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浏湘  韩萌 《天津科技》2007,34(2):38-39
恶臭污染作为城市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很多城市时有发生。它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的一种感知(嗅觉)污染。迄今凭人的嗅觉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就有4000多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几十种:有的散发出腐败的臭鱼味,如胺类;有的刺鼻,如氨类和醛类;有的放出臭鸡蛋味,如硫化氢;有的类似烂洋葱或烂洋白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物质叫除臭纤维,几乎能除去所有的天然恶臭,诸如人尿粪便、家畜粪便、家禽粪便和污泥等散发的各种恶臭气味。它是当代除臭的强手。天然恶臭实际上是一种气体状态的物质,它大都经鼻孔进入人体,再由肺部溶入血液,最后被带到脑部,刺激脑神经,使人感到恶臭的存在。天然恶臭既然是一种气体状态的物质,因而就有相应的吸附和掩蔽等方法来对付它。吸附法就是利用活性炭、除臭纤维之类  相似文献   

3.
黄维  王小妹  黄娴 《甘肃科技》2012,28(2):48-50,28
根据石化工业园区的恶臭污染源分布及恶臭物质种类特点,着重对石化工业园区内各类主体装置、存储区和污水处理厂恶臭的排放节点、恶臭物质和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石化企业治理恶臭、改善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香气成分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产物中香气成分繁多且结构各异,这些香气成分能客观地反映天然产物的风味特点。从嗅觉产生的机理、特征香气分子形成理论和香气物质间协同作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香气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即通过嗅觉受体与香气分子结合,激活并传导到大脑皮层,最终完成香气感知,解释了嗅觉产生过程;从分子振动理论和识别理论角度,解释了天然产物特征香气形成原因;从阈值法、S型曲线法、OAV法、σ-τ图法等宏观层面,钙离子成像法和细胞电生理等微观层面的两个角度,解释了香气物质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方法,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制革工艺恶臭物质的组成及其来源、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控制和减少恶臭污染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硫化氰、烘臭广素(甲基吲哚)、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气等恶臭物质,不仅污染环境、传播疾病,而日.制约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根据不同恶臭物质,找到其最佳处理状态,彻底消除恶臭污染。其治理过程是:畜禽粪便经固液分离后.  相似文献   

7.
味觉与温度     
咖啡凉了,苦味加重,菜汤凉了,咸味愈浓。热腾腾的饭菜,分外芳香,冷饭冷菜则索然无味,这是何故呢? 原来人之所以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各种滋味,是由于味觉和嗅觉共同作用的结果。味觉是能溶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粘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味觉的敏感度往往受食物温度刺激的影响。一般说来,正常健康人对温度30℃左右的食物,味觉敏感度最高。嗅觉是由食物散发在空气中的物质颗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嗅觉的刺激必须是气体物质,而气体物质分子的挥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温度的高低。所以,温度的不同,人进食食物时味道的感觉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影响蚜虫行为的化学物质主要有蚜虫报警信息素如蚜虫信息素.蚜虫主要依靠嗅觉感知这些化学信号来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许多种类蚜虫的性信息素的主要化学物质为荆芥内酯.本文用合成方法与植物提取法分别得到了荆芥内酯,该物质对农业生产中蚜虫虫害的防治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14,(3):17-17
瑞典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人类嗅觉能帮助感知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0.
恶臭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是全球仅次于噪声的一种公害。怎样处理垃圾填埋场中的恶臭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该文首先介绍了恶臭的来源以及危害,然后从南康垃圾填埋场中采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主要对硫化氢、氨两种恶臭物质的去除展开试验,得出了融合5种制剂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去除臭气、抑制苍蝇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作为除臭去臭对象的臭气大概可分为烟、厨房等的生活臭味,下水道、厕所(排泄物)、体臭、畜产农业等自然产生的臭味和从化工厂、食品工厂等所排出的臭气两大类。从工厂排出的臭气是恶臭防止法及大气污染法处理的对象,排出有一定的规定,另外,由于产生恶臭的物质比较明确,所以除去产生恶臭的物质,消除臭味的一般对策和方法也易找到。相反,自然界产生的臭气,由于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的鼻子怎样闻味儿?引发我们嗅觉的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因为只有挥发性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鼻子所分泌的鼻黏液能溶解一部分固态或气态的分子,而这些有气味的分子在接触到嗅觉纤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嗅觉的呈香物质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嗅觉在物质识别中的应用,概述了使用模式识别辨别物质气味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人工嗅觉系统的硬件设计,算法和软件实现方法,最后使用本系统对不同香气物质进行了识别,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氰、硫化氢、甲硫醇、三甲胺、粪臭素和身体分泌的脂肪酸等恶臭物质,因此人们常会在室内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空气清新剂的出现,正为家庭和公共场所消除室内恶臭,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5.
提起动物的嗅觉,人们总是习惯地纷纷树起大拇指,惊叹其灵敏非凡。然而。它们的嗅觉真的那么灵敏吗?其实,“嗅觉”是一种较低级的感觉能力。它无法像“听觉”那样通过声波来远距离遥感。所以,“嗅觉”必须是某种气体与器官有所接触后才能感知到。不管是空气中的气味还是水中的血腥味,如果这种味道没有扩散开来到达某个嗅觉器官的话,那动物就是有再敏锐的嗅  相似文献   

16.
催化氧化法处理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使用活性炭和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有十二碳硫醇恶臭污水的工艺,进行了小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却除了十二碳硫醇恶臭物质,处理后的废水无色无臭。  相似文献   

17.
电解法处理硫化物恶臭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了电解法处理硫化物恶臭污水的有关工艺,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去除了硫化氢和甲硫醇一类的恶臭物质,处理后的废水无色无臭。  相似文献   

18.
能测试大脑对气味感知水平 美国杜克大学的神经学专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成像新技术,利用它可以看到大脑对气味的感知、嗅觉的处理以及相关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这项新技术来源于一种称为自信号成像刺激的技术手段,这种原本用来标测大脑对各种所产生的反应的方法,经研究人员本杰明·鲁宾和劳伦斯·凯茨两人改进后,其分辨率提高了10倍,从而第一次获得了活体大脑  相似文献   

19.
生物除臭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辛长福  李季 《科技资讯》2011,(7):136-137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恶臭气体产生,主要含有硫化氢和氨等发臭物这些臭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易对污水处理厂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危害。本文分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处理技术进行了应用分析,并对HBR技术进行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昆虫与麻雀相比更是渺小至极,但它们何止五脏俱全,视、听、闻、嗅也无一不备。我曾著文谈了昆虫的眼睛和“耳朵”,现在就来谈谈昆虫的嗅觉——类似鼻子的功能。昆虫的嗅觉是由若干似嗅觉的化学感受器来承担的。这里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昆虫的神经系统,因为任何一种感觉及由这种感觉所引发的动作与行为,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感知和指挥的。昆虫的神经系统是由外胚层内陷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