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泰安年画历史悠久,至今在民众中仍有一定市场。泰安年画起源和泰山礼神的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泰安年画题材多是各类神像,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和艺术特点,是对现有年画题材的丰富和补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与艺术特点均归因于其特殊的泰山文化基础,泰山文化是孕育泰安神像年画的母体,标记了泰安神像年画的独一无二性。  相似文献   

2.
三峡地域民间年画艺术以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为代表。门神是年画最丰富的母题之一,也是印制数量最大的年画题材。梁平年画作品不仅重点表现门神这一主体母题,而且一般都附加了其他母题,形成一个或多个母题意象群。“立斧门神”“帅将门神”“五子登科”是梁平木版年画最常见的门神形象,在传统门神母题的基础上添加童子、麒麟、莲花、如意、珠宝等母题,形成多个不同的母题意象群。除了镇宅辟邪、保佑平安的主题外,还体现了祈福、求子、升第、招财等主题,使三峡地域门神母题年画艺术的主题表达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民间装饰新年环境、增强节日气氛、祈求吉祥如意的美术作品形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其外在形式,比如造型、题材、张贴、色彩运用等几个方面,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特点作了一个浅显的概述,求满、求活、求全、求美四个大的特点,在不同题材的年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们各有不同,又互相影响,共同体现了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寄托、向往。  相似文献   

4.
赵鑫 《科技资讯》2008,(1):243-244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其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在我国木版年画界自成一派。几百年来滩头年画由于其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生产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其中滩头年画中人物的造型尤其体现出这种特殊的艺术美感,造型夸张而富有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风格淳朴狂放、生动,是民间造型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9,(1):51-55
在政治运动与文化、经济运动的激荡中,农民画一直摆脱不了时代思潮的命名。要想辨析清楚农民画的艺术渊源与属性,必须祛除农民画名称的时代印记。农民画的艺术属性不受其创作主体的社会职业影响,也不因进入现代社会后便拥有"现代性"。农民画与年画同根同源,都是从民间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农民画与年画在色彩运用、构图造型、题材内容方面都十分一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者在艺术表现、题材、社会功能等等方面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6.
北海文化体现和保留了齐鲁传统文化的特点,北海地区民间美术洋溢着一股雄健、浑厚之气和纯朴自然的艺术情趣,表达了北海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本文研究了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高密剪纸的题材特点和表现技法,并对北海地区民间美术的继承与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魏爱霖  刘玄 《科技信息》2011,(22):139-139
本文通过阐述滑县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两个地域风俗皆异的民间木板年画,试研究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的艺术特征及艺术传承。  相似文献   

8.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取材于历史、戏曲、神话、传说、故事、演义小说、现实生活等,从产生至今,题材内容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按照题材的创作年代,目前开封朱仙镇仍在刻印的年画主要分为:建国前的传统年画、20世纪60年代新年画运动时期的新年画、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创新年画等三类,其中,传统年画题材在目前正在流通使用的题材中占到了73%以上,且不同艺人在持续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传统题材的选择呈现出较大的共性;而创新年画则体现了更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艺人的个性更加彰显.在传统年画中,门神为主、多戏曲年画、重英雄情义、远离世俗、近代缺失等特征明显,共同表达了年画所承载的地方文化,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在皮影的身上体现出木板年画、绘画、雕刻、戏曲、剪纸等的综合艺术体。本文从豫南皮影的民俗文化、造型艺术、传承保护、创新运用几个方面,以豫南皮影为例研究。从豫南皮影的造型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形式、艺术特点、色彩表现等特征,体现豫南皮影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正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所用原料为炮制工序,用纸讲究,色彩艳丽。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  相似文献   

11.
探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特征与设色规律.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地域位置、题材内容、色彩等方面,分析了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象征性表现及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设色规律.总结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色彩美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下的统一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在当下它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与挑战.本篇论文以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例,探讨了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文章从政府的保护措施、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年画自身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印制的民间画种,源于隋唐,繁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是传统民间美术中极富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其中风翔木版年画继承了关中地区积淀下来的秦、汉及唐时的壁画和石刻等艺术中凝重、端庄、大方的艺术手法,风格独特、极富地方特色和原生态意味.广泛地取材于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大量地运用写实手法进行创作,成为关中历史风情画卷和难得的历史民俗记录.  相似文献   

14.
滑县木版年画起源自明代,由来自山西洪洞县的韩朝英始创,并以韩氏家族为主要传承人,分别有兴隆号、兴义号、兴盛号等,直至民国初期,其鼎盛期产量达数百万张.滑县木版年画的题材以神像为主,兼及族谱、对联、人物、花鸟虫鱼等内容.从艺术风格束看,滑县木版年画具有“版味十足”、讲究色彩柔和、人物造型夸张、线条细腻灵动等艺术特色.滑县木版年画里的满文符号也是其他年画中未见的.  相似文献   

15.
刘颢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4):117-118
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是民间美术作品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明代木刻版画艺术在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分析,从历史、人文、制作技术、风格流派等方面论述鼎盛时期的明代木刻版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简介两岸妈祖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现状,着重从两方面切入研究妈祖文化:一是舞剧的题材研究;二是两岸舞蹈的比较。选择大陆和台湾两部较有影响力和鲜明艺术主张的舞剧作品《妈祖》和《醮》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妈祖题材舞剧创作的共性和个性规律,并于深层次延伸探讨艺术体制和创作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婧 《科技信息》2013,(5):145-145,173
湖湘民间绘画是劳动人民基于情感、信仰、审美、社交等需要进行的创作。它的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湖湘艺术形式。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木版年画就是湖湘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对滩头木版年画系统、深入地探索,了解滩头木版年画形成因素和艺术价值,为其探索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从而达到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对它的艺术形式的专题研究为室内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找寻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密扑灰年画是历代传统绘画与民间年画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庙宇壁画与民俗需求融汇促生而成的民间绘画,在造型上有具象、抽象、夸张、变形、概括、装饰等方法运用,也有写实、写意、工写兼备表现之分,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各类造型,其造型观念呈现出意象化、理想化、程式化和多样性并存的复合性造型特征,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武强本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相传,明永乐年间,山西省洪桐县艺人到此以后,促进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起初是民间画家亲笔画,逐渐发展成刻版印刷,以至全部套版印刷。武强年画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映照出燕赵文化的踪迹。河北农村历来有"闹春"的习俗,每逢春节,  相似文献   

20.
木版年画起源于春节贴在门上的"桃符",桃符是年画的艺术雏形,历史久远。它伴随着雕版技术的产生兴于宋,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历史境遇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格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及风格差异,使我们更好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