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期发表了两篇“气功科学研究”的文章.顾涵森同志继续她关于气功“外气,的研究.本期她的文章介绍了她所测到的气功“外气”的第四种物质形态——低频磁信息.这样顾涵森同志对气功“外气”的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四种物质形态——受低频信息调制的红外辐射、某种微粒流、静电及低频磁信息,现在都已在本刊上正式发表了.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5期在“探索与假说”栏中发表了戴运生同志的《第二次成人过程原理》一文。文章指出:“由于亿万年的演化,现在的人在母体里有一个成人过程,即人的机体形成过程;但出生后还有一个具体的成人过程,即第二次成人过程。”文章以众所周知的印度“狼孩”为例,说明了在第二次成人过程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脑的发育在这一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读了此文后,认为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人——特别是人脑——的发展是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下完成的。社会促使人体结构的发展变化。”他指出:“这不但是人体科学的研究课题,而且涉及教育学的基础,因而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他同脑科学专家梅磊、刘觐龙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本刊将他们的通信发表,以引起更多同志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本刊第5、9、10期刊出的《周易代数学》一文是焦蔚芳先生多年研究的心得,也是他对“河洛数学”研究的新层次。本刊近年来已先后刊出焦先生的五篇大作(《洛书的数学研究——焦氏“洛书矩阵”学说》87年第5期;《洛书的数学研究之二——焦氏洛书数字几何学导伦》1991年第3期;《洛书的数学研究之三——焦氏“河洛数伦”探源(上)(下)》1992年第 8、9期;《易卦》的数学研究之一——焦氏“周易宇宙代数学”原理》1993年第5期;《焦氏“周易代数学”》将刊于1993年第9、10期。文章刊出后,编辑部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希望本刊能介绍一下焦先生个人的一些简历、他的学术思想及成果。为此我们以通讯方式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焦先生作了笔谈式的采访,以下是通讯采访记录。  相似文献   

4.
基本粒子演化假说和河外星系红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孝威 《科学通报》1974,19(5):215-215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3年第3期发表唐孝威同志的“基本粒子演化假说和河外星系红移解释”一文,并希望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最近本刊收到何祚庥同志的“‘不断创造物质’的学说必须批判”一文,对该文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为了贯彻伟大领袖毛主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现在我们同时发表这两篇文章,以便于大家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刊为庆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九十华诞,特辑“‘李约瑟难题’征答”专栏,得到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本刊已挑选出11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应征文章在上期刊出。本期刊出李约瑟博士本人应本刊之约从英国寄来的文章,以飧读者。在这篇文章中,李约瑟博士论述了他50多年来一直思考、探索以求解他自己提出的这一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所得到的结论。李约瑟博士认为像西方其他科技史家那样一律遵循“内在论”是不能求得合乎逻辑的正确解答的,而必须探寻出东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特征才能说明问题。为此,他深刻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科学和社会形态的文献,认为他自己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的判断是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是有一定依据的。正是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所相应产生的国家机器的特征和功能,产生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正是这种特征和功能,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自发产生。毋庸讳言,他这种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自信的认识与我国史学界的一般理解是有分歧的。在这篇文章中,他自己也提到这一点。这篇重要的中国科技史论文最初发表于《伯纳尔纪念文集》(伦敦,1964年)、《科学与社会》杂志(1964年,第28卷)和《半人马星座》杂志(1964年,第10卷),后又收入李约瑟博士自己的论文集《大滴定》(伦敦,1969年,多伦多,1979年)。现在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并由本刊在中国首次发表其中译文。本文由徐汝庄同志翻译,由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冯契教授校阅,由于篇幅所限,译文中对某些段落作了少量删节,虽无关宏旨,仍特此说明。至此,“‘李约瑟难题’征答”活动即告结束。  相似文献   

6.
再谈厄尔尼诺与我国严重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心 《世界科学》1992,(1):35-35
1989年第5期本刊发表了一心同志的论文《厄尔尼诺与我国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时过两年,证明他的论点是有科学依据的,即我国的特大洪涝灾害与西太平洋有升温现象有正相关性。发生1991年6~7月的我国特大洪涝灾害,也发现这一现象。本刊再发表一心的文章,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他在文章中列举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月,以为感兴趣的读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涂序彦 《科学通报》1965,10(12):1043-1043
一引言“人——机”系统是控制论的重要课题及发展方向之一。它研究控制系统中人与机器的相互关系、“人——机”信息交换过程,讨论在机器设计中如何考虑“人的因素”的问题。为什么要研究“人——机”系统?这是因为近代的机器系统,尽管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离不开“人”,实际上都是某种“人——机”系统。例如,飞机、坦克、潜艇,乃至宇宙飞船都需要驾驶员;枪炮瞄准以及导弹发射等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次大战以后,整整一代杂志读者都被鲍里斯·阿茨巴舍夫所创造的拟人化机器所迷。阿茨巴舍夫喜爱机器,他钦佩机器具有那种可以承担人们千百年来所从事的繁重体力劳动的力量。“我宁愿看着一艘1000吨的挖掘泥船挖掘一条运河,”他解释说,“也不愿意看到1000个筋疲力竭的奴隶在皮鞭下从事这项工作。”但是他也对人类创造机器的另一方面——发明所带来的破坏——而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35岁的启明星、博士生导师钱旭红现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分管科研、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在一些人看来,他是上海高校中某项纪录的保持者——上海高校中最年轻的副校长。但钱旭红给我的印象是他不希望别人从官位角度来看待他,他是一个学者,一个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学者。钱旭红是搞生物特异性染料与农药研究的.在国际这个领域内,钱旭红的名字颇受人尊敬;最近的二次该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他都是大会特邀报告人。这些年来他平均年产十几篇论文,其中半数以上是在国际该领域有影响的杂志发表。从96年初担任学校领导工作的这一年中,他已在国外学…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以毕生精力躬行实践,遍历祖国许多地区的名山大川,不畏艰险,悉心考察,尤其对我国喀斯特地貌的描述和研究,在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1月5日是徐霞客400周年诞辰,本刊在“纪念徐霞客诞辰400周年”专栏中,发表了两篇文章,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及其主要科学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冈子 《科学之友》2007,(8A):24-25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 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何大一博士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防“艾”之战上,今年10月中旬,何博士在上海参加“东方科技论坛”期间接受了本刊的采访提纲,不久他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回答了本刊的提问——  相似文献   

13.
王曼新同志在他的文章发表后已得到当地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有关单位、个人的配合,进一步开展了他的实验活动。本期发表南京大学蒋虎祥同志关于王曼新在元麦上“人工诱发根瘤”切片的电镜观察报告就是这一期间的重要成果之一。蒋虎祥同志这一实验观察报告,以电子显微镜中所拍摄到的明白无误的照片,论证了经王曼新“人工诱发的元麦根瘤”中确实存在着与豆科作物根瘤相同的根瘤菌类菌体和放线菌,其形态特征简直维妙维肖。这证明,王曼新同志在非豆科作物的根系中确实诱发出了有固氮菌类共生的根瘤。这项实验观察结果无疑是对企图全盘否定王曼新此一成就者的一个有力的回答。当然,对人工诱发根瘤的实验分析研究,绝非仅是电镜切片观察,其他的实验工作也在进行,并已取得可喜的结果。本刊将陆续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4.
人造胰腺给Ⅰ型糖尿病的日常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机器管理可以避免人工护理带来的一些失误。研究人员正在研发的人工胰腺装置——无线数据信息传送软件——可实时准确地检测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这种在软件上运行的数学公式可作出治疗决定。最终将“治疗权”移交给软件。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去年第11期上发表了题为《通古斯天火之谜》的文章之后,引起广大中学生的兴趣。丁永明先生在阅读了该文之后,提供了他最近编译的《“通古斯宇宙奇观”揭秘》一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是回答了上文之谜。现予编发,以飨读者。“通古斯宇宙奇观”科研考察队的队员们就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东西伯利亚的事件提出新观点:宇宙飞船在离地球表面不远处跟彗星相撞。  相似文献   

16.
发现地宫 秦始皇兵马俑,举世闻名。但是如果告诉你兵马俑不过只是秦始皇众多陪葬坑中很小的一部分,你会作何感想?考古研究已经发现,被秦始皇带到地下的,不仅有他的“军队”,还有他的“都城”和“王宫”,以及他心中念念不忘的“王朝”。本刊特约现任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撰文,为我们解读——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0月14日,谈家桢教授致电本刊,他说:“去年你们发表了《麦克林托克应获诺贝尔奖》一文,现在《人民日报》报道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已授予了麦克林托克。这是一件喜事。你们杂志敢于刊登这样的文章,说明你们是有眼光的,有魄力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五代计算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曾在去年第7期上发表了介绍第五代计算机的文章。究竟什么是“第五代计算机”,钱学森同志在《关于“第五代计算机”的问题》一文中,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文章论据充分,具有独到见解,值得科学工作者一读。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名校风采”(“来自名牌大学的报道”)这一栏目设立3年来,国内有33所著名大学相继在我刊发表了文章(排名按来稿先后顺序),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学生的热烈欢迎。 现在,第一轮报道已告一段落。下面,把国内这33所大学文章的题目和作者、发表期次重新列出,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编后记     
《大自然探索》杂志创刊已两周年了,在过去的两年中,许多领导和同志们用各种方式对本刊表示了热诚的关怀和鼓励。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发表了张爱萍同志给本刊的题词,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把刊物办得更好。在“科学家论坛”中,我们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钱伟长、朱洪元、贝时璋等三位著名科学家的文章。他们在长期的科学工作中,从科技人材的培养到治学方法以及新兴学科的开拓等方面,都有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