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丁醇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丁醇是具有特有优势的新生代生物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论述了生物丁醇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丁醇作为新型生物燃料的优势,并对生物丁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丁醇的分离问题是生物丁醇工业化及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从不同发酵-分离耦合技术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效益出发,分析了渗透蒸发技术在丁醇分离中的优势.综述了渗透蒸发分离丁醇发酵液或模拟发酵液的研究进展,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三甲基硅-1-丙炔(PTMSP)及其改性膜和其他聚合物膜的特点与分离性能进行了总结.另外,还关注了支撑液膜在丁醇分离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丁醇发酵液中存在的溶剂小分子、中间产物及生物大分子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用于生物丁醇分离的渗透蒸发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筛选并克隆丁醇合成途径中酶活性较高的atoB,hbd,crt,ter,adhE2等5个关键酶基因,先通过重组PCR构建pUC18-ato B-hbd-crt-ter质粒,再将串联基因atoB-hbd-crt-ter和基因adhE2克隆至质粒pET-21b中,构建含丁醇合成途径的表达载体p ET-21b-ato B-hbd-crt-ter-adh E2,将其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制备工程菌株.对样品进行IPTG诱导表达检测与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已合成出关键酶蛋白并产生一定量的丁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不同比例的丁醇 汽油混合燃料在气道电控喷射汽油机台架上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在转速为2 000 r/min和2 500 r/min时,将分别添加体积分数10%、20%丁醇的混合汽油与纯汽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混丁醇后,发动机动力性略有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略有增加,在90 N·m时比油耗取得最低值,在实验工况下HC和NOx排放略有下降,对CO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5):5-5
随着石油价格不断飙升,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许,生物燃料终将成为汽油和柴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藻热解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藻类具有生物量大、易繁殖、生长周期短、短时间内便可获得大量藻体且不占用耕地面积等许多优点。通过热解等方法,可将藻类细胞转化为非常好的可再生生物能源,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燃用丁醇柴油燃料的非常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共轨柴油机燃用国V柴油(简称D100)、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CO2,CH4,N2O,SO2和醛类等非常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分别燃用丁醇体积比为0,10%,20%,30%和50%的5种丁醇-柴油混合燃料,分析比较了不同丁醇-柴油配比对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轨柴油机燃用丁醇-柴油混合燃料后,在外特性下,与D100相比,各掺混比的混合燃料CO2、N2O、醛类和SO2排放升高且均随着丁醇掺混比的增加呈升高趋势,CH4整体排放较低;在最大转矩转速1 400r·min-1和额定转速2 200r·min-1负荷特性下,与D100相比,随着负荷的增加,丁醇-柴油混合燃料CO2、N2O、醛类和SO2排放升高,CH4排放在1.0×10-6以内.  相似文献   

8.
世界生物燃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云 《甘肃科技》2008,24(5):10-12
文章详细论述了目前世界生物燃料发展状况、乙醇汽油生产及生物柴油生产情况及生物燃料的发展引发问题,最后对中国生物燃料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07,(11):72-73
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需要增加成本,这是开发减少排放的技术所必须投入的资金。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关于运输部门可以采用的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技术,提到了“生物燃料”和“新一代汽车”。  相似文献   

10.
孔方 《今日科技》1997,(6):22-22
日本工业科学技术厅资源和环境研究所已研制成利用藻类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流的原型生物燃料电池。原型生物燃料电池用的是集脆藻,这是一种蓝藻,它在吸收糖并将其转化为能方面效率很高。原型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11.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7,(12):52-57
近年来,“生物燃料”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燃料是利用甘蔗或玉米等植物作为原料制成的一类燃料,可以用作驱动汽车等机器的能源,其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会排放额外的温室气体。美国和巴西在生物燃料的生产方面做得最好,现在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那么,为什么要利用甘蔗和玉米作为原料?生物燃料的性能是否赶得上汽油?使用生物燃料真的能够改善地球的环境吗?本文就来介绍这类新型燃料,包括生物燃料的种类、价格和面临的问题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欧盟预计2005年度生物燃料将替代1.4%化石燃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科技》2005,32(3):51-51
欧盟官员称,虽无法实现征2005年底由生物燃料替代2%交通运输燃料的目标,但仍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欧盟25国一直在促进生物燃料的使用,特别是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目的是用这种绿色能源替代基于石油的化石燃料。欧盟委员会能源和运输部的Paul Hodson说:“我们估计到2005年底生物燃料将替代1.4%~11.5%的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13.
钟文玲 《科技信息》2008,(32):54-54
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近年来,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进口不断增加,国际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推动了国际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化工产业发展,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生物柴油产业已经起步。  相似文献   

14.
车用生物燃料是可再生替代能源之一,仿真研究是车用生物燃料应用研究的主要方法,燃烧放热规律及内燃机条件下的燃烧排放生成过程是车用生物燃料应用仿真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成果对生物燃料的提质改性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车用生物燃料应用仿真研究成果,阐述了燃烧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内燃机燃烧条件下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发展,分析了生物燃料燃烧机理构建与简化的技术思路以及机理简化成果,梳理了耦合化学反机理的CFD仿真模型在生物燃料的应用进展;进一步指出基于生物燃料多组分特征的燃烧化学反应机理的构建及机理简化是应用仿真研究的重要基础,内燃机工作条件下燃料多组分特征对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是深入开展仿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丙酮丁醇酸菌固定化技术用于丙酮丁醇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PVA0为基体的载体埋内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制备固定化细胞,同时用玉米芯为载体吸附丙酮丁醇梭菌制备固定化细胞,并分别进行了静止分批、循环换玉米培养基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产生的背景、优点及发展趋势,讨论了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关键技术——催化酶技术,分析了中国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巨大潜力,探讨了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生产与造纸业的"契合",指出必须把开发生物能源置于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分析了燃料乙醇发展经济、能源、环境、社会效益,肯定了其能源战略地位,提出几条实现我国生物燃料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丁醇汽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93#无铅汽油为基础油,按照体积分数配制出20%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研究了电喷汽油机在不作改动的情况下燃用高掺混比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与原汽油机相比,20%体积掺混率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动力性相差不大,低转速性能还稍有提高,而CO和HC的排放则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对丙酮丁醇梭菌在以葡萄糖、木糖、蔗糖、混合糖、玉米芯酸解糖液分别作C源的P2培养基中的产丁醇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源对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丁醇有显著的影响;葡萄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最高达到13.50g/L,总溶剂为19.66 g/L;蔗糖为底物时,丁醇所占比例都在70%以上,丁醇产量可达12 g/L;木糖、混合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在10 g/L左右;只有丙酮丁醇梭菌14-28能利用玉米芯酸解糖液发酵产丁醇,丁醇产量为7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