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南牛头山地区的陆良组、牛头山组属下震旦统,沉积相类型为浅海—海岸相,而澄江等地的澄江组为河流相,两者为同时异相产物。滇中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早震旦世早期沉积相展布由古陆剥蚀区—河流相—海岸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呈不对称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2.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摩天岭褶皱带的东端,即秦岭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所夹的楔形地块一勉、略元古隆起的东端,通常称为“三角地带”。矿区出露地层为上无古界震旦系勉略群的中、下震旦统。下震旦统(接官亭组)为浅变质中基性海底火山岩系夹浅海碎屑沉积岩系;中震旦统(九道拐组)下部为陆源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上部为海相硅质白云岩夹炭质板岩类。矿区地层中金丰度值普遍较高,常比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北部的沉积岩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演化的阶段产物,其中青海海西州茫崖镇地区晚古生代早石炭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独具特色。本文讨论了该地区下向上石拐子组和大干沟组地层组剖面岩石组合特征,以薄片显微图像说明典型岩石组构、矿物组合等为特色,探讨了各岩性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得出石拐子组上下两段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砂岩相和浅海-陆棚碳酸盐相,大干沟组沉积环境属于浅海碳酸岩相和浅海-陆棚碳酸岩相。为该地区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层序地层分析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湖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地区寒武-奥陶纪地层发育良好,屡序完整.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贺兰山小区.岩石地层序列自下而上由辛集组、朱砂洞组、陶思沟组、胡鲁斯台组、阿不切亥组、马家沟组、米钵山组构成.通过对各岩石地层单位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表明,贺兰山地区寒武-臭陶纪为陆表海沉积,其地史演化由陆源碎屑海岸—浅海陆棚—台地边缘浅滩—台地潮坪相—陆棚内缘斜坡相组成.整个寒武纪时期基本以滨海-浅海为主,奥陶纪期间地壳缓慢下降,海侵逐渐扩大,奥陶纪中叶达到高潮形成次深海.奥陶纪晚期受构连运动的影响,地壳隆起,海水退去结束了陆表海沉积,贺兰山地区进入风化剥蚀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中下部为一大套灰黑色、黑灰色泥页岩,且大部分地区深埋地腹,具有较好的页 岩气勘探潜力。基于钻井岩芯及野外剖面测量观察,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地质研究,建立了陡山沱组区域地层格架,进 行了层序和沉积相分析。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岩性具有四分特征,钻井岩芯和实测剖面各分段的岩性特征和沉积厚度 有所不同,地层厚度在90∼250 m,总体上呈东西走向展布,即自北西向东、南逐渐增厚的趋势。将陡山沱组划分为一 个二级层序(SS1),其中包含4 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沉积相包括滨岸潮坪相和台地相,台地相划分为 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台内盆地3 类亚相。陡山沱期,研究区整体上为台地相沉积,区内东南部为开阔台地沉积,西北 部为局限台地,西南部花鸡坡-X1 井-九里垭一带为相对深水的台内盆地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边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8.
利用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中泥盆世分为艾费尔期、吉维特期两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中泥盆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中泥盆世东北地区艾费尔期沉积环境多为浅海陆棚相碎屑岩沉积及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佳木斯-松嫩微板块部分地区及额尔古纳-兴安微板块为古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哈诺敖包一带为滨海沼泽相沉积。吉维特期出现大规模海退,主要表现为:研究区南部沿西拉木伦缝合带一线未见沉积;延寿县马鞍山福兴屯一带发育福兴屯组湖相沉积;兴安海区西南段东乌珠穆沁旗一带的塔尔巴格特组表现为进积-加积型层序,由艾费尔期泥鳅河组浅海沉积过渡为滨海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区栖霞组剖面厚约115米,除少量陆源碎屑岩外,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包括亮晶砂屑灰岩、核形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等。岩石学和古生态学特征表明该区栖霞组可划为潮上云坪、湖间、潮沟、潮滩、开阔浅海、深浅海等沉积微相。据此建立起栖霞组的垂直相序和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与地层组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演化与地层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将该盆地构造和地层系统划分为2大组合系统5个构造-地层组合。前震旦系为混合片麻岩、浅变质岩组成的地台基底,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志留-泥盆纪为克拉通过缘隆升阶段,发育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  相似文献   

11.
黔北冯家湾锰矿床严格受控于地层层位和古构造,本文总结分析了冯家湾锰矿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该矿床属浅海海湾相沉积型锰碳酸锰矿床,并提出该区找矿前景好,深部找矿潜力大,应该加大找矿力度。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与震旦纪裂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塔里木反块中部的大型克拉通盆地,它位于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地幔隆起之上,其地壳厚度为41~50km。盆地基底结构复杂,由太古界—下元古界深变质岩系和中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经800Ma前的热构造事件拼合固结而成。基底四周被深大断裂切割,控制和影响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震旦纪,岩石圈伸展分裂,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均为被动大陆边缘,其裂谷作用具有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因此,在盆地部形成夭折裂谷,盆地西南则表现为克拉通内坳陷  相似文献   

13.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川东南震旦系-志留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及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储层特征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下志留统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沉积相、岩溶作用及裂缝发育程度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储层沉积相区域对比研究表明,主要储层横向展布特征是:灯影组白云岩在研究区广泛且稳定分布,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主要发育于泸州-赤水-道真以南的台地相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震旦系气藏天然气组分的分析和天然气同位素的研究及计算 ,明确认为震旦系的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又通过对储层沥青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如正构烷烃、姥植比、三环萜烷和五环三萜烷、10 脱甲基藿烷、甲基藿烷 ) ,不仅证实了资阳、威远地区震旦系储层沥青来自寒武系烃源岩 ,而且指出资阳和威远油气的来源是不同的。研究认为 ,广海陆棚相是主要烃源岩分布的沉积相 ,也是四川盆地生烃能力最强、分布范围最广的一套烃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及类型好 ,且有机质演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成烃高峰期参差不齐 ,供烃时间长 ;二是供烃中心具迁移性 ;三是三叠纪末是大规模油气生成期。根据TSS烃源岩热模拟评价系统对震旦系、下寒武统主要烃源岩生烃计算结果 ,认为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大 ,震旦系灯影组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四川城口震旦系剖面的划分方案、岩石类型及岩石学特征,讨论了沉积环境。认为该区早震旦世明月期处于上扬子陆块北缘山前临海盆地的陆相环境;晚震旦世陡山沱期为潮坪—海湾环境,灯影早期为泻湖-广海陆棚-潮坪环境,灯影晚期则从浅水陆棚转变为深水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滇东地区含磷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认为渔户村组小歪头山段和雨碌段(待补段)分别代表一级碳酸盐磷酸盐台地上二级台地和台凹相区的同时异相沉积。晋宁、安宁地区中谊村段的白泥层与中白云岩层为上下关系,中白云岩层为上磷矿层下部的相变。根据20条含磷地层剖面的地层相分析进行相区划分,并作出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和上磷矿层两个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8.
本剖面地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境内,区域构造虽属郯庐断裂带北段西支依兰—伊通断裂带,但剖面地层形成年代却早于依兰—伊通断裂带【1】。剖面出露的登娄库组地层厚度共288.60m,其底部与营城组火山碎屑岩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地层未完全揭露。通过对剖面地层的细致考察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该剖面登娄库组地层主要沉积了一套粒度较粗的陆源碎屑岩,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总体反映了构造运动强烈、周边地形起伏大、山区剥蚀强烈等特点的沉积环境。受断陷脉动式沉降【2】活动的影响,地层沉积相演化规律为:湖相→扇三角洲相→湖相→扇三角洲相,并在湖相和扇三角洲相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9.
The Sinian (Terminal Proterozoic) and Early Cambrian shallow- to deep-water sequences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integrated lithostratigraphic, biostratigraphic, and other approaches, the shallow-water sequence from the base of the Sinian (base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to the top of the Qiongzhusian (top of the Yu'anshan Formation) was subdivided into 12 stratigraphic intervals. These 12 intervals were applied in turn to th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sequences present in various facies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The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ere developed can serve as a time frame for ongoing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es of the "Cambrian explo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