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裤瑶民族的经济十分落后,发展经济是摆在他们面前很紧迫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白裤瑶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如何在发展中继承白裤瑶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其民族精神、保护其民族的生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白裤瑶民族的现状,指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分析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探讨一个新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茶山瑶由于较早地进入大瑶山占有山林田地而成为“山主” ,在观念文化上则相应形成了以特权、知足、封闭为主要特点的“山主”意识。并明显地表现在经济、婚育和语言等民俗文化中。这种意识已成为茶山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木柄瑶是瑶族的一个较小支系,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平山村的五个自然屯.平山木柄瑶服饰是木柄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濒临消失.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法及文献分析法,以平山木柄瑶服饰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服饰文化的现状,探讨木柄瑶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价值,以期引起社会对濒临消失的木柄瑶服饰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动机制。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并反映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的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蓝靛瑶医药的产生发展、传统诊断和传统疗法,认为蓝靛瑶医药是与疾病斗争中产生,间经代际接力与知识滚雪球式继承和发展,同时吸收周围民族医药知识作补充.描述蓝靛瑶医药的望问触闻切的传统五诊方法和常用的五种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蓝靛瑶医药的产生发展,传统诊断和传统疗法,认为蓝靛瑶医药是与疾病斗争中产生,间经代际接力与知识滚雪球式继承和发展,同时吸收周围民族医药知识作补充,描述蓝靛瑶医药的望问触闻切的传统五诊方法和常用的五种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7.
瑶族是一个渊源古老的民族。云南省富宁县瑶族共有三大支系,以蓝靛瑶居多。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巫师中普遍有借汉字标注瑶音的文字应用。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宗教仪式,“度戒”是其中最为隆重的一种。它在蓝靛瑶男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度戒”在蓝靛瑶民族意识、宗教信仰、传统道德观念及生存技巧的传承方面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坳瑶蝴蝶绣的工艺特点和类型,进一步探讨坳瑶蝴蝶绣与梁祝故事流传的渊源,和与道教阴阳二元观念的关系,同时通过与其他民族蝴蝶绣的比较,提出坳瑶蝴蝶绣与贵州苗族蝴蝶绣也有一定的联系,是坳瑶曾经居住在贵州的见证,反映了坳瑶的民族迁徙过程。  相似文献   

9.
1瑶族有自己一系列传统独特的文化,白裤瑶服饰是这一系列独特文化的一部分.建国以来,对瑶族服饰的调查研究做了许多努力,为我们研究白裤瑶服饰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和可供比较的材料.白裤瑶服饰,兼有瑶族风格的特点,又突出自己的特征,其中奥妙如何?迄今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懂它的全部含义.对其服饰辨析,找出它的时代、含义与根据,探出它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民族历史的研究. 关于白裤瑶服饰的生产,慕仕凡同志在《浅述白裤瑶服饰》一文中云:“基本是由妇女自织、自画、自染、自制而成,用料主要是棉花纺织的白土布.主要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与创建现代民族新文化的双重使命中,拓展与升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文章通过对影视人类学与瑶学研究的和谐结合与互动,可望对"传统"与"现代化"的深入探讨,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11.
瑶族民间悲剧爱情故事《吉冬诺》是瑶族新的信仰观念 ,新的婚姻模式 ,新的悲剧观等多种新的瑶族文化形成和确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37-41,88
皋陶(yao)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萌芽时期呈现的文明曙光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基石之一。皋陶文化不仅是皖西地方的,也是中华全民族的。科学地研究皋陶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需。  相似文献   

13.
瑶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当前民族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瑶族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知识.本文以瑶族为例,从传统知识的组成要素如生产方式、宗教、习惯法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知识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迁徙的路线大体是由广东进入广西、云南后再迁入东南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由于战乱,不少瑶人以难民身份迁入欧美各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大体有人口压力、生计使然,因征调、天灾人祸等而迁徙。瑶族的迁徙是群体行为,事先有过商议,有人先去探寻地点,认为条件可以,才写信歌回原居地动员迁徙。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瑶族药浴风俗与特色,论述了瑶医风亏打盈治疗原则与穿经走脉、启关透窍及排毒解毒等治疗方法在药浴中的应用,综述了瑶医药浴现代研究的进展,提出瑶医药浴治疗与保健的作用机制.认为无论是悠久的历史、应用的范围、使用的频度与广度,还是治疗与保健效果,瑶医药浴均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16.
瑶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朵鲜艳的奇葩。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在生活中"以歌养心"。根植于日常生活中的瑶族民歌蕴含着瑶族人独特的礼仪文化,这些礼仪文化影响、规范着瑶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人际交往,体现了瑶族人民美好的人生理想,也反映了瑶族社会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7.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之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背景及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长鼓舞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保护日显重要。瑶族文化的维系与发展依托诸多传承机制。本文从语言文字入手,探讨其在瑶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