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追踪神器     
正"丢过钱包吗?丢过手机吗?找不到钥匙过吗?这种尴尬和郁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因为以下这些科技产品,个个都是追踪神器,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款。"Chipolo这个名叫Chipolo的小设备看上去很像一个钥匙扣。你可以将它挂在笔记本电脑上、拴到钥匙环上、甚至是挂到宠物的脖子上。Chipolo通过蓝牙4.0和专用客户端来与智能手机进行连接。App可以控制Chipolo发出声音来帮助用户找到物品,  相似文献   

2.
基于Android平台手机防盗追踪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陈盛云 《江西科学》2011,29(5):652-655
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中,手机防盗追踪功能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技术。为了达到此目的,利用Android广播机制,当手机用户开启防盗追踪后,本程序将后台监听手机开机启动,通过监听手机用户SIM卡的IMSI码改变来判断手机安全状态,监听并截获安全短信内容,实现非法用户的手机号码向合法用户预先设置的安全号码发送特殊信息的功...  相似文献   

3.
该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对家居安全信息进行定时收集,然后发送到MCU进行处理控制,再通过GSM把信息发到用户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发送信息可以有效地控制家居的门锁、冰箱、电灯、电饭煲、热水器,系统通过双向控制,实现对家居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正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日益强大,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手机中会有哪些敏感信息,这些信息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威胁?我们应如何保证自己手机的信息安全?从技术上说,手机其实比电脑更安全人们可能会觉得,个人电脑性能强大,可以安装许多大型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应该比手机安全。"但其实现在的观点应该是手机更安全。"中科院信息工程所陈恺研究员表示。这是因为手机系统中的保护机制比较多。比如说,手机操作系统中有一种比较有效的保护机制,叫"沙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上海信息化》2014,(9):8-8
<正>707%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1.25亿元,同比增长126%,手机支付、网络银行、金融证券等相关各类移动应用累计下载量超过4亿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增长率为707%,远高于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等增速。移动支付正进入高增长时期,但也暴露出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缺乏等隐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表示,由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脆弱性、平台开放等特点,移动  相似文献   

6.
传统密码认证易被窃取,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安全认证方式。行为指纹是指用户对手机的操作数据,由多元素组成。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用户独特的身份信息运用到安全领域之中。该文将行为指纹应用于手机安全认证,开发出一款基于安卓平台的行为指纹安全认证应用软件,在建模和识别的算法上,将一类和二类向量机相结合,应用一类支持向量机(SVM)、二类SVM识别的方法,提高了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运用于手机的安全认证中。  相似文献   

7.
浅谈物联网的组网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英  于正永  郭诚 《科技信息》2010,(26):I0210-I0211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移动支付作为物联网的一个分支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8.
将摄像头变成信用卡信息阅读设备,这项新技术名为Netswipe。使用安全的视频数据流来识别、验证信用卡信息,用户使用几乎任何一种摄像头刷卡则可进行在线移动付款,无需安装任何额外硬件。用户在相应网站购物后.会收到打开手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手机支付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基于CA的移动终端支付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钥管理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CA认证的安全手机支付系统,较好地的解决了目前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智能手机中含有众多个人信息,如果手机不慎丢失,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找回手机或不外泄重要信息?这些途径又孰优孰劣?无论是5000元的iPhone,还是700元的红米,智能手机对于用户的价值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售价可以衡量的了。智能手机中包含了使用者太多的个人信息,有些甚至足以让你一夜成名,或是让你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1.
梁爽 《科技信息》2012,(24):128-128
手机定位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手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来对用户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服务。手机定位服务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商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发。目前,使用较多的应用包括紧急事件的处理、导航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10,(12):89-89
运营商主导推出的云计算概念手机逐渐增多。这类手机最大好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手机可以变身为超级计算机,集视频摄像机、GPS设备、处理能力强大的计算机等于一身,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另外就是手机不怕丢,因为所有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可储存在云端,并不会随手机丢失。  相似文献   

13.
国内四大第三方支付平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用户特征、选择影响因素等6个方面对目前国内排名前4位的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和快钱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手机在线支付模式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NFC和3G技术的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为主控制芯片,运用NFC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用户的NFC移动设备读取系统所发布的各类信息,系统还针对NFC传输的数据格式进行重新编码,保证用户获取信息的安全性。系统采用的NFC技术能更好地保证信息传播的安全,用户可用随身携带的手机读取信息,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网上银行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交易的用户提供了方便,但同时网上银行也存在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在越来越多的网上交易过程中,交易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已成为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谢芬 《科技信息》2013,(22):99-99,96
当今逐渐普及的智能手机,在通讯记录、个人隐私、手机病毒等方面存在许多安全问题。黑客制造的手机病毒、木马等能够轻易通过后门进入手机系统,从而影响到手机的基础功能稳定和可靠性,智能手机一旦丢失其存储数据,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是难以估计的损失,智能手机也可能因为手机病毒而接收大量垃圾信息和骚扰电话,从而影响到用户在使用中的心情与感受。为了让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体验效果,获得更多的智能手机安全信息,从而设计该系统,将各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和手机病毒所属的种类进行分类展示,更方便用户定位所要查看的病毒信息,向用户展示已经发现的病毒信息和特征描述,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及时的查看需要的病毒信息和推荐解决问题的杀毒软件,用户也可以对新发现的病毒进行举报,经过审核及时把病毒信息展示在用户面前。本文设计的智能手机安全服务病毒专区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管理两个部分,主要实现如下功能:后台部分:(1)用户信息管理,包括后台信息的修改;(2)病毒数据信息管理,包括病毒数据的发布,(批量)更新,(批量)删除,列表查看和排序更新;(3)海量病毒数据的索引重建;(4)举报数据管理,包括举报病毒信息的更新,删除和举报病毒数据审核以及邮件通知;(5)病毒平台信息管理,包括病毒平台信息的查看、新增、更新和删除功能;(6)病毒类别信息管理,包括病毒类别信息的查看、新增、更新和删除功能。前台部分(中文病毒信息和英文病毒信息两部分):(1)病毒平台分类显示,包括根据平台显示病毒列表,根据平台和病毒类型展现的病毒列表,病毒详情信息等;(2)病毒信息举报,包括病毒附件和基本信息的上传功能;(3)病毒信息搜索,根据病毒基本信息和描述对病毒信息进行搜索定位,可以进行多关键字并行搜索;(4)管理员后台登陆功能,管理员密码查找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某地联通WCDMA网络用户投诉手机QQ接收不到信息或信息延迟的现象,文章以Ping测试模拟小流量数据业务作为切入点,首先在现网数据业务时延和丢包进行相关资源管理机制以及参数优化方面做了研究;然后从TCP数据包重传机制,手机QQ发送信息,手机QQ接收信息丢包、接收信息延迟几个方面获取数据进行测试;最后分析和定位丢包原因,得出优化网络,提升用户感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扣费、偷隐私APP屡禁不止,近日广东省公安厅又曝光了安全问题突出的10款APP,多数涉及窃取用户隐私、扣费,如果你手机上装的有这些APP,赶紧卸载吧。据央视新闻报道,2016年4月份,广东省公安机关继续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检测工作,发现10款APP存在窃取用户信息、破坏用户数据、擅自使用付费业务、影响移动终端运行、恶意推送广告等突出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同安全级别下具有更短密钥的优势,通过改进用户对银行发送过来的挑战的盲变换形式,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移动电子支付协议.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银行电子现金支付信息数据库的规模,提出了在电子现金中嵌入有效使用期和用户、商家转存电子现金的最长使用时间.此外,设计时将面额信息嵌入至电子现金中,从而达到使用一套系统参数和银行公私钥对即可签发多种面额电子现金的效果.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少的计算量和较高的在线处理效率,可抵抗多种伪造攻击,有效保护用户的消费隐私,且银行和商家数据库大小可以控制,大大缩短转账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芬兰一家企业推出全球首个"刷脸"支付系统,让人们购物时不需要信用卡、现金或手机,帮们消除安全方面的担优。结账时,消费者只需要面对pos机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就会自动拍照,再把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存储信息进行对比。等到身份信息显示出来后,消费者只需在触摸屏上点击"ok"确认,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