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郑洪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项目编号2015CB953800)日前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该项目针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年重要支持方向"全球变化研究"之"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机制、趋势及适应研究",选择在气候环境变化和农业起源演化两方面均最典型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阮莉珠 《科技潮》2001,(7):92-93
2万年以前,全球陆地有1/3被冰雪覆盖,不仅南极是厚厚的冰盖,北美、西欧(包括加拿大与美国北部)也都被几千米厚的冰覆盖,这就是冰期旋回。现在,有人惊呼:冰期马上又要来了。也有人预言:今后几万年是温暖气候。国际科学家们的这两种观点迥然相异,且都言之凿凿,均有严密的研究资料佐证。究竟孰是孰非?人类该如何应对?由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就是要想从海底寻找答案,揭示影响全球气候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底,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抖学学院教授艾廷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曹小曙、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实验室副教授勾晓华等10位地理工作者获得2007年度“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该奖项是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地理学与地球系统科学建设”学术年会上颁发的。来自全国190多个有关地理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和美国、日本的地理学者1200多人参加了该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4.
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地理学已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危机”;每一次危机产生的振荡,对地理学的发展既有负面的冲击,又有正面的促进:第一次危机的结果是导致地理科学应用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二次危机则促成了师范地理教育向非师范专业的快速转化。本文从两次危机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了高等地理教育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明确了地理科学走向应用的主战场。作者认为:危机既是困境,同时又是机遇;地理必将成为一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科学;对此,作者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相似文献   

5.
邓爱华 《科技潮》2010,(8):29-31
如何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它有哪些功能?它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对业已透支的生态环境如何进行补偿?北京在这些方面如何做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相似文献   

6.
张占仓 《河南科学》2010,28(3):F0003-F0003
<正>为了交流和研讨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未来发展的"路线图",研究各地理学单位对今后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性考虑,探讨在"十二五"规划调研过程中人文-经济地理学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服务,中国地理  相似文献   

7.
邓爱华 《科技潮》2012,(6):52-55
靠不住的"普斯泰实验" 事件 1998年,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斯泰博士在电视台声称,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引起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事引发了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组织称其为"杀手"马铃薯,策划了破坏试验地、焚烧转基因作物、阻止转基因产品进出口和游行示威等活动. 真相 英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委托皇家学会组织了同行评审,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发布报告,评审结果指出普斯泰的实验结论不成立,指出普斯泰的实验有存在方面的严重错误和缺陷,得到的结论无科学意义.即: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马铃薯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验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少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不合理,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