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22日,“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管理学院会议室举行.国家奖励办公室主任陈传宏,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校领导李培根、杨勇等参加了会议.李培根对陈传宏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的成立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我国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有利于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和政策,构建科学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提升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11月14日,机械学院“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迎来了科技部专家组的评审和考察.校领导朱玉泉、李培根、王延觉,机械学院熊有伦院士出席了考察评审汇报会,并和专家们一起认真听取了机械学院院长邵新宇所作的陈述汇报.邵新宇在汇报中围绕重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依托于我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 (省部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 ,推动基础研究上水平 ,我校决定成立华中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地特区 ,对“特区”内的重点实验室实行倾斜政策 ,重点支持 ,优先发展 .基础研究基地特区建成后 ,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所有的实验室能顺利通过国家评估 .同时争取在 5年内建设 1到 2个优秀实验室 ,5~ 1 0年内 ,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 ,承担一批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 ,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我校建立基础研究基地特区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9):1005
编者按 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计委从1984年起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利用国内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先后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55个.从学科分布来看,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基础性研究的大部分学科,有效地保证了我国基础性研究的协调发展.此外,许多部门开放实验室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也陆续建成并投入了运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我国基础研究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在稳定和发展我国基础研究、集聚和培养人才、推动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国内外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以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科技竞争与挑战,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保持后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简讯     
杨福家院士考察光电国家实验室3月15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杨叔子院士的陪同下,参观访问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校长助理、光电国家实验室党总支书记林林接待来宾,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情况.杨福家还认真听取了曾绍群教授对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发展历史、目标规划、研究内容、成果及研究队伍的全面介绍,参观了各科研小组的工作和成果展示,并与参与讲解的师生进行了交流.脉冲强磁场实验室迎来建设专家校长李培根与李亮教授畅谈实验室建设4月17日,脉冲强磁场专家、前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脉冲…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批准建设,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通过不同学科方向的合作、交叉,开展虚拟现实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交流会议上强调,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万钢指出,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落实科技规划纲要、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人类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  相似文献   

9.
1989年10月初,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重质油加工实验室”为1990~1992年度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质油加工实验室”所依托的重点学科是石油加工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是紧密结合我国石油工业、石化工业和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开展有关重质油包括稠油加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瑞春 《科技信息》2012,(20):453-453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后,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1.
“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温家宝总理2009年3月5日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要性。2009年伊始,福建省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在研究科技工作时指出:“攻坚克难。  相似文献   

12.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宣传我省坚持以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为引领,以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为支撑、以构建四大创新体系为重点、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取得的成绩,本刊特开设重点实验室专栏。该专栏将集中展示我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挖掘我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成果,凝炼重点实验室建设经验,旨在扩大重点实验室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引导公众增强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本期介绍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纵横》2006,(2):18-18
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6年11月,运行体制为开放、流动和联合。实验室在“十王”期间获得快速发展,2003年在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下新组建了P3实验室,2004年又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常见先天性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方向,包括常见小儿先天畸形胚胎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本文从学科交叉、队伍建设、制度管理、优势学科及校企业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和上海“十一五”发展战略,上海大学材料学院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承接了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上海市钢铁冶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平台建设,经过2年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根据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薄弱、力量分散,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难以有大幅度增加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实现“占有世界一席之地”的目标,探索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新体制,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编按]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与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强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84年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以来,我国已建成16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了基础学科的绝大多数领域。20多年来,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下,国家重点实验室领衔承担了诸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稳定、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集中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帅才的摇篮。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有力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基础研究创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凝练、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环境营造、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研究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8):F0002-F0002,F0003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础和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