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09,(1):24-24
在我国新疆东部的大沙漠里,曾经发现一座神秘的“魔鬼城”:“城墙”耸立在人们面前,“城堡”中有一条条迂回曲折的“街巷”,“街巷”两旁是一间间“房舍”。  相似文献   

2.
“乾知”出自《易·系辞上》,汉唐易学多以“知解”“知觉”释“知”,并未将“乾知”看作一词。阳明心学兴起后,浙中王门的王畿使用“良知”这一阳明学的核心概念解释“乾知”,提出“良知即乾知”这一命题。王畿此说的用意在于借助大生广生之“乾知”证明“良知”亦属实体性存在。也就是说,“良知”既是道德领域无善无恶的心性概念,同时也是具有超越性的、宇宙万物的终极实在。这一思路在阳明后学以及现代新儒家处引发了一定争论。如何界定“乾知”与“良知”的关系,折射出学者对“良知”概念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3.
“墩笃”考     
“墩笃”一词在古文献中常记作“敦笃”。翟时雨先生在《重庆方言志》中对“墩笃”一词释为“男性长得帅”。有待商榷。本文通过考察一组同源词,对该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证,认为以“敦”为声旁的一组同源词在意义上都有“厚实、敦实”之意,即可证“墩笃”解释为“”男性长得帅”义欠妥。  相似文献   

4.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5.
“一脸汗”与“一碗烩面”属于不同的结构形式,二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脸汗”比较接近主谓结构;“一”不是基数词,意思相当于“满”或“全”,功能上相当于形容词,“脸”不是计量单位,语义特征记为[一量度][+处所];在句子中表示主观大量,具有夸张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一”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展开联想提供了契机,又因其全方位的词义场给表意带来了便利,在古典诗词意境营造上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一”与其他数词对举所形成的张力对意境的深化;“一枝”、“一叶”、“一树”与意境表现的“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一帘”“一窗”的空间有限与意境表现的无限深远。  相似文献   

7.
“and”一词在英语中随处可见,由于在句中位置不同,其充当的功能和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从位置上对“and”一词的功能和翻译进行讨论,有助于全面正确理解“and”一词含义。从而避免一见“and”就译作“和”、“及”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修饰名词 ,带“的”情况有“数词 度量量词” ;“数词 准量词或时量词” ;“一 临时量词” ;数量词的重叠形式“一××”和“一×一×”修饰名词 ;能不能带“的”和要不要带“的”有其语法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11.
概述工效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各国对其命名不同,如“人类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因素”“生物工艺学”“工程心理学”等。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名字是“Ergonomics”,译为“人类工效学”或“工效学”。日本译为“人间工学”,苏联译为“人类工程学”。使用“Ergonomics”一词,是波特兰的一位教授提出来的,理由是该词来源于希腊文的两个词“Ergo”和“nomics”,前者意为  相似文献   

12.
以往楚辞研究者训释屈原《东皇太一》中的“蕙肴蒸”、《云中君》中的“极”,有不妥之处。通过考稽相关古典文献资料 ,可知《东皇太一》中的“蕙肴”为连文 ,“蒸”用作动词 ,不为“荐”字之讹 ;《云中君》的“极”是“亟”的借字 ,意为“屡次”、“每每”。  相似文献   

13.
对于鲁迅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过去研究界一致认为是“回忆性散文”。但实际上“回忆”并没有成为笼罩“叙述”的一种氛围.而只是一种对“今天”进行观照的距离移动。“过去”在鲁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是一种对现实的观照物,是对未来的警示,因而“回忆”与“杂文”是交织互渗的。《朝花夕恰》的文体核心正是这种“杂文方式”:一是“回忆”的功能是在“杂文方式”中显示的;二是主体的叙述性是在“杂文方式”中展开的。这也同时构成了鲁迅叙事散文的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需求。但这一思想从王国维把“美学”介绍到我国的那一天开始,就遭到我国美学界的曲解和误解,以致对“需要”与“欲望”不加区分、把“需要”也当作“欲望”来加以否定,从而造成我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所谓“人生艺术化”而实际上却是与现实人生分离的一种高蹈的理论。由此,在区分“需要”与“欲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美与“作为一个人的人”的生存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美是人的生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出发,讨论亚里士多德关于“是”和“一”不是“本体”的论证过程。“本体”是“是”的首要意义,而“是”作为普遍事物,它不是“本体”。这个问题的讨论能够更清楚地显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或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中的“是”和“本体”的关系。“是”不是“本体”的论证是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和“本体”关系的最关键环节,也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所要解决的最艰难和最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乡下人”这一观念绝非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所建构的宗法制“乡村文化”,而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存。其“乡下人”具体包涵二个内容,一是野性的生命,一是自由的性爱。“野性的生命”主要以水手这一形象为载体,“自由的性爱”主要以翠翠等湘西女性,包括湘西妓女形象为载体。  相似文献   

17.
“姐”考     
“姐”和“社”、“祖”、“土”、“牡”都是由“且”孳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同源字,即“姐”源于“且”,而且“姐”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运供求矛盾十分严峻.铁路“一票难求”再度成为人们的议题。“一票难求”只是现象,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票难求”到底难在哪里?2010年的春运将会怎样?“一票不再难求”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马恩、列宁、毛泽东并没有把这一学说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高度。这一“精髓”说法在“文革”中是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而衍生出的又一误解。误解给人造成的错觉:中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善于革命、善于搞阶级斗争的党。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