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石油公路沿线全新世风沙地貌类型、发育条件、动力特征和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公路沿线发育多种典型风沙地貌类型。在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风速和输沙率向上坡增加,背风坡存在涡旋,促使迎风坡风蚀背风坡加积,以至整个沙丘向前的动量得以维持。在线性沙丘表面,沙粒沿着合成输沙方向呈曲折摆动式纵向输移,而在背风坡以显的侧旁气流和沙物质的侧向输移为特征。全新世以来,由于近地面东北风系中偏N风力减弱,偏E风力加强,因此沙漠腹地叠置沙丘落沙坡方位向西偏转。沙漠边缘河流作用与风力作用的相互消长对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影响巨大,而沙漠腹地风信条件和自然环境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的形成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乌素沙地的历史已有几十万年,它处在年降水量一般在350mm~500mm之间,是森林草原和草原为主的地区。就降水和植被条件而论,该区不是沙漠形成和分布的地区。造成目前类似沙漠景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区砂岩风化产生的大量沙物质条件,其次是较强的风动力条件。根据毛乌素沙地形成的特殊成因分析,提出了治理毛乌素沙地的新思路,即除植树种草之外,更要注意以利用该区以南丰富的黄土物质改良沙地,这能够阻止大气降水通过砂层响深部的快速渗透,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持水性,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植物固砂,能够加速植被的恢复。由于该区紧邻黄土高原,采取以土盖沙的物质改良方式对解决该区沙漠化问题应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处严寒和干旱地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生成一些特殊成分结构及工程地质性质的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淤泥及淤泥质软土、盐渍土、冻土、填土、沙漠土等。这类土具有显著的地区性特征,会出现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危害。为保证建筑物安全,从研究这类土的特殊性出发,进行了工程地质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4.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稀土元素及黄土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武威黄土剖面中稀土元素表现出三种类型:贫轻稀土型、富重稀土型和贫重稀土型;稀土元素平均含量变化及稀土分布模式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可以对比甚至一致,特征参数平均值也十分接近.提出稀土特征参数δEu,δCe和LREE/HREE构成的三角图解,可以揭示不同时代、不同源区或同一源区不同物质组成对于黄土物质的相对贡献,进而追索黄土的物质来源.黄土是一类高度均一化的广源沉积物;腾格里沙漠对于黄土而言在全球气候恶化、变干、变冷、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或相对隆升及沙漠发展时期是一物源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照我国典型黄土高原的黄土与地貌发育特征,重点分析了青海省东部地区黄土堆积的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貌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黄土的分布和黄土地貌发育特征,表明两区黄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风沙环境与沙漠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遥感判读的基础上,本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风沙地貌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探讨了区域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以及风沙活动特征与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的发育与演变过程。本区主要发育新月形沙丘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垄、鱼鳞状沙丘群,沙丘的形态组合与分布规律、发育过程和运动状态受区域风向变化和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研究区风沙主要来源于各大河流搬运的沉积物,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由风力吹扬、搬运再堆积“就地起沙”形成现代风沙地貌。综合分析各种地质记录表明,本区域沙漠是中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历史时期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沙漠地表沉积物矿物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达木盆地不同地貌地表沉积物样品中的矿物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沙漠地表沉积物中轻矿物平均质量百分含量为89.45%,变化在32.57%~98.43%,且不同地貌表层沉积物的轻矿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轻矿物成分成熟度指数Q/TF的平均值为1.65,变化范围是1.43~1.82,沙丘沉积物的轻矿物成分成熟度指数高于其他地貌类型。柴达木盆地沙漠地表沉积物中重矿物平均重量百分含量为0.82%,变化在0.11%~4.24%,以不稳定矿物为主;重矿物特征指数中ATi指数平均值为68.82,GZi指数平均值为80.91,ZTR指数平均值为2.15。研究后认为,柴达木盆地沙漠中沙物质的来源途径为:1河流冲、洪积作用将高山剥蚀产物带入盆地腹地,后经风力吹蚀、分选形成沙漠;2察尔汗盐湖退化后的湖相沉积物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在西北风的强烈作用下"就地起沙",沉积形成沙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天津新港回淤泥沙来源问题,本文分析了海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以及渤海湾沿岸地貌与沉积特征。现代海河水下三角洲的粉砂淤泥质滩体是近百年来由海河下泄泥沙形成的。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三角洲以原河口拦门沙为核心迅速淤长的时期;20世纪初至今,三角洲淤长速度渐缓,但由于海河及其河口地区各种整治工程的影响,三角洲的形态变化很大。近百年来三角洲地貌变化与海河及其河口地区动力泥沙条件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海河水下三角洲地貌形成与发育特征的分析,通过渤海湾海岸及水下岸坡地貌和沉积特征的分析,说明天津新港泥沙回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海河水下三角洲地区泥沙的近源活动,港内泥涉主要直接来源于港区周围的广大粉砂淤泥质浅滩。  相似文献   

9.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输水明渠风沙防护工程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王峰 《科技资讯》2010,(13):51-51,53
新疆北水南调工程输水明渠在由北向南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全长170.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沙漠输水工程。沙漠明渠风沙防护无疑是保证沙漠明渠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即通过防护措施达到固沙、阻沙、导沙和输沙,以消除沙埋、沙蚀、沙割等危害。本文对该工程风沙防护措施结合试验、研究和分析及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地区成图条件,提出了“自然网格控制,梁峁沟谷对应,地貌特征定点,图面量测内插”的转给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黄土丘陵区资源考察和土壤普查的成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天山黄土粒度特征及粉尘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山北坡和伊犁盆地晚更新世典型黄土剖面粒度分析表明,天山黄土以粉砂为主,占60—70%左右,粘粒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天山北坡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其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中的沙漠,伊犁盆地黄土粉尘则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下游沙漠地区。形成黄土的粉尘主要是以尘暴方式搬运,且冰期和间冰期都有尘暴堆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指出陕北沙黄土区的现代土壤侵蚀过程表现为风、水两相营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具有风成和水成的双重性特征,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交错性.这是由营力的季节性强弱对比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区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内主要地面物质沙黄土可以分为细沙质沙黄土和粉沙质沙黄土,二者对风力和流水的抗侵蚀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不同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地区剖面以及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和地貌条件下的表层土,运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手段,探讨乌江流域的成土物质来源、风化成土方式以及风化成土作用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沙漠面积很大,根据统計,共约16.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11.4%,其中98.4%分布在新疆、内蒙、甘肃、青海、陝西和宁夏六省区。关于我国北部沙漠的起源,毫无疑問,沙漠沙的最初来源,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后经流水(古代河流、近代永久性或間歇性河流、地表徑流)和风力搬运堆积而成。当然,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主要化学成分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的大面积野外实地考察、系统采样和室内化学分析,并采用质量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较为准确的马兰黄土主要化学成分的平均数据。马兰黄土与世界各地的黄土相比,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黄土在物源区的物质组成、地质地理条件及古气候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别。马兰黄土相对于全球下地壳和全地壳较富Si,K等亲石元素而贫Fe,Mg,Ti,Mn等亲铁元素;与全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疆东准噶尔西部花岗岩带各岩体在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它的成因和演化。结果表明,该区花岗岩,尤其是含锡花岗岩成岩方式为岩浆分异交代,物质来源主要为地幔与地壳的复合作用形成,属I型→同熔型→A型→改造型的过渡类型花岗岩,其中锡的来源主要与岩石演化的途径和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泾河下游台塬区黄土滑坡频繁发生,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以"泾河南岸泾阳段黄土滑坡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对区内滑坡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黄土滑坡按诱发因素及运动特征划分为灌溉流滑型黄土滑坡、灌溉滑动型黄土滑坡、侵蚀滑动型黄土滑坡、侵蚀滑塌型黄土滑坡及开挖垮塌型黄土崩塌5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黄土滑坡的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黄土滑坡日趋频繁和春季多发,空间特征表现为黄土滑坡多塬段群发和区域破坏模式差异,这些特征系人类工程活动与其它地质环境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灌溉诱发型黄土滑坡具有典型的多序次破坏特征,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滑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鸣  赵序茅 《大自然》2014,(6):20-22
<正>广袤的沙漠常年干旱,植被稀少,通常被形容为生命禁区。可是野生动物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它们依靠独特的生存策略,实现了人类眼中一个又一个沙漠生存奇迹。地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什么是荒漠、戈壁与沙漠在我国,对荒漠或沙漠的认识及记载历史悠久,如2000多年前的《禹贡》一书中有"西被流沙(即沙漠)"的记载;《汉书·地理志》也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述。白龙堆即今天新疆罗布泊的风蚀雅丹地貌,属于极端干旱地区。也就是说,古人早就注意到了沙漠这一特殊自然地带。然而,时至今日人们经常将"沙漠"与"荒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以库布齐沙漠北部横向沙丘及其流经的3条孔兑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孔兑切割的沙丘区域划定样方,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遥感影像沙脊线提取算法提取沙丘脊线,通过ArcGIS9.3量算每个样方的沙丘个数、脊线总长、脊线平均长度、沙丘间距、平均沙丘走向以及缺陷密度等参数,着重通过沙丘地貌格局参数的变化分析横向沙丘地貌格局的空间变异以及干旱区河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顺风向(由西至东)上沙丘脊线平均长度呈线性增长、缺陷密度降低,沙丘走向逐渐稳定在230°~50°方向,平均间距变大,沙丘地貌格局逐渐由分散向聚拢方式转变;垂直风向(由北至南)上沙丘地貌格局参数由中心向南北两侧略有降低,沙丘类型由复合横向沙丘向简单新月形沙丘过渡,复合横向沙丘占沙丘类型的80%;2流经沙漠的孔兑通过自身切割作用与风水交互作用使得横向沙丘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独立发育且互不影响,同时孔兑的存在改变了沿岸下风向3~5km区域的地貌格局,更新了下风向沙物质来源,但不会改变沙丘整体走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冰川冻土地貌、岩溶地貌及相应的黄土堆积、红土的发育等地貌与堆积物以及海面与湖面变化、生物群演替与迁移等多种气候标志为依据,讨论我国气候地貌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发育深度等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