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光明山球粒陨石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及气体保存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山球粒陨石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宇宙成因核素3He,21Ne及38Ar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 65, 80和 65 Ma,平均为 70 Ma,这是目前高铁普通球粒陨石(H群球粒陨石)中暴露年龄最高的陨石; K-Ar及 U, Th-4He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4230± 100)和(3300± 60) Ma.宇宙成因3He暴露年龄小于21Ne年龄,放射性成因 4He保存年龄小于40Ar年龄,表明该陨石在碰撞破裂脱离母体后 70 Ma的暴露期间,可能由于小的近日距轨道受到太阳加热,导致3He和4He的同步丢失.  相似文献   

2.
鄄城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及宇宙射线暴露年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分析结果表明,宇宙成因^3He,^21Ne及^38Ar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5.1,5.0及5.8Ma,平均为5.3Ma,放射性成因^4He及^40Ar的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3200及4200Ma,表明该陨石近于5.3Ma以前在宇宙空间因碰撞破裂而脱离陨石母体。  相似文献   

3.
王道德  林杨挺  刘金远 《科学通报》2001,46(10):854-856
光明山球粒陨石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宇宙成因核素3He,21Ne及38Ar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65, 80和65 Ma, 平均为70 Ma,这是目前高铁普通球粒陨石(H群球粒陨石)中暴露年龄最高的陨石;K-Ar及U,Th-4He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4230±100)和(3300±60) Ma.宇宙成因3He暴露年龄小于21Ne年龄,放射性成因4He保存年龄小于40Ar年龄,表明该陨石在碰撞破裂脱离母体后70 Ma的暴露期间,可能由于小的近日距轨道受到太阳加热,导致3He和4He的同步丢失.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78,23(4):227-227
陨石中氧同位素研究是了解太阳系形成演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岩石矿物中氧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月岩、陨石中氧同位素的研究也日益深入。1965年Taylor等用氟法分析了各类球粒陨石及其所含矿物中的氧同位素组成,比较了地球物质与陨石的氧同位素分析数据,由此得出陨石起源与历史的一些推论。七十年代初,随着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工作的开展,氧同位素进一步用来作为“宇宙测温计”。对于平衡球粒陨石及碳质球粒陨石的形成温度等进  相似文献   

5.
侯瑛 《科学通报》1964,9(8):727-727
陨石是降落到地球上来的唯一的星际物质标本,因此它是研究宇宙地质的宝贵材料。陨石化学组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陨石在各个运动阶段内所发生的许多演化,而且通过陨石内宇宙成因核还可能研究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强度、能量分布及其稳定性等。按地球上各地区发现的陨石统计数字判断,每年降落在我国领土上的陨石约有2—9块。但目前实际收集到的陨石标本却还不够多。对铁陨石化学组成的研究也还比较少。在我国的铁陨石中只有新疆准葛尔和内蒙乌珠穆沁铁陨石发表过化学成分的数据。另外,也曾经有过广东梅县、河南巩县、“铁陨石”的报导。我们最近研究了河北商都、广西南丹、新疆准葛尔、内蒙丰镇、内蒙凉城岱海、内蒙乌珠穆沁铁陨石的化学组成。同时也对这些铁陨石的比重及其锥纹石宽度进行了测量。所得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6.
支霞臣 《科学通报》1983,28(14):873-873
我国西部青藏高原第四纪盐湖广泛发育,外生成因类型的硼、锂资源极其丰富,探讨其成因显然是很有意义的。因B~(10)(n,α)Li~7和Li~6(n,α)T~3核反应截面大,在实验核物理学中用作记录慢中子的探测器。它吸引了我国个别地学工作者试图用宇宙射线中子流与地表盐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我国高原盐湖物质中硼-锂元素的共生关系和锂矿的成因,以及锂、硼同位素组成的变异。本文估算了宇宙射线中子流与盐湖卤水中硼同位素间的相互作用的可能规模,得出由核  相似文献   

7.
宗普和 《科学通报》1980,25(16):745-745
稀土元素,由其物理与化学性质所决定,使得它们在某些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过程中,或作为一个整体运移,或其相对丰度模式灵敏而有规律地变化.因此测定陨石、月球和地球物质中稀土元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往往可以为了解太阳系原始物质的化学组成提供宝贵资料,或为人们提供有关陨石母体、月球和地球形成和演化历史中所发生的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  相似文献   

8.
(微)玻璃陨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春来  欧阳自远 《科学通报》1997,42(16):1681-1695
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的天然玻璃。地表发现的玻璃陨石多呈块状,棕黑色到浅绿色,一般为厘米级大小,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熔蚀刻痕;与地表发现的玻璃陨石不同,微玻璃陨石是在沉积物或地层极为局限的层位中发现的微细玻璃陨石,粒度一般为毫米级以下,它们与相应的玻璃陨石事件在成因和分布范围上有密切的联系,其形成年龄和化学成分与玻璃陨石相当,并常具有撞击成因的结构构造特征。 虽然玻璃陨石也是一种撞击玻璃,但它具有广泛而限定的地理分布,至今没有找到相应的、可以确定的撞击坑,其靶物质的性质也不清楚,因此玻璃陨石在概念上不包括与特定撞击坑或界线事件有关的撞击玻璃(Impact glasses)或撞击成因的微玻璃球。  相似文献   

9.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85,30(21):1644-1644
宁强陨石作为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块碳质球粒陨石,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重视。根据矿物学和化学组成的初步结果,发现宁强陨石与著名的Allende陨石相似,同属CV群。 宇宙成因核素的测定可提供有关陨石进入大气层前的尺寸和宇宙线暴露年龄等重要信息,因而构成陨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利用新研制成功的低本底γ谱仪,测定宁强陨石的放射性宇宙成因核素,以了解该陨石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0.
易惟熙 《科学通报》1988,33(7):531-531
~(10)Be是银河宇宙射线粒子和陨石中氧、镁、硅或氮等元素进行核反应的产物。其反应阈能一般大于500MeV。~(10)Be半衰期为1.6Ma,介于~(26)Al和~(53)Mn之间,大量陨石~(10)Be数据积累将促进0.5一10Ma期间地外物质暴露条件研究。本工作对肇东、枣阳、导河、路南等球粒陨石~(10)Be  相似文献   

11.
证实了≈37 kaBP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中宇宙成因同位素36Cl含量峰值的存在,并认为该峰值是36Cl在大气中产生速率增加导致的,而不是净积累速率变化影响的结果. 与其他地区10Be及36Cl记录的对比,指出宇宙成因同位素这一时期的峰值事件具有全球性,可作为冰芯等沉积物定年的时标. 发现这一峰值事件与气候变冷相伴出现.  相似文献   

12.
陨石有机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陨石有机物是陨石中所含有并确证为非地球物质污染所致的有机物质,包括氨基酸、烃类化合物及其他有机分子。陨石有机物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我们过去所不知道的宇宙信息。尽管有些信息目前我们还不能解译出来,但它们的发现和确认对研究宇宙的演化,尤其是有机物的起源和演化,乃至生命的起源,都不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天然水中氚含量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卫克勤 《科学通报》1980,25(10):467-467
氚是氢的一种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宇宙射线和上层大气组分相互作用生成氚,主要的核反应是~(14)(n,~3H)~(12)C,~(16)O(P,~3H)~(14)O。氚的半衰期为12.26年,并经β~_反应,生成氦的稳定同位素~3He。在大气圈上层生成的氚组成水分子后,与大气层水汽混合,参与天然水的循  相似文献   

14.
贺昊宁  吴雪峰 《科学通报》2019,64(22):2265-2269
<正>宇宙射线为来自太空的高能带电粒子,于1912年首次由Hess博士发现.尽管已经被发现了超过100年,宇宙射线的产生机制及来源至今仍未被确认,这成为超过一个世纪以来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最大谜题之一.研究宇宙射线起源的一个难点是,宇宙射线在宇宙中传播时,受到银河系内或银河系外磁场作用发生偏转,因而从地球上观测  相似文献   

15.
吉林陨石样品的冲击加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诚达 《科学通报》1991,36(16):1252-1252
陨石中残留的各种冲击效应是其母体间高速碰撞碎裂时产生的。利用动高压装置对陨石样品进行冲击加载,对回收样品的冲击效应加以系统研究,可以获得陨石中各种主要冲击特征形成的压力和温度范围,推测陨石母体间碰撞的动力学条件和空  相似文献   

16.
上周,一台期待已久的粒子加速器正式投入运行,它揭开了利用实验室里前所未有的高能碰撞来粉碎原子核的序幕。物理学家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碰撞来产生一类全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又曾出现于宇宙产生以后的百万之分一秒内。  相似文献   

17.
乔广生 《科学通报》1982,27(10):621-621
自从1969年Wasserburg等把计算技术应用于同位素质谱分析以后,使同位素分析精度和同位素地质学得到迅速发展。第二年,还是Wasserburg及其同事以高精度的锶同位素分析,得到了Colomera铁陨石的年龄,同时得到了一个等于0.698990±0.000047的宇宙中~(87)Sr/~(86)Sr的初始比,称为BABI(Basaltic Achondrite Best Initial)。几年之后,地质年代学家们  相似文献   

18.
新疆罗布泊以东65 km处的三峰山区域发现了陨石(Tuya 002~007)散落区,呈3 km×11 km的椭圆状.散落区内收集到130余块普通球粒陨石,总重超过160 kg,最大的陨石重30 kg,最小的陨石重约15 g.散落区为一南东-北西向分布且陨石样品逐渐增大的椭圆形区域,这意味着陨石从南东向以较低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除Tuya002(760 g)外,散落区内的陨石可能来自同一次陨石雨,陨石类型为L5,冲击程度为S2,风化程度为W3.Tuya 003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为45.6±4.4 Ma,因此三峰山陨石雨的流星体可能形成于约40 Ma时普通球粒陨石L群母体的破裂事件中.Tuya 002具有和其他三峰山陨石显著不同的外表特征,表面熔壳全部脱落,球粒清晰可见,为L4型普通球粒陨石,样品中有大量的硫酸钙.其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为17.0±4.1 Ma,也证明了其不是三峰山陨石雨的产物.三峰山区域陨石的研究表明三峰山区域不是陨石富集区,而是L5普通球粒陨石散落区.因此,需要对其他一些区域的陨石样品进行矿物岩石学、风化特征、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和居地年龄的研究,从而确定出新疆及其周边沙漠区域的陨石富集区.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21,66(11):1299-1306
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广泛存在暗物质,其丰度是普通物质的5倍,占宇宙总能量份额的约1/4.自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通过引力观测发现暗物质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其物理本质至今仍然不为我们所知.另一个世纪谜题是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暗物质的本质和宇宙射线的起源位列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遴选出的21世纪11个宇宙物理学重大科学问题之列.探测暗物质粒子也是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的科技热点.我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其主要的科学目标即通过精确观测高能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来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作为一个高能粒子探测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观测数据也可用于宇宙射线物理和相关天体物理研究.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对宇宙射线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最为精确的测量,揭示了能谱上的新结构,为限制暗物质粒子属性和理解宇宙射线起源提供了重要数据.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还探测到约250个伽马射线点源以及银河系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本文综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设计、运行和数据分析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一谈到“来自宇宙之石”,就想起正好十年前通过阿波罗计划从月球采集来的岩石。对于月球岩石的研究,使行星学这个新的行星科学领域大大发展。在人们得到月球之石的1969年,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境内落下了陨石。落在墨西哥的陨石给我们带来了四十六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物质世界的情报,而落在澳大利亚的陨石,使人们第一次肯定了起源于地球外的有机物是存在的。此外,日本还收集了南极陨石一千六百块,一跃成为陨石大国。这些陨石的发现已成为一种引线,使陨石科学近十年开始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