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提高双辊铸轧薄带钢工艺中侧封板的使用寿命,设计了单独式和组合式的侧封板并对制作侧封板的材料进行了评价·采用抗钢水侵蚀浸蘸实验和铸轧实验,观察了侧封板的腐蚀、磨损和裂纹分布规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侧封板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预热温度条件下的热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组合式侧封板对铸轧过程的稳定性和改善侧封板的使用寿命效果较好,氧化锆质耐火材料制作的侧封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熔融石英侧封板的腐蚀主要是由于SiO2与钢水中的MnO反应生成低熔点的化合物所致,侧封板的裂纹和损坏主要是由于应力分布不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铸轧过程复杂,工序高度凝聚且工艺参数间联系紧密,其中一些重要的现象无法通过现有实验条件进行测量,因此数值模拟方法成为探寻铸轧规律的一种有效方式,已经在有色金属以及钢铁铸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铸轧过程中熔池、铸辊、浇注布流系统、带坯组织及侧封板方面的研究应用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磁场、流场、温度场及应力、应变场等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数值模拟技术在铸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铸轧板形缺陷的表征特点及其评价指标 ,采用铸轧板带的横向板厚分布作为板形控制信号 ,并依此建立了铸轧板形的数学描述 .基于铸轧工艺的特点 ,在铸轧板形实测信号中通常包含铸轧带材横向温差及板凸度所致的两种附加干扰 ,通过具体分析两种附加干扰对铸轧板形测控的影响 ,分别建立了附加温差板形补偿模型和附加板凸度板形补偿模型 .针对某铸轧机实轧工况 ,运用所建补偿模型求得了横向板厚的补偿值 ,并直接对板形检测信号进行修正 ,以期提高板形控制精度 ,避免板控执行机构的误操作 .实测结果表明所建补偿模型正确 ,且处理方法简单 ,可直接用于铸轧板形的控制 .图 1,表 1,参 10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退火温度、时间对普通铸轧和复合能场(电磁场+超声波)铸轧AZ31B镁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轧镁板的再结晶温度在复合能场作用下降低了约50℃;250℃退火时,普通铸轧镁板无明显再结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局部再结晶;在300℃,4 h时,铸轧镁板均充分再结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平均晶粒直径为8~13μm,而普通铸轧镁板晶粒平均晶粒直径为14~19μm;400℃退火时,晶粒开始粗大,1 h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与普通铸轧镁板的平均晶粒直径分别为28~33μm和20~25μm。退火后,铸轧镁板内析出相数减少,复合能场铸轧镁板析出相弥散分布在晶界上,普通铸轧镁板析出相较多并富集在晶界和晶界附近。退火后铸轧镁板的塑性变形能力明显改善,在300℃,4 h时,复合能场铸轧镁板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比普通铸轧镁板分别提高了4.7%,17.2%,34.1%和74.6%。  相似文献   

5.
以自行设计的立式双辊铸轧机铸轧出的厚度为2.5~5.0mm的镁合金铸板为研究对象,提取镁合金板铸轧过程中铸轧速度、铸轧力及辊缝实时变化数值,分析了铸板板形的波动原因,观察了不同铸轧速度条件下镁合金板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当铸轧速从8m/min提高到16m/min时,铸板厚度由5.0mm减小到2.5mm,随着铸轧速度的提高,枝晶区比例相应提高。铸轧速度达到16m/min时,中心等轴晶区会缩小甚至消失。在本文实验冷却条件下,不同铸轧速度的铸板每侧枝晶生长高度距铸板表面都约为1mm,结果表明,2.5mm左右是铸轧较理想的板厚。  相似文献   

6.
在电磁和超声能场下铸轧出1060铝合金热带坯,并对其进行冷轧和退火实验,研究退火温度对复合能场铸轧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未施加电磁/超声外场的铸轧样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2种铸轧板的加工组织逐渐消失,再结晶组织不断增多,晶粒尺寸由小变大,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具有更低的再结晶开始温度,比未施加电磁/超声外场的铸轧板低50℃左右;复合能场铸轧板在各退火温度下的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未施加电磁/超声外场样品,各向异性指数(IPA)明显小于未施加外场的铸轧板;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2种铸轧铝板的制耳率出现先下降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复合能场铸轧板经325℃退火后,出现沿0°,45°和90°方向的制耳,制耳率仅为1.7%,而未施加电磁/超声外场铸轧板出现45°方向的制耳,制耳率为3.7%。  相似文献   

7.
电磁场对铸轧板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了电磁场对铸轧板织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电磁场的铸轧带坯与通常添加铝-钛-硼变质剂的铸轧带坯间存在一定的织构差异.将上述7.4mm厚的带坯冷轧成1.0mm的成品板经360℃(1h)退火处理后,电磁铸轧板较易获得立方织构与加工织构的组合,其深拉性能明显优于通常添加铝-钛-硼丝的铸轧板.此外,还讨论了铸轧板织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装配式结构的概念、分类及优势,详细说明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接缝及受力分析,特别介绍了叠合板概念以及叠合板的预制板布置形式示意,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接着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叠合板的优势,最后说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辊铸轧过程中凝固终点位置这一关键参数,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神经网络和理论模型,根据经验模型及熔池断面几何关系建立凝固终点位置数学模型.在化学成分和工艺约束已知的条件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凝固终点位置这一铸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相应的工艺参数的优化计算.铸轧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从而为提高双辊铸轧板形和板厚的控制精度,改善铸带表面质量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学金相、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等分析方法,研究了3004铝合金铸轧板的组织和织构特征。结果表明铸轧板树枝晶呈“V”型特征,基体为a-Al过饱和固溶体,其中分布有少量细小析出物;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表明,铸轧板织构组态复杂且漫散,本文还探讨了各类织构的形成过程、存在的部位和相应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重力坝坝踵裂缝处于工一Ⅱ复合型状态的特点,引入相当应力强度因子概念并结合Pails公式,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方法对重力坝寿命估算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重力坝寿命估算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助于改进坝工技术,提高坝工建筑物安全等级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土石坝在建成或拟建的大坝中占有大部分比重,坝坡的稳定性是土石坝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而强震下的坝坡稳定性更是岩土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运用ANSYS软件对某一高土石坝边坡进行时程分析,结合可靠度指标计算方法JC法,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可靠度指标,进而求得动力可靠度安全系数及最小可靠度指标,其分析结果对高土石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求解堆石坝结构非线性方程的拟牛顿法,详细阐明了拟牛顿法在堆石坝结构分析中的实施过程,并编制了相应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将拟牛顿法在中点增量法同时用于实例计算,表明拟牛顿法收敛速度较快且数值稳定性好,优越于中点增量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东江拱坝等国内外十余座高拱坝在各种荷载及荷载组合下的设计应力特点和对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考虑了各种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研究了高拱坝应力主要控制部位及其应力状态、特点和分布规律,并根据不同的多轴应力状态提出了拱坝的主要应力控制分区。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大坝动力响应和破坏分析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重点总结现有计算爆炸力学数值方法进行大坝爆炸动力响应特征和破坏过程分析的研究成果,指出大坝爆炸响应分析是一个涉及炸药爆炸、爆炸冲击波形成和传播、冲击波或爆炸产物与坝体相互作用以及坝体结构动态响应的完整连续过程,同时总结了水库大坝环境中的爆炸荷载分类、特点及其对大坝结构的破坏效应。指出各种爆炸条件下大坝的爆炸模拟需要关注的不同问题,今后需要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及时吸收计算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高精度的数值计算方法和高效率的数值求解体系,实现大坝爆炸动力响应的全过程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为背景,考虑了大坝群自身安全与水库下游公共安全.采用了专家经验法对公明水库大坝的溃坝概率进行了评估,并利用生命损失严重程度、经济损失严重程度及社会与环境影响指数等参数对溃坝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溃坝后果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得出了溃坝后果综合系数.依据溃坝概率和溃坝后果综合系数计算出每座大坝的风险指数,并以风险指数为指标对大坝群进行风险排序,使风险大的大坝优先得到设计和施工加强.  相似文献   

17.
弹塑性多拱梁分载位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分载位移法原理,推导了弹塑性分载位移法基本公式,建立了拱坝开裂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对小拱坝进行了非线性分析、超载分析及开范范围和开裂尺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安全监控指标是实施大坝安全监控的依据,对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联系大坝强度、抗裂和稳定等条件,对带缝重力拱坝监控指标拟定方法进行讨论;重点对典型监测量小概率法进行详细论述;结合陈村重力拱坝原型观测资料拟定监控指标,进而推求出大坝运行控制水位,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Some super high arch dams (SHADs),like Xiluodu Arch Dam,after their heights reaching the magnitude of 300 m,confront lots of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Several crucial technologies of 6 SHADs will b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and consecutive papers,including Xiluodu,Jinping I in China,Baktiary in Iran,etc.,on the topics of the research method,criterion for evalu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dam safe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reasonable dam base interface,dam shape optimizat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s of complex foundation,anti-seismic engineering,dam construction material,concrete placemen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instru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dam operation,etc.This paper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overall safety of SHADs,reasonable dam base interfac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nd thei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