR法处理工业废水反应时间的控制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有机物降解过程中COD与DO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处理两种工业废水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业废水的DO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当有物达到难降解程度时,DO迅速大幅度升高,可以此作为停止暴气的控制信号,实现在线控制SBR反应时间的目的。所以提出以DO作为SBR反应时间的控制参数,对于保证出水水和减少运用费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解酸化和两级SBR工艺处理蛋白饲料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水解酸化反应器的最佳停留时间,探讨了两级SBR反应器中CODCr、NH3—N和DO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进水CODCr在1 654~213 2 mg/L、NH3—N在35~65 mg/L时,反应器处理效果稳定,出水CODCr在100mg/L以下,去除率在96%左右,NH3—N在5 mg/L以下,去除率在92%左右,出水水质达到了《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是纺织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的多种染料和化学助剂属于难降解有机物,采用常规生物方法难以达标处理.向混凝沉淀SBR复合工艺系统中添加多菌种高效菌剂,生物强化处理COD约900mg·L-1印染废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废水中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其中出水平均COD达到91mg·L-1,去除率为89.6%.证明多菌种生物强化SBR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东地区城市污水有机物浓度偏低,碳、氮、磷比例不合理的特点,通过用SBR法处理广东地区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脱氮除磷所需的最优工况:厌氧反应1h,曝气反应2~3h,沉淀时间为0.8~1h,污泥龄为17~21d.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厌氧-好氧法处理豆奶废水,分析温度在35℃时好氧运行中曝气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好氧进水COD在420~560 mg/L之间,曝气3h,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NH4+—N、PO43-—P去除率都可达到90%以上.采用厌氧-好氧法处理豆奶废水是实际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