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混凝土温度应力试验机,在优选骨料的基础上对掺加不同掺和料、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早期裂缝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过程的对比分析,阐明混凝土成分对早期裂缝的影响,其中膨胀能转化为膨胀变形和掺粉煤灰及聚丙烯纤维,可使应力储备增大,裂缝温度降低,综合抗裂性能增强。最后给出了改进控制桥面铺装混凝土早期裂缝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薄其功 《科技资讯》2014,(34):35-35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裂缝。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可能是混凝土温度急剧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地基不稳定,早期的施工养护不充分,材料质量不合格等因素导致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该文针对混凝土裂缝的特点,通过对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今后指导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宝良 《科技资讯》2010,(15):88-88
文章分析了泵送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因素及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的主要病害,病理主要是由混凝土干缩、自身质量、水泥水化热、温度、钢筋锈蚀、地基变形、荷载、碱骨料反应、地基冻胀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5.
袁训英  马居梅 《科技信息》2009,(19):219-219,252
0.前言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还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而且后续的裂缝修补工作也相当麻烦,所以防止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混凝士裂缝主要因素的分析和认识,针对影响混凝土裂缝原因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混凝土防裂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1.混凝土裂缝介绍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6.
唐叙量 《科技资讯》2007,(27):48-49
随着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相应的对混凝土施工、养护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防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早期裂缝对建筑的结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把复杂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工程实践相联系,对现浇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现浇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子微  周明 《山西科技》2013,28(5):140-141
介绍了江尖水利枢纽工程概况,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节制闸底板施工的仿真计算,提出了将后浇带改为加强带、掺入微膨胀剂、节制闸廊道顶板增加温度钢筋、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控骨料质量、混凝土分层浇筑、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万立华 《科技信息》2011,(31):I0192-I0192,I0224
微裂缝主要有三种:(1)粘着裂缝是指骨料与水泥石的粘接面上的裂缝,主要沿骨料周围出现;(2)水泥石裂缝是指水泥浆中的裂缝,出现在骨料与骨料之间;(3)骨料裂缝是指骨料本身的裂缝。在这三种裂缝中,前两种较多,骨料裂缝较少。混凝土的微裂主要是指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混凝土中微裂的存在,对于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如弹塑性、徐变、各种强度、变形、泊松比、结构刚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丹丹 《科技信息》2011,(31):I0212-I0213
高性能混凝土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的影响质量的可能性很小,而混凝土硬化期间,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和浇筑温度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施工技术措施,严格控制骨料的级配,施工配合比调整,加强养护。  相似文献   

10.
轻骨料混凝土是非均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水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组成。本文介绍了现浇钢筋轻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非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施工中配合比、施工方法等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遣咸水泥砼路面裂缝的原因,从施工与设计角度提出了加强土基和基层的施工质量、增加砼路面板的厚度、减少温度和干燥收缩裂缝、完善水泥砼路面的施工工艺等防止水泥砼路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坝陵河大桥东锚碇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技术,浅析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采用掺加高效缓凝减水剂与粉煤灰双掺技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同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制定详尽的施工温控方案。通过现场温度数据实时监控结果指导冷却循环降温及覆盖保温养护工作,做到信息化施工,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确保了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在施工期易产生早期微裂缝,给使用期飞机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通过在混凝土表层砂浆层中布设纤维网格布的方式强化机场道面的表面性能。选择了碳纤维、芳纶纤维和玄武岩纤维3种纤维网格布作为强化材料,以水泥砂浆早期开裂性能表征混凝土早期抗开裂性能,探究了在高温多风模拟环境下水灰比、灰砂比、细度模数和纤维网格布对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43、灰砂比为0.47、细度模数为3.4时,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最好;当纤维网格布为玄武岩纤维网格布,网格尺寸为3 mm×3 mm时水泥砂浆早期抗开裂性能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但因水泥水化热等问题引起的温度应力裂缝严重制约了工程质量。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结合对依托工程中混凝土中心温度、温度应力的计算值,从设计到施工全面控制水泥水化热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寒高海拔等特殊地区,但其施工时受现场气温和施工工艺影响较大且养生时间长.预制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工厂化生产、施工便捷等优点,可适用于对特殊地区路面病害进行快速修复,也可用于解决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相关问题.主要阐述了预制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个角度对4种应用形式:混凝土预制块、预制板块拼接修复、连续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应力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分析总结,系统归纳了现有预制式路面的结构和工艺特点,最后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改性脱硫石膏替代水泥的可行性,采用实验方法,对改性脱硫石膏和水泥及其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脱硫石膏基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4 MPa,抗折强度达到9.5 MPa,明显高于水泥基混凝土。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与水泥基混凝土较为接近;因此,改性脱硫石膏替代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是可行的。养护条件的差异会对混凝土强度增长产生影响,低湿度的常温养护条件更适宜改性脱硫石膏基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所以在煤矿巷道的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后无需洒水养护,从而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另外,还给出了改性脱硫石膏基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三种优化方案,在满足其施工所需强度的条件下能够方便灵活地选用其最优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50F200W4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及应用情况,指出通过选用优质原材料、掺加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解决了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高的难题,降低了混凝土因内外温差产生裂缝的可能性,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水泥砼路面具有整体强度高、负荷能力大、稳定性好、使用年限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在道路建设中应用广泛,是目前我国一种主要的高等级路面。但因为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等因素的影响,水泥砼路面早期易产生裂缝。本文旨在分析水泥砼路面出现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早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陆浑水库泄洪洞混凝土裂缝修补加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浑水库泄洪洞自1965年建成以来,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逐年劣化,裂缝的病害状况已非常严重,对其检测评估的基础上,分析认为,过大的外荷作用、温度应力、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等因素是泄洪洞裂缝产生并发展的原因。裂缝处理采用TH-2新型环氧灌浆材料,粘度小,可灌性好,和混凝土粘结强度高,浆液固化后的抗压和抗拉强度都很高,补强效果好;施工操作方便。有针对性采用的灌浆工艺,具有工效高、时效快的特点,对灌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车辆超载超限,施工质量差,监理制度不严,养护不及时,设计规划的先天不足等是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一要保证施工质量。二要健全养护和管理机制,三要严格执行道路质量终身制,四要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