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多元传感器的人机交互式CNG储气井腐蚀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还没有检测CNG(压缩天然气)储气井井壁腐蚀的技术和装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超声检测、井下视频检测和线结构激光检测三结合的人机交互式检测系统,可以对CNG储气井的均匀腐蚀区域作高速、低精度“粗查”,局部恶性腐蚀区域低速、高精度“细查”.实验表明,系统可以满足我国CNG储气井腐蚀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发动机油快速检测法,即油滴斑点色域迹象法.对CNG/汽油两用燃料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在行车试验过程中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通过进行油质检测和质量判断,提出换油时机和使用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总结了光学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和质谱检测法三种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并介绍了近几年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线段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历程,按照检测原理的不同,对线段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主要介绍了基于Hough变换的线段检测方法、Burns边缘检测算法、端点扩张线段检测法、LSD线段检测法.通过对各种检测方法的阐述、分析和比较,总结了线段检测技术的理论缘由和应用特点,并提出了影响线段检测技术的几个因素,展望了线段检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和重金属污染防控至关重要。现从原理、优缺点、研究进展方面综述了电化学检测法、光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等常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并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共振光散射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型检测技术做出相关介绍,最后对各种传统检测方法与新型检测方法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重金属同位素检测技术可能性方案,并对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对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下匹配滤波器检测法和能量检测法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能量检测法下认知用户单独检测、合作检测以及采用多样性技术来检测第一用户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匹配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当信噪比大于0 dB时,采用能量检测法能够检测各种信号;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合作检测和采用多样性技术能够提高能量检测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中的介质往往具有危险性,腐蚀性等特质,保证压力容器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各种方法包括表面检测法,射线法,超声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涡流检测法,TOFD检测法,磁记忆检测法,漏磁检测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于其确定方法进行了一定阐述。进而对上述方法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对于提升压力容器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可以增大系统设计自由度,同时减少系统所需元件数量,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紧凑化、轻量化,被誉为现代光学系统的变革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光刻系统、汽车照明等领域,极大推动了航天、国防及高科技民用事业的发展。然而,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对面形精度要求较高,如何对其面形进行高精度检测从而指导加工成为限制该类元件大范围应用的瓶颈。文章对10余种常用的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梳理,按照是否采用干涉原理,将检测方法分为非干涉检测法和干涉检测法两大类,分别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回顾了各方法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方法进行面形检测的特点,并对未来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高精度面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改进的传输线方程法,研究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模拟响应、微弱信号检测量级,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采用油田真实套管建造了一套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微弱信号检测试验装置.研究了微弱信号高精度的数据采集技术,成功地检测到试验装置中的纳伏级信号,测得套管外试验介质的电阻率.该技术方法的试验成功,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热原物质及其检测方法进行阐述。方法:通过对热原物质本质的分析,总结药典要求的家兔热原检测法和内毒素检测法的优缺点,并根据两种常用检测方法使用存在的局限性,简要介绍新的热原检测法-细胞检测法。结果与结论:家兔法和内毒素检测法的影响因素限制了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新的检测方法拓宽了检测范围,实现标准化,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论证,故需要进一步完善热原检测方法,实现药品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对FNN-3200电子罗盘在CNG储气井检测成像中的同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子罗盘在检测设备中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获得图像同步信号处理电路的复杂程度。安在静筒中需设置光电转换电路,电路较复杂;安在动筒中的处理电路较简单。两种安装方式都能得到精度较高的检测成像同步脉冲。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气井压力计测试方法测取节流器以下井段压力存在困难,回声仪测压方法有时测不准液面等问题,推导了具有节流效应影响的压力公式:由节流器上流油压与套压的变化关系,计算出积液深度,再从油套环空采用井深迭代方法,得到一种新的计算井底压力的方法.通过气田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与回声仪测压方法的静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流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6%;与压力计测试方法的静压和流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9%和4%.该方法能比较方便和准确地得到气井井底压力,是气田动态监测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储气装置是其重要部件之一。综述了储气装置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包括储气装置的分类、不同类型储气装置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并详细分析了储气装置的储能特性。研究为储气装置的设计选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是汽车清洁的替代燃料,拥有在资源、环保、经济和安全上的优势。为了更好地应用天然气,文章对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和CNG汽车进行了经济评价,介绍了CNG作为汽车替代燃料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5.
车用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石化汽油、乙醇、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模型,提出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指标,并进行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乙醇、煤制甲醇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升高,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降低.从降低生命周期净能源成本角度出发,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是优先选择的汽油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从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出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公式,再从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图解图导出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公式,说明一维无限深方势阱的能级确实是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在特定条件下的极限,最还对一维半无限高方势阱的能级数目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相应的判别公式。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汽车燃料的多样化、气体燃料储量丰富等原因,CNG、LPG汽车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把汽油车、柴油车改装成燃气汽车时,其动力性会有所下降,在相同燃料箱容积下续航里程会缩小,但燃料经济性、排放性有较大改善,若CNG脱水脱硫较为彻底则气体燃料是较为安全的燃料目前,我国燃气汽车宜采用机械式供气系统,长远看应采用气体燃料电控喷射系统在柴油车上燃用气体燃料时,宜采用掺烧的形式;汽油车上燃用气体燃料仍可用电火花点燃,但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点火能量等应作调整目前,我国燃气汽车行业存在着管理混乱、标准规范的制定相对滞后、加气站发展缓慢、燃气设备及改装市场有待整顿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燃气的性能,应开发专门使用CNG或LPG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8.
通道尺寸对热面点火天然气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缸内直喷压燃式天然气(CNG)发动机低负荷循环波动大及高负荷NOx排放偏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涡流室式热面点火燃烧系统,研究了涡流室通道尺寸对缸内天然气空气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及发动机运转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直径较大的涡流室通道,发动机起动性能较好且缸内混合气燃烧持续期短,对改善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有利;选择直径较小的涡流室通道,主副燃烧室内混合气的浓度分层效果明显,能够实现两级燃烧过程,有利于降低发动机循环波动,扩展功率范围及改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9.
压裂、回注、储气库注采等作业将造成套管内压的循环变化,最终导致水泥环的密封失效.针对前人套管内压循环变化造成水泥环密封失效破坏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最新的实验结果,分析了是否考虑地层岩石约束两种井眼系统工况条件下的水泥环失效破坏方式.分析结果显示:未考虑地层岩石约束的实验易导致水泥环的周向拉伸破坏而产生径向裂纹;套管-水泥环界面过渡区的存在能降低水泥环的径向压应力和周向拉应力,从而降低水泥环产生拉伸破坏的风险;考虑地层岩石的约束时,水泥环内外界面受到套管和地层岩石的径向和周向约束,阻止了已经达到拉伸强度极限的水泥环发生拉伸破坏而产生径向裂纹的趋势;套管内压增大时,井下工况中水泥环主要发生塑性屈服破坏产生微环隙,基本不会发生周向拉伸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固井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