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还原法制高纯度碳酸锶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同时使工艺流程简化。实验样品经分析测试:碳酸锶含量大于99%。  相似文献   

2.
碳还原法制高纯度碳酸锶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碳还原法加工天青石矿制取高纯度碳酸锶的实验及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提出了用结晶分离法提纯氢氧化锶而制得高纯度碳酸锶;克服了传统的以工业碳酸锶为原料制高纯度碳酸锶的诸多缺点;解决了从大量锶中分离钡、钙这一问题,同时使工艺流程简化.实验样品经分析测试碳酸锶含量大于99%.  相似文献   

3.
以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产生的含锶废渣为原料,以硝酸与硝酸铵混合溶液为锶浸取剂,考察锶渣粒径、硝酸与硝酸铵物质的量比、浸取时间对锶浸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锶浸取工艺进行优化,联合碱析除杂制备硝酸锶.结果表明:在锶渣平均粒径为0.10 mm、硝酸与硝酸铵物质的量比为4.35、浸取时间为33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锶...  相似文献   

4.
对天青石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的焙烧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焙烧温度、还原焙烧时间、还原剂、添加剂及球团粒径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焙烧过程较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氯化锶、尿素、氢氧化纳、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淀粉为原料,通过络合与均相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稻草柬状和花状碳酸锶晶体,并应用XRD、SEM和IR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EDTA和淀粉,对碳酸锶晶形有显著影响,可得到纯度高、分散性好的束状的亚微米级碳酸锶晶体。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锶、尿素、氢氧化纳、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淀粉为原料,通过络合与均相沉淀法成功合成了稻草束状和花状碳酸锶晶体,并应用XRD、SEM和IR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EDTA和淀粉,对碳酸锶晶形有显著影响,可得到纯度高、分散性好的束状的亚微米级碳酸锶晶体。  相似文献   

7.
氨浸出法生产仲钼酸锭,系以氨水浸出焙砂使三氧化钼转化成钼酸铵进入溶液中。焙砂中所含的大部分铜和少量亚铁也分别以铜氨络合物[Cu(NH_3)_4](OH)_2和亚铁氨络合物[Fe(NH_3)_6](OH)_2存在于氨浸出液中,需行净化处理。通常采用的净化方法,是以硫化铵或硫化氢为净化剂,使铜、铁等杂质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这种净化方法的缺点,在于污染环境,影响工人健康,溶液的加热和静置沉淀分离工艺费时,并存在制备硫化铵或硫化氢时的废液、废渣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种含砷的铟冶金溶液,研究了一种选择性硫化除砷方法,消除铟生产过程中AsH3对环境的污染,考察了酸度、温度、时间及硫化氢加入量等工艺参数对除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砷去除率达99.1%,同时铟损失少,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氧阴极还原法制备过氧化氢的工艺过程中,作者对碳电极进行了疏水处理,并利用正交设计对不同方法处理的碳电极以及恒电位值、电解液浓度等条件安排了试验,认为在参加试验的碳电极中以疏水气体熏蒸的电极为好,同时探寻了上述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步法"高纯碳酸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还原、浸取、纯化、沉淀4个关键环节.通过对高纯碳酸锶制备过程的中间工艺环节--SrS浸取过程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该过程中S2-的行为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浸取过程中,随着浸取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降低,锶的收得率升高,但是却导致SrS的水解和H2S气体的溢出;SrS的最佳浸取温度范围为80~85℃.  相似文献   

11.
使用工业上新型的除钙剂,由工业级原锶液,可直接制得化学纯碳酸锶。介绍了除钙工艺条件和沉淀碳酸锶的工艺条件。如果将除钙剂回收利用,则本工艺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毒的刺激性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人的健康。在药用基础化学的药用氯化钠制备的学生实验中,实验老师要新鲜制取饱和的硫化氢溶液以备学生实验使用。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实验室新鲜制取饱和硫化氢溶液的实验的内容、原理、实验所用的材料、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着重阐述了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对多余硫化氢气的无害化处理。希望能给相关专业实验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含硫化氢废气氧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难度更大的低硫化氢含量的废气,采用从硫化氢中获取单质硫和氢气的液相回收硫化氢的方法.氯化铁水溶液处理硫化氢的体系包括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吸收硫化氢和吸收液电解再生制氢2部分.作者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温度对氧化吸收过程的影响,为回收单质硫的温度条件选择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根据.认为60~70℃为最佳的吸收反应温度,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有足够大的吸收率,又能得到易于过滤的单质硫.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以碳酸钾、碳酸锶、磷酸氢二铵、氧化铕为原料,制备了铕掺杂的磷酸锶钾荧光粉。用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等测试表征了实验样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在950℃可以获得单相的磷酸锶钾粉体,粉体的显微形貌为不规则形状,粒径分布在700 nm~4μm之间。粉体的光谱分析确定空气气氛热处理得到3价的Eu~(3+)离子,其作为发光中心产生620 nm的红色发光,Eu~(3+)离子发光强度在范围0.015 mol%和0.020mol%时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5.
碳酸锶生产中废气废水的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碳酸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制取硫磺、硫脲、碳酸氢铵等的综合利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树脂碳为载体,用化学吸附还原法、电镀还原法和离子溅射法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铂碳复合电极,然后采用恒电位法测定了铂碳复合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并以此为基础求出了这些铂碳复合电极的有关电化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铂碳复合电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交换电流密度、塔菲尔常数和传递系数等电化学性能参数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实验数据为评价不同工艺方法制备的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铂碳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硅的原理,针对该方法合成成本高,反应时间长,所用设备昂贵,合成条件苛刻等缺陷.利用微波的良好加热性能,采用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制取碳化硅粉体.经实验表明,最优条件为:锌粉作催化剂,碳硅原子比为4:1,微波功率800W,微波时间30min.该方法制备的碳化硅为3C—SiC晶型,晶粒粒径相对较小.微波辅助碳热还原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大、反应时间短、尺寸相对较小,具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普遍含硫化氢,个别井硫化氢含量较高,给钻井、集输、环境带来安全风险,为明确延安地区马家沟组储层中硫化氢成因及分布规律,通过天然气中总有机硫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碳同位素及硫同位素研究,确定硫化氢的成因,结合膏岩、地层水、埋藏史、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开展硫化氢形成、运移、聚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硫化氢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成因,膏岩和地层水分布、流体充注及地层温度是控制硫化氢形成的主要原因;硫化氢伴随着天然气发生运移聚集,在具备封存条件的部位聚集,上古生界本溪组储层中硫化氢来于马家沟组。马家沟组马五_(1+2)、马五_4、马五_5以下储层中硫化氢聚集规律不同,古沟槽、不整合面、铝土岩及组合配置关系确定了硫化氢在不同储层中聚集规律,马五_5以下储层中硫化氢含量高于马五_4储层中硫化氢含量,高于马五_(1+2)储层中硫化氢。  相似文献   

19.
煤气高温脱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高温煤气脱硫是提高煤清洁转化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该研究开发了锰基的中高温脱硫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烧结温度、硫化温度、硫化气氛以及进口硫化氢浓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100 ℃下烧结后的脱硫剂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脱硫性能,脱硫精度最高可达2×10-6.脱硫剂在硫化温度为700 ℃时的脱硫性能最佳,硫容量可达31.8%.随着硫化气体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气氛中氧势增高,从而使脱硫精度下降.当CO2含量从0%增加到4.53%时,出口硫化氢浓度从2×10-6上升到20×10-6.进口H2S气体含量的增加,对脱硫精度的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但缩短了脱硫穿透时间  相似文献   

20.
废气—硫化氢在生产促进剂M后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废气硫化氢氧化成二氧化硫,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代替硫酸应用于生产橡胶硫化促进剂M的后处理中的工艺改革,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