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陈群玉 《科技信息》2011,(2):115-115
本文在阐述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和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重点分析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普遍措施,旨在减轻热岛效应对城市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包括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普遍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现象,降低了人居舒适度,加剧了城市污染,危及居民健康,增大了能源消耗,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北京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广泛借鉴有关热岛效应产生机理研究成果上,提出了"调整城市绿化考核指标,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服务功能"、"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热环境控制的要求"、"实行建筑"换装"计划,推动建筑节能"以及"实施道路降温计划"等综合控制城市热环境、减轻热岛效应的具体城市环境管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整个长沙市城区建筑及道路进行建模,并采用CFD软件Fluent对长沙市区域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结合红外线温度图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绿地、水体覆盖面积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城市道路布局与城市区域热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城市道路的合理设计和布局可以很好地利用城市主导风进行自然通风;高层建筑布局与道路走向设计应当相契合,前后、高低错落布置,减少大面宽建筑,充分利用城市道路通风改善城市区域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空调建筑热状况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包括外墙外表面热平衡模型、壁体传热模型、外墙内表面热平衡模型和室内空气热平衡模型在内的空调建筑热性能分析模型.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联立求解的方式,最终掌握建筑的能耗状况.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空调建筑热特性,并可为空调建筑能耗状况的整体评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计算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桥传热的等效平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建筑围护中热桥传热,提出了等效平板法.将热桥传热分解为室外温、邻室温、室温3种边界输入主导的传热过程,用Fourier方法分析了每种传热过程在边界输入按照正弦波规律变化的物理现象;得到了一维等效平板,并用于计算这几种传热过程的传热量.在动态边界输入条件下通过等效平板传入室内的热流与通过热桥传入室内的热流吻合得很好,且计算速度远高于现有计算方法,可方便地集成到常规建筑能耗模拟程序中.  相似文献   

6.
李东 《科技资讯》2013,(4):98-98
在分析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能耗的主要形式,以建筑技术为基础,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建筑技术以及再生能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施工改进技术,为节能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振华 《科技信息》2008,(23):326-326
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居住建筑节能的初期投资成本可以通过节能效益得到消化,合理的节能设计方案投资可以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得到回收。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技术经济工作应加快能耗标识体系的建立、促进现场检测技术的应用和加快合同能源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室内外温湿度,分析西安市某办公建筑玻璃幕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根据测试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夏季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拟合度,通过现场测试和计算得出PMV-PPD值,并调查了办公室内人们对室内热环境的满意度.认为该玻璃幕墙建筑室内热环境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根据设定不同围护结构,模拟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为玻璃幕墙办公建筑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大尺度自然环境进行城市设计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优秀传统.以西安历代城市设计与终南山关系为例,分析了古代城市设计在处理城市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关系的具体手法.提出了通过建立城市重点建筑、城市结构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特殊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人工空间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处理与大尺度山水关系的基本手法的观点.这对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名城保护以及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能量平衡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有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其中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降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机理对缓解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归纳总结了以往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理的研究,探讨研究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方法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应用遥感图像与气象资料相结合分析城市地表热通量来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特征在目前是非常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认为目前基于能量平衡研究城市热岛效应还存在不足,如相关研究仅仅在少数的城市或者针对特定的季节;城市的储热通量相对被高估;应考虑如何合理地将人为热引入能量平衡方程进而研究人为热的贡献率;增加实地测量并研究提高地面观测水平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来验证所得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现有研究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广泛存在.文章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面的新进展、研究方法、分析模型等,展望了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气候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它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性质和城市能耗等许多因子有关。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森林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城市能源规划以及城市规模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专家应根据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以期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城市热岛效应.概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缓解策略,从植物个体微观尺度、植物群落小尺度以及绿地景观大尺度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化与热岛效应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城市绿化与热岛效应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浅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提出了3项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可行性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惠州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惠州城市和乡村1962-2008年逐日定时和2005-2008年逐日逐时的气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突变检验方法Mann-Kendall统计分析了惠州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特征及对城市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惠州城市热岛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月和日变化特征,无明显的周变化特征;上半年城市热岛强度明显低于下半年,四季中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日间一般为负值而夜间为正值,城市热岛强度最大出现在秋冬季节的夜间,最小出现在冬季的午间。(2)惠州年和四季平均城市热岛强度呈逐年显著上升的趋势,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温上升具有明显作用,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小型城市森林公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本研究以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完成了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公园内及周边区域的地表温度反演,同时结合长期定点监测公园内外空气温湿度,分析城市森林公园内及周边冷岛效应。结果发现: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后,在园外100米范围内有一定的降温效果。相比建成前,2017年和2019年其100米缓冲区内热岛区域占比分别减少了4.83%和1.38%,地表平均温度比核心区分别降低了0.72℃和1.15℃,说明公园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冷岛作用;公园内各测点在10:00-17:00的平均温度低于对照点1.65℃,公园内部的相对湿度比对照点高2.68%;3月到8月公园内各点的平均温度比对照点低0.67℃,在3月、4月、6月和7月公园内各点的平均湿度比对照点高1.82%,说明森林公园在此段时间发挥着降温增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弱化城市热岛效应角度提供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TM/ETM+数据,在对福州市1989年和2001年两期数据分别进行温度反演并分级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知识对福州市热岛的时空格局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年间,伴随着福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范围大幅增加,1989年的城市次高温区、部分中温区沦为2001年高温区和次高温区.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绿化及新城区的合理规划布局,城乡之间热岛强度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20.
临汾市城市热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象资料分析了1996—2005年临汾市与周围16个县之间热岛强度的布局和变化特点,描述了临汾城市热岛效应的动态演变过程,指出1996—2005年期间,临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呈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临汾地区月平均热岛强度最大的为2月,热岛强度最小的为12月,临汾地区日平均热岛强度在凌晨02时最高,午后14时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