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语文教学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可以促使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丁继文 《科技信息》2011,(32):352-352
应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能够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变形象、复杂的变简单、静态的变动态,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梅花 《科技信息》2011,(20):I0155-I01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员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能说,又要能干的全面性人才。这就要求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职业高中学生必须学好技能的同时也要练好口语能力,这样才能够立足于社会。但目前职业高中生认为只要练好技能就可以,自己的母语早就能说会写了,学习语文浪费时间。因此,当前的职高语文教学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职高语文口语教学令人担忧。作为职高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转变职高生"语文无用"观念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如何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能力的策略,希望能为改变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沟通师生感情,创设情境,巧设导语,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反馈和加强课外阅读等六个方面着手。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就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能关照宇宙,咏叹人生。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诗意是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潜的悠然自得,李白的飘逸雄放,杜甫的沉郁顿挫,都要通过诗意的语文来表达。诗意语文能震撼心灵,安抚慰藉人的灵魂,滋养润泽人的心田。他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多关注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分析、理解、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好书不仅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范围和空间,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享受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达到真正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这有效性能否得以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和教师是否能把学生的兴趣点放在第一位。兼顾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培养智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语文,它无处不在隐身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留有语文的足迹,不必苦苦寻觅,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  相似文献   

8.
可丽 《科技资讯》2012,(9):199-199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为了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创设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运用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通过课堂中的多向交流来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就是小学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结合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扎实学生的素质基础,读写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提升,在书面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该文着重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中,阅读教学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能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审美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本实验旨在民族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年级、班级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训练,研究表明语文学习策略特别是认知策略的教学与训练是可行的、有效的,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中、差生效果极明显,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伟杰 《科技信息》2007,(6):151-151,154
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关键还是要扭转教学观念,真正把教育中心从应试教育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上。论文主要介绍如何营造一种“活”文学氛围,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各大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并将教学重点不断转移到专业课的现状下,高职语文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涵养,让学生能顺利的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然而现阶段的高职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的方面,有待我们的考察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理解能力,更能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杨琼 《科技咨询导报》2009,(23):213-213
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教学和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走上自主.自觉、灵活多样的路子。通过多种方法有目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情感教学应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情感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还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呼吁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回归,当教学中灌输了奔腾的感情激流,我们的教学已经升华到了理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李淑云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152-152,154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文中之感,想文中之想。而课前的情景设置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角色,体会情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感觉到是一种情感体验。自然轻松地掌握知识,学得轻松愉快。能兴致勃勃地完成学习的全过程。一、课前情景设置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只把它读好,显然不够。学生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不应有囿于课本,囿于课堂,而应面向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能引起人们的心灵愉悦,增强活动兴趣,改善活动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我们有必要让语文教学遍开美之花,我们也有可能让美之花开遍语文课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做个有心人,我们能发现语文教学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美提高教学质量,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得当前人们更加注重对教育方法的研究以及创新。语文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使得学生借鉴古代的初始哲学。中职语文是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十分关键的阶段,其语文的学习水平与后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是由于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成绩,因此中职学习阶段对语文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方式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在中职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的分数在较大的程度上会对考试的总成绩有着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当前流传着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口号。该文主要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以及相关的文献研究对中职语文"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培养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