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环境DNA研究合浦榄根村红树林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探究因海岸工程造成红树林退化后的底栖生物的变化。实验设置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以上合称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4种样地,提取红树林沉积物环境总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优势物种的相对生物量差异;高通量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各样地的物种组成结构。定量实验结果显示,退化红树林中两种甲壳类动物生物量相对较低,两种贝类的生物量在各样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环境DNA揭示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优势物种存在差异;退化红树林中,软体动物门丰度减少,环节动物门和刺胞动物门增多。聚类结果显示,尚存活红树林与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相关性最近,随后是严重退化红树林,死亡红树林的相关性最远。本研究结果反映海岸工程造成退化红树林中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产生了变化,同时证明环境DNA是研究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常见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树林湿地是链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枢纽,地貌特征独特,内部构造复杂多样,集海洋与陆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为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觅食、繁衍的环境。本文主要从食用红树林生物、广西红树林鸟类和昆虫3个方面重点介绍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常见物种。  相似文献   

3.
红树林湿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御风消浪、促淤固滩、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以Landsat MSS/TM/ETM+多时相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特征波段融入红树林遥感图像的合成,运用最大似然法提取了1977~2010年8个时相的红树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0多年间7个时期的红树林变迁动态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在1977~2010年期间,红树林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总体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引起这种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围海造田、围海养殖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寄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以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为代表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很多交叉学科纷纷从各自领域的角度开展研究,从而使得整个海陆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广西北部湾是我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的重要分布区,也是维持北部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屏障与特色海洋资源。由于红树林、海草的直接经济效益远远低于其生态价值,大面积的红树林遭受肆意砍伐,海  相似文献   

5.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 hm2降至现有的21 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红树林保育的若干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正在成为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达到生态系统恢复目的,总结和评估了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归纳出5种红树林原位养殖模式,其中"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应在高潮差海区的次生林和新造林中应用.为了便于编制工程规划与预算,对红树林保育工程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为了提升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在红树植物种植、底栖生物增殖及可持续性方面提出了一般性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7.
广西既是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省区,也是红树林保护工作开展较早的省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广西红树林总面积达9 330.34 hm~2,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2.7%,位居全国第二。广西红树林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出台系统政策措施实现的,具体形式包括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地、颁布实施红树林保护规章与管理办法、打击破坏红树林不法行为等,形成政府主导、科研先行、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的多元保护路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与困难: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的需求;红树林的宜林滩涂日益减少,人工造林成本日益增高;科学技术支撑不足,造林成效大打折扣等。未来,广西红树林保护工作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尊重科学,提高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的科技支撑;积极发挥群众力量,全面建立红树林沿岸的群众巡护监管网络;建立完善红树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红树林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红树林知识科普宣教与国际交流合作,总结中国经验,传播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海南省三亚地区红树林植物资源的概况,着重介绍了树种组成,计有20科29属31种,同时根据植物区系成分、外貌结构及生态类型,将三亚地区红树林划分为海滩红树林和海岸半红树林2个植物亚型和18个群丛类型,为进一步研究海南红树林,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hm^2降至现有的21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和滨海环境质量下降.同时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在红树林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以及厦门东西海域红树林宜林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厦门红树林造林主要影响因素.并论述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周浩郎 《广西科学》2017,24(5):441-447
红树是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陆海之间咸水环境中的乔木和灌木。越南地跨红树林的两大生物地理区域,拥有典型的热带和亚热带红树林,并在地理上呈现出南北两端集中分布的特征。几十年来,越南的红树林因越南战争期间落叶剂的危害和农业、海水养殖业、工业、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人口扩张所导致的发展而持续衰退,且衰退速度越来越快。本文概述了越南红树林的种类、分布、面积及其变化,以期为探索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范航清 《广西科学》2018,25(4):388-392
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众多而复杂。红树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成为决定海岸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厦门和广西为例,本文总结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红树林海岸房地产溢价的"二八溢价定律",海岸生态环境投资的财政增收"生态杠杆"投资原理,及红树林海岸房地产与滨海观光旅游密切结合的普遍现象。期待以上3个规律能为滨海城市塑造生态品牌,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新思路。针对广西红树林海岸房地产与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是保护海岸的重要生物资源。近年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红树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为各种生物生存繁衍提供了场所和食物来源。为反映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现状,提供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信息,对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内昆虫资源进行采集和调查。共获得451种昆虫,分属14个目109个科,重要的危害类群与天敌昆虫均有发现,昆虫种类显著多于以往历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昆虫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反映出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多样化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湛江高桥红树林贝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和2005年2次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7月对湛江高桥的红树区贝类资源在相同取样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调查的红树林区有高桥镇的东村、西村、长田、红坎4个点.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区贝类种类组成有3纲6亚纲11目26科43属60种.其中樱蛤科有9种;牡蛎科、帘蛤科各5种;蚶科、贻贝科、织纹螺科各4种;其余各科均在3种以下.通过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高桥红树林区的贝类无论是从栖息密度还是从生物量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采取多方位的保护措施,以使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凋落物的产生与植物本身的代谢功能,与各种气象因子如气温、湿度、风速等以及土壤理化条件,与人类和动物干扰等因素有关.红树林凋落物一般包括叶、花、果、枝四个主要部分,叶相对占有很大的比重.红树林凋落物经过淋溶、微生物和其他潮间带生物三个分解作用,以有机碎屑和可溶性物质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中,为红树林区域和邻近浅海域的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培养和非培养的方法研究文昌红树林土壤中疣孢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通过疣孢菌特异性PCR和克隆文库的方法对样品中非培养的疣孢菌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用九种选择性培养基对样品中可培养的疣孢菌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非培养方法发现文昌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多样性指数Shanno-Wiener index和Chao1物种多样性指数(Schao1)分别为2.3217和74.5;培养方法分别获得3株疣孢菌和74株疣孢菌类似菌.结论:文昌红树林土壤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疣孢菌多样性资源,其中大部分为目前未培养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红树林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滨海地区的典型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严重挑战.笔者从群落组成类型、群落结构及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红树林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进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12日,是我们敬爱的导师"中国红树林之父"林鹏院士因公不幸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我国红树林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林先生带领他的团队通过长达数十年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开拓了我国红树林生物量、生产力、物流能流等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带领我国红树林研究走进了国际先列水平.林先生倾尽毕生致力于红树林和包括植被科学、自然保护学等在内的生态学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为我国培养了许多新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20年来中国对红树林的保护以及通过人工造林进行恢复的情况, 梳理我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标准, 厘清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相应的建议与对策。1) 应结合国家碳中和战略及红树林保护与恢复规划目标, 制定完善的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 2) 在编制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相关标准的同时, 应注重红树林固碳能力和增汇效应的提高; 3) 建议制定退塘还林相关标准, 填补国内空白; 4) 应充分落实“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 重视并加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标准的技术细节制定; 5) 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应由红树林研究专业机构及专家深度参与, 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是一种分布于潮间带的特殊森林,其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无论在功能、作用,还是在物质和能量交换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探讨更适用于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笔者从红树林功能和作用方面,尤其是其消浪护岸作用的角度,讨论了海湾内理想的红树林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红树林丰度、空间分布均匀度、红树林岸线长度比例、高效护岸红树林面积比例4个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分析指标,介绍了根据红树林和海岸线空间分布图通过空间叠置分析计算这些指标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广西珍珠港、茅尾海和铁山港的红树林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指标不但与红树林数量有关,也与其空间分布状态(斑块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海岸线长度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了红树林在海湾内的空间结构状态,既可用于同一时期不同海湾红树林数量的比较分析,也可用于同一海湾不同年度红树林数量的比较分析,并可对红树林景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宋超  巫冷蝉  李斌  周浩郎  梁文 《广西科学》2020,27(3):319-325
通过对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英罗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Zn、Cu、Pb、Cd的分析,探讨重金属在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发现英罗港红树林林内表层沉积物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高于光滩,并且林内沉积物Zn、Cu、Pb、Cd含量均高于光滩。表层沉积物中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与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符合重金属的粒度效应。英罗港表层沉积物Zn、Cu、Pb、Cd平均含量低于国内其他主要红树林生长区域,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小。英罗港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表明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较小。红树林林内沉积物非残渣态可氧化态重金属所占比例较高,这与红树林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硫化物有关。光滩沉积物可还原态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光滩沉积物的砂质较多,通气性好,呈现氧化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