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系统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东道国的企业和国家创新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化压力为动力,如何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中掌握主动,是各国各地区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殷瑜 《科技与经济》2011,24(5):75-79
R&D全球化是跨国公司适应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环境而做出的一种战略反应。跨国公司R&D全球化出现并在世纪之交获得迅猛发展,其背后的国际经济背景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创新点在于指出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我国R&D投资的基础环境和政策环境,以推动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活动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3.
孟华  丁巳 《科技信息》2004,(12):32-3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重要动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正在抓紧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以支持其海外市场的开发,并充分利用海外科技资源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研究与开发全球化已经成为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资本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专家指出,1997年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向尤其表现为研发投资机构在华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日趋明显。但是,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对策,以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研实力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公司不仅把中国看作一个巨大的市场,也看作一个新兴的科研基地。通过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或者增加RD投入,国际跨国公司可以利用我国的科技资源节约研发成本,提升其全球经营利润。对于我国来说,则可以同世界科研精英接触,便于适应全球化标准。通过调查国际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情况,分析了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原因,提出了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在天津设立研发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与开发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纷纷投资中国.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凸现,跨国公司开始对华进行战略性投资.北京由于人力资源和研发方面的基础条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研发投资地.跨国公司来北京建立研发机构,加快了国际技术转移,给北京技术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巴特尔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与R&D杂志(R&D Magazine)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球研发投资预测》报告为基础,分析了2012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R&D投资预算情况,以期为中国R&D投入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跨国公司主流运营方式的精益生产方式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FDI的重要特征,精益生产模式源于经济增加值(EVA)经营理念,而EVA指标体系已成为跨国公司评估其FDI竞争力的主要方法。FDI精益生产模式,经济增加值(EVA)经营理念和EVA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确立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FDI的运作趋向短期化,跨国公司在华FDI企业日趋“空壳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阶段;研究了研发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和影响;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特点;提出了鼓励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研发机构的措施及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R&D对提升东道国的科技创新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跨国公司R&D决策行为决定了在何处和以何种方式投资,研究其行为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现实情况,研究了国际跨国公司R&D决策行为的理论综述、规律和趋势,旨在对我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政府决策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活动概况,分析了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研发力度,增设研发机构,与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等活动对我国产生的种种利弊,提出了既要肯定和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R&D活动,又要持谨慎的态度,加强管理,确保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受到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企业转化知识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以及所在区域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探讨这些因素,界定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并归纳其主要特点,整理出分析框架。最后,将评价因子分为五类指标,进而建立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在全球背景下,对跨国经营企业在进行人员配置选择时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梳理了在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跨国经营企业在人员母国化、本土化和全球化配置策略之间进行选择所面临的理念、文化、法律、成本、沟通、控制等方面的利弊。跨国经营企业在综合权衡内外部条件后,依据跨国经营战略所凭借的竞争优势选取有利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而这一配置模式会随着跨国经营企业发展进程、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技术溢出与上下游厂商合作创新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下游厂商采取产品创新条件下,利用Cournot数量竞争模型,比较研究了产业结构、技术溢出效应对上下游厂商合作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垄断性的上游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下游厂商从事创新活动,竞争性的上游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上游厂商从事创新活动.在垄断性产业结构下,上游产业利润和社会福利随着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大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在竞争性产业结构下,上游产业利润和社会福利随着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大呈现出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而下游产业利润不变.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下跨国公司R&D联盟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与开发作为跨国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保证因素之一 ,在跨国公司联盟发展中得到极大的发展。由于联盟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 ,使联盟双方存在极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R&D联盟的现状、趋势 ,以及R&D联盟中的风险类型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论文、专利、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等6个维度,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前后中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总结了中国近15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大国,高被引学者数量跃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等科技产出快速攀升至全球首位,知识密集型产业规模及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揭示了中国在研发经费投入结构、顶尖人才、技术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尚未跨越主要创新型国家2.5%的临界点,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仍明显偏低;R&D研究人员数量不仅基数低而且增长非常缓慢,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不升反降;专利授权率长期偏低,与美、日、德、韩差距明显;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匮乏。提出了多元化投入、人才培养和集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业全球化的二次创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运用二次创新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提出了基于全球竞争的二次创新过程模型,并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将自身置于全球竞争的环境中积极开展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的全球化竞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以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水平低,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R&D投入与公司业绩正相关,R&D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逐年减弱。原因在于:公司后续R&D投入不足,而R&D收益需要持续的投入作为基础;R&D投入比重太低,不足以推动业绩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技术战略的制定和运用。作为保持和加强在华技术领域垄断优势的重要手段,专利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核心,日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通过分析当前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企业影响,对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的最新走向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浪潮下,跨国公司不能再以殖民者的姿态为自身谋利;而东道国也不能狭隘地以保护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由抵制跨国公司的进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竞合关系,在无形资产收益上表现得愈益突出。无形资产使东道国和跨国公司双赢,持久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