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应用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方法降低生活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10时,氨氮去除率最佳,可达到98.3%。适宜的反应时间为15 min,氨氮去除率达87.0%。沉淀剂配比以1∶1∶1,1∶1∶1.2和1.2∶1∶1为宜,氨氮去除率大于98.0%。基于正交试验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5 min,pH=10,n(Mg)∶n(N)∶n(P)=1∶1∶1。此条件下,进水TP 2.7 mg/L,出水TP15.0 mg/L,C∶N∶P接近100∶5∶1,合理添加了磷元素,符合后续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鸟粪石形式从固体废弃物——剩余污泥中回收氮磷,探讨pH值和发酵时间对污泥发酵溶出氮和磷的影响,以及Mg和P摩尔比对回收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溶出的氮、磷的质量浓度较高,而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液中氨氮与正磷酸盐质量浓度增加,其最佳发酵时间为2d.此外,随着投加镁的增加,氮磷回收率增加,当发酵液中Mg和P的摩尔比为1.2∶1时,磷的回收率最高.对回收产物进行组分分析、电镜扫描与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沉淀主要成分为鸟粪石.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强化微电解—沉淀处理高浓度硝酸盐氮废水的新工艺.试验得到的微电解反应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90 m in,炭粒粒径2 mm、铁炭比15∶1、加药量5 g/L、催化剂与铁屑的质量比为1∶25;沉淀反应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0 m in、沉淀pH值11.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动态试验中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在99%,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含量低于国家地下水三类水体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氨氮模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沉淀剂Mg Cl2和Na2HPO4,以磷酸铵镁的形式去除高浓度氨氮模拟废水中的NH4+,考察了p H值、Mg∶N摩尔比对氨氮和无机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电镜扫描(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结果表明:当p H值为9.0~9.2,n(Mg2+):n(NH4+):n(PO43-)摩尔比为1.1∶1∶1时,氨氮去除率和无机磷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6.64%和95.55%,产物为斜方形结构的磷酸铵镁沉淀。可见,化学沉淀法能够满足氨氮高去除率的要求,方便后续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同时,沉淀产物可用作氮肥,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去除蚀刻液处理过程中废水残留超高浓度氨氮,配制3 000 mg/L氨氮溶液模拟废水.采用鸟粪石沉淀法,研究了pH值、pH调节方式、药剂添加顺序以及n(N)∶n(Mg)∶n(P)对3组药剂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恒定10.5,摩尔比为n(N)∶n(Mg)∶n(P)=1∶1.4∶1.2时,3组药剂除氮效率分别达9...  相似文献   

6.
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和回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实验室规模研究了通过生成鸟粪石(磷酸铵镁, MAP)去除氨氮工艺条件的影响. 加入磷酸和MgO产生MAP沉淀, pH值对其影响很大, pH值为9.0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 PO43-, Mg2+, NH4+的摩尔比为1 ∶1.5 ∶1时, 氨氮去除率较大并且可较好地回收氨生成鸟粪石. 此外, 物料的加入次序严重影响氨氮的去除. 两步沉淀工艺氨氮去除率达99.1%, 氨回收率为80.1%.  相似文献   

7.
以高铁酸钾处理钨湿法冶金萃取废水,研究了pH值、高铁酸钾用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初始pH值为5~6或9~10,高铁酸钾与有机物质量比为2∶1,温度为40℃,反应为20min时,去除率达87.3%.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高铁酸盐氧化能力,研究了高铁与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联用对难降解有机物苯酚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分别研究了单独高铁,单独纳米TiO2以及高铁酸盐与纳米TiO2光催化联用对水中苯酚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高铁在高铁与苯酚质量比是30∶1,溶液pH值是4.0,反应时间为30min时,对浓度为10mg/L的苯酚溶液去除率高达96.73%.单独高铁在高铁与氨氮质量比为14∶1时,溶液pH=9.0,反应时间为90min时,对浓度为50mg/L的氨氮溶液去除率最高可达75%;单独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催化下处理50mg/L氨氮溶液时,在最佳条件为:pH=9.0,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0min,纳米二氧化钛为40mg时,氨氮的去除率为82.8%;在单独纳米二氧化钛的条件下,当体系中加入2mg高铁时,即实施纳米二氧化钛与高铁联用,氨氮的去除率为97.5%,比单独高铁和单独二氧化钛分别提高了7.8%和22.5%.结果说明,高铁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体系存在协同氧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低品位磷矿脱镁后产生大量废液,需循环利用。文章尝试选择性脱除磷矿脱镁废液中的铁、铝、钙等杂质,同时回收镁以制备较高纯度的六水磷酸铵镁。以高含量脱镁液为原料,依次经过陈化除杂、中和除杂、加入氨水,与脱镁液中的镁和磷组分反应制备六水磷酸铵镁。脱镁液经陈化除杂后,用碳酸钠调节溶液pH值为4.0,Fe~(3+)、Al ~(3+)、Ca~(2+)的脱除率分别为99.0%、99.8%、91.2%,Mg~(2+)和H_3PO_4的损失率分别为4.8%、9.2%。制备六水磷酸铵镁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氮镁摩尔比为2.10∶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0min,搅拌转速200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镁和磷回收率分别为97.60%、52.05%,六水磷酸铵镁纯度为9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L9(34)表,研究N-乙酰-L-亮氨酸的合成,提高反应得率.实验发现,L-亮氨酸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2,乙酰化试剂分次加入,反应pH值为8~10,反应温度在10~15℃之间,酸化结晶pH值为1~3,反应时间1~2 h为适宜反应条件,产品得率可达到89%.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探究了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提钒废水中高浓度氨氮过程中磷源、镁源、pH值、沉淀时间和n(Mg)∶n(N)∶n(P)对氨氮回收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建模并用XRD分析产物.结果表明: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是最适合的镁源和磷源.最佳沉淀时间为20min.响应面得到的多项式回归方程表明各因素对氨回收率的影响程度为n(Mg)∶n(N)>n(P)∶n(N)>pH,在最优条件附近,pH值、n(Mg)∶n(N)和n(P)∶n(N)分别为9.51,1.22和1.12时进行实验验证,氨的回收率为98.32%,模型优化效果明显.综上,通过响应面优化MAP法对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磷酸铵镁法沉淀模拟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的条件,添加助凝剂对氨氮去除的辅助效果.实验得到最佳沉淀条件为:沉淀剂为Na2HPO4与MgCl2,投加摩尔比Mg:N:P=1:1:1,pH为9.50,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25℃.在此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86.71%.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投加助凝剂FeSO4· xH2O,Al2(SO4)3·xH2O及活性炭,最佳投加量均为0.5 g,可使氨氮去除率提高至89%以上,其中活性炭助凝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提高2.83%.将助凝剂辅助磷酸铵镁法用于味精废水氨氮处理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β-磷酸三钙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正交实验,将产物分子中钙磷原子的摩尔比即n(Ca)/n(P)作为控制指标,对影响该指标的4个要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考察,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物的钙磷源配比为1.50、pH值为1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得的β-磷酸三钙纯度最高,并用化学分析法和XRD进一步确证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氯化镁、氯化锰、氢氧化钠及碳酸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镁锰双金属氢氧化物(Mg-Mn-LDH).探讨镁锰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镁锰双金属氢氧化物(Mg-Mn-LDH)结晶性的影响.通过XRD和SEM对产物结晶性、组成结构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锰摩尔比3∶1、反应温度40℃、反应3h、长陈化时间和反应体系pH 13下,制备出的产物的结晶性最好,层状结构也最清晰.  相似文献   

15.
八氟戊醇磷酸酯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选取四氟丙醇的联产物八氟戊醇与五氧化二磷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配料比n(八氟戊醇)∶n(五氧化二磷)=2.8∶1,反应温度为60℃,最佳反应时间3 h.单双酯产率分别为44.8%和32.6%.对产物性能进行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约为24.07 mN/m.  相似文献   

16.
鸟粪石-絮凝强化工艺处理鸡粪发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上清液pH值在6~7之间,适宜投加絮凝剂进一步絮凝强化沉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74.6%、66.8%、68.9%.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7.
六氯环三磷腈的催化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Cl5和NH4Cl作原料,在惰性有机溶剂对称四氯乙烷中,以金属氯化物(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铁等)为催化剂,吡啶作缚酸剂,合成六氯环三磷腈.探索原料配比、催化剂、反应物粒度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和产率的影响.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在温度130℃,NH4Cl∶PCl5=1.3∶1,反应时间5.5 h,PCl5和NH4Cl的粒度越小,产品收率越高,最高产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8.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reaction pH when a single kind of PO43is used as phosphorus source to remove NH4 - N in 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process. However, this tedious step could be avoided in experiments that use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phosphate and employ PO43and HPO42as phosphorus sources, pH was controlled by properly changing the proportion of PO43to HPO42-. The influences of pH, material proportion and different addition modes of magnesium on NH4 -N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NH4 -N concentration in influent being 200 mg/L. It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HPO42: PO43was concerned with phosphorus and NH4 -N removal.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phosphate is definit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NH4 -N decreas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HPO42concentration, while the efficiency of phosphorus increased. When increasing PO43concentration, it benefited the removal of NH4 -N, but the remaining phosphorus was hig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H4 -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from the initial 200 mg/L to 39.14 mg/L with the remaining PO43at 5.14 mg/L if the ratio of HPO42: PO43remained at 1 : 3.  相似文献   

19.
以2-溴呋喃和硼酸三丁酯为原料,采用正丁基锂法合成了2-呋喃硼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以及pH值等主要因素对合成反应产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物料配比为n(2-溴呋喃)∶n(硼酸三丁酯)∶n(正丁基锂)=1.00∶1.20∶1.20,pH值为6.0时,2-呋喃硼酸的产率最高可达84.0%,纯度可达99.702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