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原蝗虫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是难度较大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热点课题。本文建立了北方草原蝗虫灾害气象等级预测指标,实现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省(自治区)草原蝗虫气象等级预报,为北方草原防蝗减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9-5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草原蝗虫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广应用”以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草原蝗虫的气象遥感监测预测服务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主要核心技术。利用气象和天气学指标与RS和GPS定位技术,实现对草原蝗虫发生面积、有限区域内种群密度、最佳防治龄期和迁移趋向的多目标、多空间尺度、多时效的监测预测。  相似文献   

3.
正在蝗虫防治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1953年以来,蝗灾并未成为困扰中国的重大灾难性问题。农业农村部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未来中国爆发大规模蝗灾的风险很低。阿拉伯沙漠里的一场降雨,在两年后,却让数千里外的中国人感受到了恐慌。2018年中,因为连续的强降雨,在阿曼、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三国间的沙漠地带,土地湿润起来,土中的沙漠蝗虫开始从卵中孵化。到了当年年底,沙漠蝗虫的数量增激增,开始成群聚集起飞。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1999,(14):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振动时效工艺,国外称为"VSR"方法,是利用共振原理消除和匀化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一种加工方式,是可完全取代传统的自然时效的一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铸造、锻压和焊接等金属构件的时效处理,具有高效节能、无三废污染、设备投资少、不受生产场地限制和操作简便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1999,(9):53-55
一、主要技术内容 阿姆斯生物肥是根据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和植物营养生理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的一种将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肥料整体优势集于一体的新型高效生物肥.通过六年多在全国20多个省30多个地区2000多万亩应用证明,阿姆斯生物肥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简称"生化".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阐明生命现象.  相似文献   

7.
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与技能熟化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生成与转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过程本质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技术知识逻辑过程,即以技术目的为逻辑起点,技术原理构建、技术规则制定和技能熟化的过程;二是技术知识选择过程,是通过试错机制选择有效技术知识的过程;三是技术知识建构过程,是技术知识日臻完善并逐步适应用户个性化要求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过程本质可以概括为遵循技术逻辑基础上的"选择-建构"过程:"选择-建构"的主体是处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技术共同体以及社会成员;"选择-建构"的对象是由技术原理、技术规则和技能构成的行动纲领;"选择-建构"的标准包括技术逻辑和社会文化尺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有关殷商时期蝗灾的记载较多,可补传世文献记载所缺。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灾多发生在公历7月至11月之间,跨后世的夏、秋、冬三个季节。殷商时期中原地区的蝗虫有的年份可发生三代,这可能与殷商时期较为温暖湿润有关。商人对蝗灾发生的时间,及其与旱灾、阴雨的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殷商农作物种植结构是商人有意或无意选择的结果,客观上有减少蝗灾危害的作用。当蝗灾发生时,商人不仅求助于神灵以禳灾,而且已知道利用烟火驱杀蝗虫。  相似文献   

9.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中大气分项目着重研究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和边界层中大气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转化进行研究,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及其预警系统的研究,这是本世纪城市环境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研究揭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调控原理,并提出治理方案.城市大气边界层系统观测及城市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和污染物化学过程之间强非线性、强非均匀性及耦合理论预测模型研究,大气与水、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为实施北京"蓝天碧水"环境工程目标提供大气、水、土工程决策与规划,为北京地区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种质资源是控制作物性状的基因载体,是作物育种及其相关学科的生命物质基础.如何从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快速、准确地鉴定出育种上迫切需要的新的优异基因,是我国作物育种的急需与作物种质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我国农业上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应以培育"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品种为突破口.因此本项目以发掘抗旱、抗病(虫)、肥料高效利用及优质基因为研究重点.我们将植物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基因资源研究,提出了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基因克隆的技术路线.项目近两年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建立核心种质的策略与方法,建立起了水稻、小麦、大豆初级核心种质.(2)明确了新基因发掘的方法,构建了一批基因作图群体.(3)已克隆到水稻抗白叶枯病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鸟类纪念碑     
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设立了“鸟类纪念碑”:麻雀纪念碑——耸立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座奇特的纪念碑。在1860年之前,美国没有麻雀,农作物经常发生虫害。后来,波士顿人特地从欧洲引进来麻雀,终于治住了害虫。这座纪念碑就是人们为感谢麻雀的功劳而建立的。海鸥纪念碑——美国西部犹他州有一年蝗虫成灾,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后来,飞来了一大群海鸥,啄食了这群蝗虫,消除了虫害。当地居民特地建立了一座海鸥纪念碑。鹤类纪念碑——德国巴伐利亚州鹤类极为稀少。为了保护这种鸟类,当地居民除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保护措施外,还特地用青铜制作了一…  相似文献   

12.
1 课题简介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材用优良树种,国家制订的"六大林业工程"中,把发展速生丰产林作为重要的方面.但目前农林植物可视化方法在反映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因素、基因等相互作用的植物学原理方面尚缺乏深入、广泛的研究,难以有效指导实际的农业生产与作物栽培.  相似文献   

13.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发明的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色光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诺贝尔奖的意义,文章对LED的发光原理、发展历程及获奖者的主要贡献等作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量子隐形传态过程的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概念较粒子概念更为基本.利用基于事件概念的Bunge状态空间模型,对量子隐形传态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因果关系进行了论证和分析.量子信息传递中有相互作用的发生,展现了违背"定域性作用"假设的非定域性,体现了一种新型的非定域性因果关系的存在.用不确定性原理阐明了量子信息传递中有"能量波动",并将之看做是对经典因果性中"能量传递"概念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3):47-48
一、主要技术内容 SM型气升式发酵罐是根据"涡流切变强化气-液-固传质和传热"原理设计的.该设备将自行发明的一种新型静态混合元件与气升原理结合,利用流体动能与浮力达到强化传氧和传热的效果,它不仅克服了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存在的能耗大、剪切力大易伤害菌体和不易大型化三大弊端,而且解决了一般气升式发酵罐空气利用率低、固-液传质差和在高粘度发酵液中气-液传质不良三大难题,使发酵设备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6.
量子测量问题悬而未决已近一个世纪,而目前学界日益倾向于将之归结为两个必须由量子理论回答的问题,即"明确结果问题"和"优先基矢问题"。21世纪初,John H.Conway、Simon Kochen等人提出了"自由意志定理",主张粒子具有自由意志。这意味着粒子具有自主选择与知觉的能力。粒子的知觉能力与自由意志均进一步地与能量这一基本物理量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两条基本原理:"知觉-能量原理"和"意志-能量原理"。凭借这两条基本原理,"明确结果问题"和"优先基矢问题"便可得以解决,一条新颖的量子力学诠释进路也因此而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笛卡尔整个形而上学的阿基米德点"我思"往往被视为第一原理,而忽视对普遍数学思想的关注,他设想的普遍数学蓝图为理解其哲学体系和第一原理提供了一套方法论路径。"我思"出场前,笛卡尔在第一沉思以"恶魔假设"来确保"清楚明白"的自明性。质言之,"我思"具有一种被隐藏了的先验意义的道德合法性,这一合法性源自上帝,因而在笛卡尔的上帝观与"我思"之间构成了无形的张力,即"笛卡尔循环"。若从普遍数学出发重新清算笛卡尔认识论的展开逻辑或许能够在"循环论证"中敞开另一处理解进路。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8):114-119
所谓进化论美学就是用进化适应性原理,即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美和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影响。整体来看,美与进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体美的标准与进化动因,二是自然美的特质与进化环境,三是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与文化介入。而艺术与进化的关系也要分为两大部分来考察,一部分是动物的"艺术"与被动进化,另一部分是人类的艺术与主动进化。通过运用科学美学的研究方法,进化论美学研究不仅突出了人类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而且还总结出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其中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带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陈增兵共同完成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光子,即光量子的简称,是量子的一种,量子是物理量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在量子世界,有两个基本的原理,就是量子叠加和由其引申出来的量子纠缠。"量子叠加"就仿佛神话中的分身术,但量子的分身术是不能被人看到的,一旦被观察到,它的分身就会随机地消失,而只留下一个。相应的,"量子纠缠"就是多个量子的叠加态,量子之间相互纠缠,即使相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与以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近现代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研究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亚里士多德是按研究"是"的方式即本体的方式为指导来研究他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其中的关键是确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事物的本体并将本体与他所要寻求的原理"对接"起来,构成学科意义上的知识原理。对《物理学》来说,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立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存在的原理(本原),这就是《物理学》第一章的内容;二是确立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本体是"自然",这就是《物理学》第二章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运动问题,形成学科的理论知识。运动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主体,运动与本原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自然是运动的本原(原理)。《物理学》最后两章关于第一推动者的论证是其自然科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