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今天,当我们谈论古往今来著名科学家的时候,有一个名字我们不能不提,那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如此的杰出,以至于人们只要一提到科学;脑晦中就会浮现出他那略显懒散,又带着几分诙谐的形像。虽然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相对论》,但似乎没人愿意对这个理论表示怀疑。相反,大多数人都把《相对论》看作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甚至有人要在他去世之后解剖他的大脑,试图找到他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作为科学家,他是19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发动者和主将,是现代科学的奠基者和缔造者。他的诸多科学贡献都是开创性的和划时代的。按照现今的诺贝尔科学奖评选标准,他至少应该荣获五六次物理学奖(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理论、光量子理论,质能关系式、广义相对论,以及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受激辐射理论、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宇宙学等)。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生为和平事业奔走呼号。《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O.内森、H.诺登编,李醒民、刘新民译) 系统地收集了爱因斯坦关于和平问题的文章和书信,并铺垫有广阔的时代背景,详尽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和平思想,以及他为和平事业所作出的毕生努力。爱因斯坦敏锐而深邃的思想,乃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上,爱因斯坦的和平思想无疑将为谱写这一主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2,(3):36-37
选错了奖励项目的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公告表明,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相似文献   

5.
美科学家发现支持“暗黑能量”存在的重要数据,为爱因斯坦“宇宙常数”理论洗冤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他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是在广义相对论方程式中加入“宇宙常数”,即一种他设想的未知宇宙能量。但美国天文学家说,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爱因斯坦没错,宇宙中确实存在被科学家称为“暗黑能量”的神秘力量,这种能量在推动宇宙加速膨胀。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3月27日伦敦惠康博物馆的一项展览中,在一个载玻片上可以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大脑样本。自从1955年他去世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进行了异常细致的研究,但是科学家显然并未发现导致他这么聪明的原因。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除了自己的开创性理论和革命性公式以外,也许有关他的一份不朽的遗产,就是他的大脑。自从他于1955年4月8日去世后,科学家一直在对这位现代最聪明  相似文献   

7.
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人取出,之后下落不明。爱因斯坦大脑的下落,以及这颗堪称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成为20世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当初被指控窃取爱因斯坦大脑的美国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首次接受美国  相似文献   

8.
简单性作为科学家的信念,引起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思想不仅是他的科学信念,而且也是科学认识的指导原则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并且体现在他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本文首先对爱因斯坦之前的简单性思想进行了梳理,为理解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独创性奠定基础;其次,探讨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他创立相对论的影响,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最后,分析了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思想的来源,特别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影响,为人们理解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牛顿 有一次,所有的在天堂的科学家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1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0,(13):32-33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55年逝世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曾将他的大脑保存了下来,并切片成240片进行研究。最新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部位  相似文献   

11.
张雨 《科学大观园》2013,(23):57-57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做出自己杰出的贡献呢?”  相似文献   

12.
25年,《自然辩证法通讯》追求真、善、美的步伐始终未停;25年,笔者深切感悟《自然辩证法通讯》的真、善、美。 真特指真理与真实。真理、真实中闪现《自然辩证法通讯》坚毅地追求。1979年创刊至2003年最近的第2期。“人物评传”栏目持续登载144位科学家、人文学家,系统介绍其人其事。特别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与以玻尔为代表的科学家的世纪之争,涉及整个20世纪物理科学前沿;以李政道、李远哲、崔奇为代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对科学的巨大贡献被人们当作奇迹广为传颂。他闪光的科学思想被看作是射向茫茫宇宙、放出夺目光辉的火箭,引导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他还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深邃的哲学思想被视为一座丰富的精神宝藏,日益增多的学者正在努力发掘。他的思想火花燃起了人们追求真理的心灵之火,照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的地位,早在他生前就已得到一切不为偏见和无知所左右的人们普遍承认。然而,爱因斯坦还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他更是一位“伟大的人”([1],p.XⅥ)他“是一个正直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一个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奋斗终生的伟大的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参与了犹太复国主义事业,为犹太民族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成为一位犹太复国主义者,他的参与是相当有限的,与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间也存在根本性的分歧。爱因斯坦倾向于以超然的态度参与政治活动,他的立场似乎是重在参与,并不特别看重最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争论,已经成为20世纪物理学历史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通过对爱因斯坦-玻尔关于测不准原理的两次论战以及有关EPR论文所引发的第三次论战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涉及重大科学革命的科学争论,背后必定是最根本的哲学问题的争论。而在这种争论中,逻辑推理就成为极为有效的论证方式,它们成为科学家赢得争论的有力武器。尽管科学家在争论中要运用各种修辞论证,但修辞论证必须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在逻辑推理与修辞论证之间存在一种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茨维特(1872-1919)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创立的色谱技术,是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重要、最有效的分离提纯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茨维特的生平,并详细考察了色谱分析法的创立过程,分析了色谱法被长期埋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2,(21):14-15
<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万事万物都具有确定性。由于觉得过于不可思议,他形容量子纠缠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而这次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推翻了他的部分理念。近期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以此表彰他们为纠缠光子实验、证明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牛顿以后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创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则在电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否定了十九世纪经典力学统治一切的机械论观点,把力学现象和电磁现象的规律平等地统一在相对性原理之下。他对时间和空间革命性的新观点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量子理论方面,爱因斯坦从普朗克发现的当时并不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9.
哲人科学家: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初,我在对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以及20世纪科学革命的主将爱因斯坦作了近十年断断续续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论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一文(载《求索》1990年第5期),详细论述了哲人科学家(或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科学思想家,他们是第一流的科学家,一直涉足哲学等诸多领域并大有建树,往往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界定、特点和作用。当时,我就明确认识到,哲人科学家是人类思想史上路标的设置者,沟通科学与哲学的桥梁,科学家和哲学家联盟的纽带,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96-96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人,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人物。他的科学思想、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人生哲学)思想、社会政治观点、自然观、科学观、教育观、宗教观乃至个人人格,都呈现出“一种普遍的、非私人的、超私人的生命”。它们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我完善,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必将在21世纪继续发出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