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功率分配器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结合功率分配器的原理图,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对电子系统领域中功率分配器的应用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功率控制(Power Control,Pc)解决的几个现象(远近效应near—far,共道干扰co—channel,信道衰落channel fading)的定义,功率控制的分类以及不足(power based,SINR based),功率控制应用的结构种类(逆向reverse,同向forward)算法以及衰落的问题分析综述;举例说明设计接收机应该选用哪一种功率控制,举出公式以及硬件实现的对应文章分析。综述了功率控制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涛 《科技信息》2011,(30):370-371
民用飞机的发展经历着从低压向高压、从小功率向大功率的发展历程,因此对于客机作动能源的要求逐渐增高。由于长期的传统成熟技术,目前民机还是处于一个传统的恒压变量泵源系统,但如果从目前的技术方案来说,液压系统的高压与大功率则会带来系统中无效功率的增长,使得系统温度急剧升高,智能泵源系统具有流量调节、压力控制、功率匹配和负载敏感4种工作方式,能够避免产生过多的无效能源,同时还具有故障工作模式和状态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PPFC)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双功率级有源校正变换电路可简化为单功率级变换电路。该文研究了CIC(Continuous Input Current)CPPFC技术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双功率级电子镇流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压钠灯的动态模型,基于此模型对不同功率的电子镇流器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单功率级结构的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因数能够达到0.97,THD值小于12%。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TSM系统的发展和“远近效应”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克服“远近效应”的主要方法-功率控制,接着介绍了TSM系统的切换分类,然后以异步切换过程为例,着重介绍相关的功率控制的实现过程,包括开环功率的计算方法和闭环功率的实现机理。这对TSM系统的异步切换过程的深入了解和功率控制的实现过程的正确全面的认识,以及对TSM系统的终端协议软件之异步切换部分的软件实现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蜂窝无线系统中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要求对用户传输速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针对多速率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功率与速率控制迭代算法。对于可行系统,它能够在获得最大吞吐量的同时最小化所消耗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可行系统中算法的能量消耗性能优于Kim S.L.提出的选择功率控制算法;在不可行系统中,吞吐量和能量消耗性能均优于选择功率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7.
三电平双有源混合全桥(H-TLFB)DC-DC变换器通过引入三电平桥臂提高输入电压范围.针对该变换器在传统双重移相控制下具有较大的功率回流、较高的电流应力等问题,提出一种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H-TLFB DC-DC变换器功率传输特性,比较变换器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下回流功率值的大小,并根据回流功率与电压比、移相比、传输功率的数学关系,计算出回流功率达到最小时对应的最优移相比,并设计相应优化控制策略.与传统双重移相控制策略相比,最小回流功率控制策略下的回流功率可以在全功率传输范围内达到最小值,并且在一定的电压比范围内,回流功率、电流应力可以同时得到优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拉矫机广泛用于现代冶金企业宽幅薄板带连续生产线,其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对布置于矫直机前后的张紧辊组驱动电机功率的优化匹配.围绕此工程需求,基于功率平衡法、键合图法等理论,建立传动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以某现代钢企冷轧板带产线在役差动式拉矫机为案例,研究其功率传递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拉矫传动系统生产不同规格带钢时,差动式拉矫机传动构型在启动初期低转速阶段,主传动电机功率发生波动概率增大,引发构件变形量增加进而导致设备安全服役概率下降,通过现场工业试验计算得到模型的均值绝对百分比误差为9.3%,验证了模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以澄清电路分析中关于功率发出与功率吸收的概念为基本出发点,对单位恒压源和恒流源串、并联激励时的功率问题做了定量分析。并由此得出,单位恒压源和恒流源串联激励时,恒流源既不产生功率也不吸收功率;单位恒压源和恒流源并联激励时,恒压源既不产生功率也不吸收功率。  相似文献   

10.
冲积河流阻力是泥沙运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1844组实测资料,基于水流功率的概念建立了总水流功率与有效水流功率的经验关系.在泥沙起动前后总水流功率与有效水流功率基本一致;在低能态区,由于有沙垄、沙纹出现,总水流功率明显大于有效水流功率;在高能态区,从动平整床面到沙浪的出现,总水流功率又逐渐背离有效水流功率.用近10000组水槽和天然河道资料验证表明,该经验关系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对嵌入式系统封装功率器件可靠性建模的研究,首先,阐述嵌入式系统封装功率器件可靠性建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嵌入式系统封装功率器件发展,其中包括一般封装发展、功率器件发展。最后,对嵌入式系统封装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建模进行分析,主要包含嵌入式系统封装分析、封装可靠性分析、焊点可靠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
提出利用差动轮系实现功率流半封闭的齿轮试验台的基本原理、载荷特性、效率和运动特性。它兼有系统载荷精度高,工况的自动化模拟响应快,且通过部分功率回流方式,以小功率消耗实现大功率的加载,是集开放功率流式与封闭功率流式齿轮试验台的优点的一种新颖试验台  相似文献   

13.
针对ATM/CDMA无线通信网综合业务传输的需要,提出了“不等功率控制”,即反向信道中功率控制的目标是使接收端所接收的不同业务用户的信号功率一般彼此不等,而同种业务用户的信号功率相等.以语音/数据综合业务为例,对不等功率控制条件下的最佳功率因子、反向信道的通过量和容量进行了分析,并与等功率控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等功率控制相比,不等功率控制可以扩大系统的允许负载区域,并大大提高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4.
梁-阶梯板耦合结构的功率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板的厚度较大和变化时,如厚板或阶梯类的板,这时板的剪切、转动惯量及板的面内运动,将对板结构的振动功率流产生影响。基于功率流的分析方法和梁、板动力学的原理,推导了梁一阶梯板耦合结构的功率流表达式。计算和测量结果表明:振动频率较低时,板厚比增大使得从梁传递到阶梯板的功率流减小;振动频率较高时,梁-阶梯板结构的传递功率流小于梁-薄板结构的传递功率流。在这类板结构功率流估计中应注意这些差异,否则将引起功率流估计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迅猛发展,已成为中国功率电子行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重点。抓住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半导体材料、器件、封装模块和系统开发的自主可控,对保障工业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分析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半导体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其材料、器件研发和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碳化硅及氮化镓器件在当前环境下的应用成果,剖析了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建议在国家政策的进一步领导之下,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衬底材料、外延材料、芯片与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整体支撑,引导各环节间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上下游互相拉动和促进,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在方棒拔制变形区沿拔制速度变化最大方向设定速度场、应力场与功率场,速度场的设定满足体积不变原则,以近似塑性条件与入口功率边界条件求出功率分布微分方程及其解.令外功率等于出口功率求拔制应力.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力半导体器件不断发展,从半控到全控,低电压到高电压,小功率到大功率。同时,由于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调节质量高、动作快、调整方便、造价低、噪音低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它也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就更加普遍。本只是对电力半导体器件SCR在电力系统励磁调节中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直流微电网Buck变换器对低压直流母线电压调节能力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带等效恒功率负载的Buck变换器的Brayton-Moser模型,构建Buck变换器系统混合势函数,设计功率成形控制器。同时,针对等效恒功率负载的负载功率未知问题,设计了功率观测器实现对恒功率负载的负载功率进行实时观测。仿真结果表明,与PI双闭环控制、外环PI内环无源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提升Buck变换器对低压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与稳态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刘康 《甘肃科技》1998,14(5):29-31
功率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简称SBD),作为新兴的一类整流器件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它不仅具备普通整流器件的优点,更由于它的特殊原理和结构,使其具有大工作电流、低正向压降、高频低功耗、高浪涌电流、瞬态保护功能等特点。因此,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压高频开关装置中,如稳压器、整流器、逆变器、UPS等。在不远的将来,在许多领域中,它极有可能替代现行使用的多种低压整流器件,因此具有十分广阔地发展前景。本文就功率肖特基整流二极管产品及其工艺制做原理做一适当地介绍和分析。l功率肖特基整流二极管产品概述11SBD的分类S…  相似文献   

20.
针对ATM/CDMA无线通信网综合业务传输的需要,提出了“不待等功率控制”,即反向信道中功率控制的目标是使接收端所接收的不同业务用户的信号功率一般彼此不等,而同种业务用户的信号功率相等,以语音/数据综合业务为例,对不等功率控制条件下的最佳功率因子,反向信道的通过量和容量进行了分析,并与等功率控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