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蛇之雕——斗士之雕 古今中外,雕在人类的心目中往往与天界和神祗的权利联系起来,象征着力量、骄傲和权力!在很多文化中雕是神的信使,因为它强壮有力,飞得很高.古希腊人相信,神祗是不会伤害自己的信使的.于是雕被古希腊人捆在庙宇的屋顶上,以防止闪电击毁建筑物.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雕有治愈创伤的魔力,所以他们常常用雕的爪子、羽毛和骨头来制成药品.  相似文献   

2.
猛禽中的食蛇者除了蛇雕家族外还有短趾雕、短尾雕和笑隼.再一个就是非洲的土著蛇鹫,又称为秘书鸟。这次我们讲讲短趾雕、短尾雕、笑隼。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1,(2):7-7
最近,科学家捕捉蛇飞行的镜头,从而解释了五种蛇之所以能飞行最多达30米的原因。这五种树栖蛇都是生活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金花蛇,它们运用滑翔式飞行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  相似文献   

4.
误入无人之境后,除了植物、昆虫,蛇大概也是一种较易捕捉且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适逢蛇年,特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蛇的知识。 蛇属于爬行动物,身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按生物学上的分类,蛇共有13科,代表种类主要有以下4科。 蟒科 蟒科蛇是比较大的一  相似文献   

5.
海培蜍是一种可怕的入侵者.其有毒的皮肤和惊人的繁殖能力让它们征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大部分地区。当地的掠食动物早已习惯把当地的两栖类作为美餐.不料却败在了这种新近入侵的蟾蜍手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澳大利亚至少有一部分掠食性动物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开有毒的海蟾蛛。比如,当地的一种红腹黑蛇和一种绿树蛇的头部与躯体相比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6.
似是而非     
《科学之友》2005,(10):57-57
我们认为蜥蜴是有腿的爬行动物,所有不带腿的蜴爬家行族动中物包都含是蠕蛇蜥。。这种这说种法生对活吗在?地不下一定。蜥的蜥蜴共有140种,其中有种3没有腿(它们代表着无腿蜥的全部)。由于它们一生都在土壤中生活,以蚂蚁和其他昆虫为食,因而不需要腿。蠕蜥一般用其形状特别的头  相似文献   

7.
今天,大约有2700种蛇栖息于世界各地。那么,蛇是怎样起源、怎样进化的呢?这些问题生物学界争论了13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生物学家希望通过研究蛇的化石,再与现代蛇及其亲属的身体结构进行比较。但是,蛇的骨骼纤细、脆弱,不容易石化,留存下来的蛇化石非常稀少。  相似文献   

8.
送毒蛇回家     
莽山烙铁头蛇是一种巨型毒蛇,长2米多,重8.5千克,是我国已知毒蛇中最大的。现存仅300—500条,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两栖与爬行动物专辑》中,它被列为濒危等级中的“极危”。 作者陈远辉是莽山烙铁头蛇的发现者,本刊在2000年第10期曾登载他的 《追踪神秘小青龙》一文,该文讲述了发现莽山烙铁头蛇的曲折过程。继后,作者又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几乎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省吃俭用,并冒着危险将该蛇放于家中养殖,观察和研究它的各种习性。在本文,作者讲述了他如何成功地人工孵化出了莽山烙铁头蛇并将它们放归自然。作者的惟一心愿就是不要让我国的这一珍稀物种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9.
"在他的笔下丑陋的蛇似乎也变得可爱了!"让我们从作者的笔下去了解这位教授,去欣赏他的人生,去体会他几十年与蛇不断的羁绊。  相似文献   

10.
冰冻蛇: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1,(9):6-6
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地球上最大、最凶残的嘴巴之一,它属于一头仅头骨就长达2.4米的上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是传说中的巨型海怪之一,它们有着短短的颈子、大大的鳄鱼似的脑袋和剪刀般锋利的牙齿。  相似文献   

12.
长触角的蛇     
《大自然探索》2010,(5):5-5
动物学家最近发现,生活在东南亚的一种蛇竟然在头部长着两根触角,它们用触角感知水体的浑浊度和流速,以便靠近自己的猎物。这无疑是适应环境的进化结果,但科学家对于蛇长出触角的进化历程细节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安全捕蛇 捕蛇前,一定要扎好衣裤口,穿高腰皮鞋或厚布鞋袜,必要时戴上皮手套。捕蛇的第一步是找蛇。陆地蛇夏秋两季常生活在灌木丛中的乱石隙里或坟地的洞里以及水田埂边,冬春二季多隐蔽在较干燥的土穴里。水蛇则大多在山溪、池塘、水田、水渠、小沟内。  相似文献   

14.
岳月 《科学》2006,58(4):40-40
据英国Nature,2006,440:1037报道.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白垩系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蛇化石。这些化石填补了蛇从有足朝无足方向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空缺。且其解剖结构表明蛇起源于陆地而非海洋。  相似文献   

15.
位于日本东京的中央大学两名专家研究了所谓飞蛇(Chrysopelea)的不寻常空气动力学特性。这种小型爬虫类动物栖息在南亚的热带雨林中,身上没有像飞鼠、飞蜥蜴、飞蛙身上那样的翼膜,然而却也能一样在空中“飞翔”。飞蛇“飞翔”时,先倒挂在树枝上,头部会突然昂起,随即身体用力以很快速度弹出,在空中时而弯曲成“S”型,时而又伸直身体,直至  相似文献   

16.
<正>蛇以其惊人的方式进化,在此进化过程中,它们失去了腿,同时进化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超乎寻常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蛇约有3400种,除了寒冷的南极北极,它们几乎遍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尽管每当提到蛇,人们就会不由得紧张,即使是生物学家也会心跳加快……但是,仍有一些研究者对它们乐此不疲,津津乐道。因为它们是地球上进化最为奇特的脊椎动物。身体的变化蛇的进化方式非常奇特,最显著的特点是四肢在进化过程中退化,从而形成了细长而光滑的躯体。除此之外,它们的身体内部也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内  相似文献   

17.
唐乾 《科学之友》2010,(2):68-68
<正>走进任何一个有名的印度旅游景点,你都会发现戴头巾的舞蛇人在吹着木笛,柳篮中的眼镜王蛇则闻乐起舞。然而,舞蛇这种古老的职业有可能随着印度政府一道养蛇禁令的生效而消失……  相似文献   

18.
如同狮子和猎豹,蛇鹫也是广袤的非洲草原上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南美亚马孙河畔密林里有一种灭火蛇,这种蛇灭火的本领令人惊叹.1892年,亚马孙河畔一侧发生了森林火灾,成千上万条灭火蛇赶来灭火.只见它们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以滚动身体的方式灭火.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在灭火的过程中,显得很有组织,也很有层次--当有一批蛇冲进火海时,另一批正在扑火的蛇便会快速地退下来,在没有火的地方休整……  相似文献   

20.
蛇,具有精准、警猛、尖锐、畅滑和灵巧的特征,作为冷血动物,凉意是蛇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标志。秋神日蓐收,左耳盘着一条蛇,收获是一年的大喜,耳朵上的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