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岸船通信面临着介质对高频电磁波( HF: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 的吸收损耗、海面湍流对电磁波的散射、海面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产生的多径信号干扰的问题。针对岸船通信通信传输信道的特点,建立其信道传输模型,求解出信道的单位冲激响应,提出了在岸船通信中接收机基于双调角器抗多径干扰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多径信号的能量,不需提高发射机功率即能提高通信质量,抗多径效果好且容易实现。建立高频电磁波电离层反射模型,使用解三角形算法研究了岸船通信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便于完善通信协议,提高通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白天最长能保持4. 5 h 通信,夜晚最长能保持7. 5 h 通信。  相似文献   

2.
常海 《科技资讯》2012,(2):30-30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波长在50米~10米之间,频率范围6兆赫~30兆赫。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短波通信中对于数据的传输设备往往比较简单,一般适用于中远距离的信息通信。并且由于这一系统的电离层具有难以摧毁性,而被广泛的应用。同步系统作为短波通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系统中同步性能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整个系统通信性能的降低。而其同步性能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干扰造成的,为了保证通信信息的可靠性传输,同步系统的可靠性十分重要。本文就对短波通信同步干扰进行分析,以为短波通信同步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频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为了适应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使得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带宽不断增宽,因而由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超宽带电磁学。超宽带电磁学告诉我们,时域电磁波是人类尚待开发、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而超宽带天线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波器件,用来实现被导电磁波和自由空间无线电波之间的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4.
早在七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相比,具有不用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优点。备受市场的青睐。无线电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它亦有不容忽视的缺点,譬如声音、文字、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传输的质量不甚稳定,由此造成的声音失真、文字模糊、数据滞后、图像和视频失真都亟须改进之处,还有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容易被人截获造成通信内容保密性差,尤其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再一次说明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势在必行。本文就无线电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通信技术所需拓新之处.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航空设备越来越成熟,通信、导航、显示等都是航空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通信,是航天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抗干扰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机载无线通信系统中,抗干扰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波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并利用电磁波间的摩擦来实现信息传输。但是,由于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很有可能会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从而破坏到通信的效果。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机载无线通信的特点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类型,并根据干扰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出了具体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设计高压线路或通信电缆线路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当电力线发生故障时,在通信电缆线路上感应的对地电压要小于通信电缆线路的耐压水平。因此要掌握和了解通信电缆的实际耐压水平,也就是要了解通信电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通信正常的情况下,电缆最多能够承受多大的电压(也称为最低击穿电压)。本文讨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压送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导线表面发生电晕及其他放电的机会越来越多,电晕及其他放电的同时产生的效应之一就是无线电干扰(简称RI),无线电干扰的实质,就是在电晕和放电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有害的电磁波,且频带相当宽,从频率上说,从低频50Hz到高频上千兆赫兹的范围。这些频率会干扰周围无线电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通讯事业、汽车工业和计算机工业的发展,电线电缆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线电缆的性能,尤其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航空导线、汽车用线、高温仪表电缆、石油钻井平台电缆等许多强弱电共存的场合,迫切需要使用抗电磁干扰型控制电缆硅橡胶护套电缆料来优化电缆的性能。一、电缆料的研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好性的电子噪音,分传导干扰和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资源,表现出六大特征,即有限性、排他性、复用性、易污染性、非耗竭性以及固有的传播特性等,由于其不受地域、空域、时域的限制,包括行政区域、国家边界等。任何无线电设备通讯均离不开无线电频率,而基于上述的排他性与有限性的特点,无线电很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到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本文就针对无线电频率的干扰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频短波通信作为无线电通信方式的一种,主要实现超视距(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功能。本文简单介绍了高频通信的传输介质-电离层的变化规律,并对高频频率与电离层的关系、高频频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忠  陈周庭 《科技资讯》2009,(27):17-18
对于工作点多、通信距离远、环境恶劣且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可以利用无线电通信来实现主控站与各个子站之间的数据通信,采用这种远程测控方式有利于解决复杂连线,无需铺设电缆或光缆,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频电磁波在空气-水界面处存在剧烈反射,以及在水中传播时衰减迅速等问题,提出以507 kHz中波为载波信号,实现陆基控制平台与水下航模的无线电通信.该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HT6221编码技术实现陆基控制平台的按键编码,经过OPA561放大后由L型天线发射输出;采用CD9088专用调频电路,实现水下航模的无线电信号解码,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将直流电机控制信号通过红外光波通信方式发送给水面传动单元;水面传动单元采用PID算法控制直流电机牵引水下航模实现上升、下潜和深度定位等基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波有效通信距离为10 m以上,误码率小于2%,水下航模定位精准,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少年来,与水下通信一直困扰着人们。以往与水下通信一直采用传统的电磁场通信,如长波、短波及微波等。但由于水的屏蔽效应,使任何电磁波都难以穿透到水下足够深度。要与水下进行联系,只能从水下将天线浮出水面。这样既不方便又容易暴露水下目标。这一难题直到1984年由美国某海军基地的一艘核潜艇作水下环球潜行,采用中微子通信,才算得已完满的解决,从此开始了人类通信史上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杨芳 《科技信息》2012,(21):59-59,91
超短波电台是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重要通信装备,超短波以其优越的传输性能在部队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着通信领域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致使超短波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当今用频设备日益繁多,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故意非故意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针对部队超短波通信中所产生的干扰类型进行分析,探究各种干扰现象的成因和原理;其次提出了几种通信抗干扰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通信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电磁波的经典理论Maxwell方程出发,根据甚低频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点,提出实现甚低频电磁波穿透地层无线电通信系统模式,并对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气体绝缘变电站(gas-insulated substation,GIS)中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瞬态电磁过程是影响智能组件正常工作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其在二次电缆的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干扰分量大的大小研究较少。通过252 k V GIS真型实验平台模拟了变电站快速瞬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产生电磁干扰;测量了不同屏蔽措施条件下二次电缆两端干扰电压水平,得到了电缆端口干扰电压的时域和频域特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辐射耦合是干扰电压产生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二次电缆安全稳定工作,变电站二次电缆应采取良好的屏蔽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井下漏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都是采用现场总线通信,通信介质采用电缆,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通信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漏电保护装置的拒动作或误动作,给煤矿造成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井下漏电监护系统的光纤通信系统,介绍了通信单元的实现,基于485总线通信。  相似文献   

18.
气体绝缘变电站(GIS,gas-insulated substation)中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瞬态电磁过程是影响智能组件正常工作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其在二次电缆的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干扰分量大的大小研究较少。通过252kVGIS真型实验平台模拟了变电站VFTO(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产生电磁干扰;测量了不同屏蔽措施条件下二次电缆两端干扰电压水平,得到了电缆端口干扰电压的时域和频域特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辐射耦合是干扰电压产生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二次电缆安全稳定工作,变电站二次电缆应采取良好的屏蔽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井下漏电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都是采用现场总线通信,通信介质采用电缆,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通信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漏电保护装置的拒动作或误动作,给煤矿造成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井下漏电监护系统的光纤通信系统,介绍了通信单元的实现,基于485总线通信。  相似文献   

20.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在无线电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频谱资源出现匮乏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由于采用了动态频谱接入的概念,它有效的拓展了用户之间频谱资源的共享,解决了频谱资源匮乏的难题.但是,频谱资源共享过程中所出现的干扰问题又成为了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的新课题.该文针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共享干扰的理论和技术,对其理论原理、实际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阐述,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运用的生产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