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生活型及植被类型、属的系数、科和属的分布区类型、保护和特有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2)种子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植被群落类型多样;3)优势科、优势属明显;4)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具有向温带过渡的性质;5)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6)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及贵州特有植物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6科、392属、729种.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主要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等;单型属较少,少型属较丰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中国特有科、属贫乏 .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个中国特有属.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型,属级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型,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最多,占本区总科数的55.9% ,热带分布的科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居首位,占本区总属数的 77.4%,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大学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中高校校园植物的区系组成与分布.对湖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校园种子植物85科、181属、264种;(2)优势科、属不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较为复杂;(4)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丰富,表现出较明显的过渡性;(5)属种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宁夏罗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科的性质与特点,于2006-2010年对其植物种类进行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及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有64科、203属、365种,种子植物种类丰富;保护区植物区系年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植物区系处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植物区系研究内容,揭示福建匡山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开展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匡山种子植物共有10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4个属分布区类型,分别占福建省种子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的90.91%和100%;热带成分68科270属,占该区域种子植物总科数、属数的69.4%和53.7%;温带成分29科218属,分别占该区域种子植物科数、属数的29.6%和43.3%,科、属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比分别为2.34和1.24.福建匡山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具有类型多样、组成复杂、热带成分明显、特有分布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取线路法、样地样方法进行野外植物调查,对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相邻区域野生植物为640种(含变种),隶属于152科435属,由蕨类42种、裸子植物类11种、双子叶植物499种、单子叶植物88种组成,其双子叶植物在该区域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植物生活型上,草本植物为主,乔木和灌木为辅,在科的层次上,小型科和中型科是该区域的主体,占总科数的71.4%,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的科为主,分别为31.8%、25.9%,属级水平上分布类型有12个分布型和17个变型,科属的地理成分复杂,热带属性占主导地位,同时兼有温带属性,说明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与邻近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比较发现,在亲缘关系上,与湖南溆浦思蒙种子植物区系关系最接近,热带属性明显,与四川白玉拉龙措湿地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7.
秦岭石瓮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瓮地处秦岭南坡柞水县境内,共有野生种子113科,421属,813种。通过对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种分析统计,归纳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特点如下:1)植物种类较为丰富;2)地进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区域联系广泛,与世界各大洲有密切的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4)区系性质明显是温带性,且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区系过渡性明显;5)本区植物区系80.44%的成分与华中植物区系共有,具有华中植物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标本鉴定,对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 753种,隶属于181科741属;种子植物科的组成以中科、小科为主,种数集中在中等科,优势科不是很明显;种子植物属的组成以极小属为主,种数集中在小属;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兼具部分温带性质;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8属20种。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37科,648属,1400种.科的优势现象明显,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禾本科、豆科和百合科.地理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10个,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4个,温带性质属种略多于热带性质属种,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成分和珍稀保护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松藻煤矿地区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①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②种子植物起源古老.③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④种子植物区系显示出明显的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⑤优势科明显.⑥特有现象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离子熔体电解技术在金属钛、镍、铝、铅的制取与精炼中的研究状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Primary site of reaction in the in vitro complex of phleomycin in 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 Pietsch  H Garrett 《Nature》1968,219(5153):488-489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菌种选育、栽培料选用和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改良及其发展前景,认为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以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为基本原则,紧跟市场发展需求,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厨余垃圾处理热点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其处理处置凸显出诸多问题。梳理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状、厨余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重点回顾了厌氧消化、堆肥、生物干化、腐生生物养殖和物理预处理等几项关键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在2020年取得的研究进展,整合了技术研究热点和相关工程案例,为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流域泥沙过程模拟中的河道输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流域的水沙过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的全过程,以及泥沙侵蚀、输移、沉积的不同运动形态.对这一物理过程的全面描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数字流域中,将流域水沙过程概化为坡面产流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沟道水沙运动及河道水沙输运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的计算能为中下游河道水沙计算提供入口边界条件.本文对前三部分的内容只作简要介绍,重点以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工具,以1977年为典型年,完成了流域泥沙过程模拟过程中干流河道输沙计算,并对龙门站的预测水沙过程和实测水沙过程龙门一三门峡河段进行了演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用预测龙门站水沙过程计算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演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角度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从地方行政建制和基层组织形态的角度去研究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相关资料对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哮喘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近年来小儿哮喘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通高校篮球技能训练中,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篮球技术动作的进度慢,考核达标率不高的问题,以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为依据,并利用脑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法和数据统计方法,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学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