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对传统生命文化进行整合和建制化~[1])一直是部分现代人的努力方向,尿疗即为此类.尿疗是试图通过尿液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或强身健体的一种做法,其方式包括直接或加热饮用、外用自己或他人的尿液.目前,日本、印度、巴西、德国等都有尿疗实践者,尿疗被称为源于东方的自然疗法~([2]).  相似文献   

2.
你会喝水吗     
张一平 《少儿科技》2011,(10):35-36
你会喝水吗?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一定会觉得奇怪:我每天都喝水啊,难道还有不会喝水的人?那么,你喝水是否科学呢?你是口渴时喝水,还是不等口渴就喝水?你大多数情况下是喝茶、喝饮料、喝咖啡,还是喝白开水?你一天喝几次水,总共大约有多少?  相似文献   

3.
"广州花都区最近发生了一个事件。有一妇女周日买了一些罐装可乐,放在冰箱内,周一她被送进医院,周三她离开了这个世界,验尸结果她死于Leptospirosis(细螺旋体病,又译为钩端螺旋体病)。病原追踪到可乐罐头,她没有用玻璃杯喝可乐。实验证明罐头受到鼠尿感染细螺旋体病毒。鼠尿含有毒性和致命物质。在喝罐装汽水之前,强烈建议汽水罐的上部要清洗干净。NYCU研究显示,汽水罐上面充满毒菌和细菌,比公共厕所还多。将消息转发给所有你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4.
《特区科技》2010,(12):88-89
为什么要喝德国葡萄酒?法国的不是最好吗?原来只有德国人,对,只有严谨的德国人(想想奔驰吧)才能想出一个奇怪的办法:每支葡萄酒,都必须标出精确的评级,避免各位同学喝错。对德国酒商来说,这是严格的法令,但对你来说,就是个好消息!如果你对何谓好葡萄酒还没建立起概念,你马上就会变成内行了。我建议你一次打开三瓶,对比着喝,会发现看似一样的葡萄酒竟然有完全不同的韵味。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第一杯水尤其显得重要。也许你已习惯了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但你是否审视过,这一杯水到底该怎么喝?  相似文献   

6.
前线     
在遥远的非洲或南美,一个贫穷的小村子,如果你愿意捐款打一口水井,那里的人们就不用再喝泥汤一样的水了,可减少80%的患病可能。但你捐了钱,会不会怀疑这口井是否存在呢?一个叫“善水”的慈善机构,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让人们通过照片、视频、卫星地图,看到自己及别人捐的每一口井,分享当地人喝上干净水的欢笑和喜悦。创办人哈里森每天用“推他”,即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每口井的进展。每当网上出现一个新玩艺儿,他们都不会放过,这不仅看起来很酷,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吃喝是商务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国际上也如此。如果有人说请你喝杯咖啡,那就是试探着和你交往;如果请吃午饭,那就是对你有点兴趣了,但餐费是公司报销的;倘若请你到家里吃晚饭那就更不要拒绝,因为这是更友好的表示。商务聚餐是个重要的交际场合,是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懂吃懂喝,会吃会喝。  相似文献   

8.
吴弼人 《华东科技》2009,(10):75-75
众多周知,适当饮用对心脏有益的红酒还能使你远离瘫痪或老年痴呆症。 很多人部知道,每天晚上喝一到两杯红酒不仅能够丰盛你的晚餐、增加情调并且助你入睡;同时还能减少不良胆固醇的产生、增加良性胆固醇的含量并减少血液凝固。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降低患心脏病的概率。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红酒爱好者们还能从喝红酒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从抑制肿瘤扩散,到帮助神经细胞形成。以下四项最新的研究结果或许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拔去一瓶红酒的木塞。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1,(9):47-47
“油性头发天天洗”“头发稀少不常洗”等一些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并不代表这些观念是正确的。与你朝夕相处的头发你真正了解它喝?本期“身边科学”将带你走出洗头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口水薄     
给刻薄的朋友:当我做好一道菜,满怀期待地想听到你的赞美,你却说:“没关系,不过你的开水倒是烧得很好喝。”—长这么大还没喝过烧得不好喝的开水的好友留给可爱的老师我们知道您很敬业,但也请您注意身体保健:因为当我们问:“老师,您毕业多久了?”您竟红着脸答:“很……很久了,早上喝了不少水……”—不是问您憋多久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接下去的学生留给异想天开的毛同学:虽然中国历史上三妻四妾的例子很多,但请不要把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写成一天一妻制。—不知道该加分还是打0分的老师留给没有口德的弟弟:D请不要在我参加完减肥班,回家量…  相似文献   

11.
垂体后叶素引起抗利尿作用表现为三个时期。文献中对无尿期的形成看法各异。本文实验证明无尿期是在注药后输尿管下部二分之一处生理状态改变所致。以苯酚随机处理输尿管,提示垂体后叶素作用时可能有神经反射途径。最后的少尿期才是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 垂体后叶素具有加压和抗利尿作用。在垂体后叶素抗利尿作用中。顺序出现无尿期、多尿期和少尿期三个阶段,并认为无尿期的出现是由于输尿管的痉挛引起的。但也有报告无尿期无尿除可能是输尿管痉挛外,还可能有其它原因。虽然这一内容被广泛在普通生理学实验课中采用,但其机制未见报导,各院校做法不尽相同,解释也有差异。本实验在于进一步探讨初期无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人在德国,处处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一定要节约使用。"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招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起身告辞。他叫住我,一脸不高兴地提醒我,你的水还没喝完呢。我说,喝不下了,就一点儿水嘛!他严肃地说,既然你喝不完,为什么你刚才要一杯水呢?你可以跟我要半  相似文献   

13.
正在欧洲人喝的咖啡、茶和热可可这些饮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群的交流、经济上的剥削和文化上的互动,还有近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当你端起类似的早餐饮品开始喝下的那一刻,你也正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易普索市调公司(Ipsos)曾针对法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欧陆早餐在法国依旧非常受欢迎。有超过80%的法国人每天早上会喝咖啡、茶和可可这三种18世纪以来在此萌芽生根的兴奋饮品。其中一半的人喝咖啡(这一数据加上了喝菊苣咖啡的人,这种咖啡起源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你的代谢状态,可以设计个人化的营养品 个人化饮食法:在代谢组学这个新的领域中,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吃什么样的食物。 没有一种节食法能人人适用。有些人喝了一星期的甘蓝菜汤,只瘦了几十公克,有些人却靠着同样的斯巴达式饮食法瘦了五公斤。有没有可能测定一下你的代谢状况,然后设计出针对个人的瘦身餐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了康疗型养老地产助推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分析康疗型养老地产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优势,同时探究康疗型养老地产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最终展望康疗型养老地产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发展趋势及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炎炎夏日,高温环境让人散热不畅,大量出汗又使身体缺水。这时,在高浓度血液的刺激下,你的下丘脑会提醒身体:该喝水啦!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补充水分1.2升,但并不是说一定要喝这么多,因为大约有一半的水可以从吃掉的食物中获得。注意,水喝得过多也不好,可能引起脱水低钠症,这会影响脑部活动,也就是水中毒!牛奶是人类最早品尝的天然饮料之一,现在人们可以用水、脂肪酸和蛋白质直接合成人工牛奶。牛奶不一定全是乳白色的,含较多胡萝卜素的呈金色,含较多核黄素的显淡绿色,脱脂牛奶因为酪蛋白对短波光的散射作用而呈蓝色。大家在快餐店喝的甜奶茶多为港式奶茶,而一些游牧民族喝的奶茶则是咸味的。饮料也分"软硬"!酒精含量低于0.5%的饮料被称为软饮料,大多数汽水都属于这类。硬饮料指含酒精成分较多的饮料,好孩子不要喝哦。  相似文献   

17.
马冬梅 《青年科学》2008,(11):46-46
"喝"小苏打水如果你是爱出汗的体质,身上老有很浓的体味,那么你可以给皮肤"喝"点儿小苏打水,可在腋窝或脚上喷一茶匙小苏打水。因为它具有天然防汗作用,能减少一天内人体排出的汗液总量。  相似文献   

18.
<正>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整天喝甜味碳酸饮料不是好习惯,高含糖量加上为了产生气泡而生成的碳酸对身体有害,正因如此,很多人才选择喝矿泉水。但是餐厅服务生会问你:要不含气泡的矿泉水还是含气泡的矿泉水?估计多数人会选择不含气泡的矿泉水。因为他们会认为气泡水对身体有害,但这种说法真的科学吗?气泡水带来饱腹感碳酸饮料是通过向水中加压充入二氧化碳制成的,因此会含有一种弱酸性物质——碳酸。如果你大量摄入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社会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比比皆是,政府的“打假办”在各行各业都打了“假”,但对“第一生产力”却很少动静。其实,“伪科学”在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其影响也是很恶劣的。本期阳方中先生对《喝尿大王朱景富》一文的抨击,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童言童语     
满妞吵着要妈妈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妈妈说:"好,那你先喝点水,妈妈就给你讲。"满妞不肯喝。妈妈说:"你乖乖喝水,就会和白雪公主一样漂亮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