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章萍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161-161
针对少儿变声期前后这一特殊歌唱时期,文章对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进行了分析,对成人的一些不良歌唱习气传染到孩子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对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进行了阐述,由于我国对少儿歌唱方法还处于探索摸索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备的歌唱体系,因此切实的根据少年儿童的特征为他们制定出一套更完善更有效的科学发声方法,是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少年儿童进行歌唱训练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基本的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变声是童声末期向成年人嗓音过渡的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变声期的歌唱教学既要对学生的嗓音进行保护 ,又应进行必要的训练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变声期。一、变声期特征 :一般从 11岁— 16岁左右为女孩子变声期。变声期有 3个特点 :(一 )初期———声带逐渐变长增厚 ,并伴有轻度充血 ;(二 )中期———声带严重充血 ,闭合不好 ,漏气 ,声音沙哑不净 ,分泌物剧增 ;(三 )后期上述症状有所缓解 ,直到喉部基本发音接近成人。总之 ,变声期声带是脆弱的、病态的 ,很容易出现“沙喉咙”。二、保护方法 :在初中阶段 ,绝大多数女孩子正是进入“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3.
万聪 《科技资讯》2011,(21):197-197,199
本文在分析音乐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初学唱歌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问题,提出正确引导孩子把握歌曲的三步曲,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情感;加强轻声高位置朗读训练,打好歌唱基础,培养孩子们敏感而准确的声音辨别能力;在轻声高位置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歌唱。轻声、高位置朗读训练,以学生实践为中心,以高位置朗读为手段,以歌唱能力训练为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配乐、轻声、高位置朗读,使孩子较好掌握歌唱技巧,陶冶情操,享受歌唱乐趣,达到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不仅涉及到课上的正常教学,而且还涉及到课外活动、艺术活动等各方面的课外训练,这些课外训练中我对小学生合唱也就是童声合唱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5.
音乐学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如何使学生把学到的声乐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童声训练的教学中,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从童声训练的特点出发,对音乐学师范类学生的声乐学习提出了要求。并就两者如何更好衔接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程景丽 《科技信息》2010,(26):I0245-I0246
变声期是青少年在发育成长过程中,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嗓音发生突然的变化,使少年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嗓音的时期。在戏曲界把这个生理发育变化过程叫做"倒仓",医学上称之为"变声期"。多年来,已有人对青少年变声期歌唱的引导问题,青少年变声期声乐训练的一般原则,及变声期的嗓音保护,进行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点,但对变声期的生理分析及具体训练方法的探讨,还不够详细具体。  相似文献   

7.
徐双爱 《科技资讯》2012,(12):189-189
童声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很强的演唱形式,并在音乐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童声合唱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感受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受到美的熏陶。但是合唱需要正规的方法训练,严格的纪律要求,所以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觉得合唱太枯燥,逐渐失去兴趣而离开合唱队。那么,到底如何组建好合唱队伍,如何从合唱训练的"趣味性"入手,使孩子们长期保持合唱兴趣,并通过对合唱艺术的热爱,自觉、自愿地唱好每一部作品,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建和谐的合唱氛围,探索趣味的训练模式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嗓音优美、动听,少年儿童即使将来不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也应该保护好嗓音,好的嗓音除先天因素决定外,更关健在于童声和变声期的保健与科学地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科学性和系统性要贯彻于教学中,应根据少儿年龄和声音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视唱要讲究方法,歌唱时间不宜过长,不唱力不胜任的歌曲,要做到循序见进,只有方法得当,同时生活中也要注意嗓音的保健,嗓音才能得到保护和发展,才会优美、动听。  相似文献   

9.
歌唱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歌唱训练的复杂性,歌唱训练过程中的层次性境界是有规律的,它经由感觉阶段到知觉阶段,然后升级到心象阶段。了解其发展特点,科学地进行声乐教学,是提高声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由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组成的学科。早期的声乐教学,由于人体歌唱器官的特殊性,教师仅依靠直观经验和自我感受进行教学指导。发明了喉头反射镜以后,在直观的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开始了对人的生理机能的研究,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前,我们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是歌唱技能与生理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心理学对声  相似文献   

11.
"度"反映了世界万物的一种特性,它既与事物的"量"相关。又关乎着事物的"质"。歌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歌唱训练中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都显示出了度的把握的重要。可以说,没有度的把握,也就没有歌唱艺术。歌唱适度感,在歌唱训练和歌者演唱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笑雪 《科技资讯》2014,12(21):232-232
聪明的孩子爱唱歌,爱唱歌的孩子很聪明,歌唱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当然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歌唱对于特殊儿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也越来越系统,本文谈论的是特珠儿童学习歌唱的意义,主要针对特殊儿童,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习歌唱对特殊儿童所起的作用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怎样进行歌唱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也是歌唱技巧训练的基础.从呼吸的原理和呼吸方法入手,对歌唱呼吸的种类、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歌唱呼吸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基础,本文剖析了歌唱呼吸原理,讲解了正确的呼吸姿势、歌唱中呼吸的运用及呼吸的训练,目的是使声乐初学者学习科学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而演唱者本身就是一种"乐器",通过它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良好的心理对于演唱者正常发挥水平,准确表现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出色的演唱者的必备素质。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声乐学习出发,阐述了如何做好声乐演唱的心理训练以促进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歌唱技巧无论在理论方法,还是对生理、歌唱乐器的调节上,都必须以感觉为基础,如果歌唱技巧的掌握失去感觉的前提,歌唱将是苍白无力的。歌唱的目的是为审美、为艺术,而技巧训练是为获得高超的技巧,终极的目的是为歌唱。如果歌唱表演不遵循技巧训练的规律,不以科学的方法为前提基础,势必终将得不到技巧,不能艺术的歌唱。影响歌唱技巧提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科学地歌唱方法之外,在技巧训练过程中还必须以心理学的相关因素对歌唱生理器官进行调控,对于抽象的科学方法进行以内在心理指引使之具象化,达到人声一体,心想、神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赞宗 《科技资讯》2010,(16):216-216
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其悦耳动听的歌声是建立在良好气息运用的基础上,而正确的歌唱气息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因此,气息在歌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呼吸呼吸作为声乐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训练的目的是直接运用到歌唱中去的。由此可见,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声乐学习中取得成效的极为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嗓音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位学习歌唱的人都要经过三个重要部分的训练,来了解嗓音这一人体乐器的使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提高歌唱这门表演艺术形式,本文对这三个部分的学习理念和技巧进行说明,并加以分析和阐述,明确每一个阶段训练的特点,为歌唱的学习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同时明确歌唱思维能力在歌唱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有家长和我交流,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写日记。家长反映,如果完全由着孩子去写,感觉就是记录流水账,看着就生气。如果要求孩子天天写,他不感兴趣,所以只有家长代劳整理、筛选了。我想这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总是潜意识里希望孩子是神童是天才是小作家。于是我们就管得太多,拉着孩子跑,拽着孩子跑……有家长就问我,你怎么指导你的孩子写作文的?孩子写得怎么样?我说,我的方法就是——不管。声明一点,我女儿的作文不优秀,但是我喜欢欣赏她的文字。这是懒妈妈的方法。天天写吗?不管,愿意写就写,不愿意写就不写。写什么内容?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