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深孔爆破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在采用深孔爆破时确定爆破参数大多是只靠经验,没有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深孔爆破中爆破参数的确定机理,得出了炮孔的布置方式、炮孔直径、炮孔间距、炮孔排距、不耦合系数、炮孔长度、封孔长度和一次起爆药量等这些爆破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示例说明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V型复式拉槽在公路路堑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深孔V型拉槽爆破技术在安徽省滁宁高速公路路堑开挖中应用为例,讨论了V型拉槽爆破的炮孔布置、爆破参数选择、起爆网路设计和爆破安全评估等技术问题。成功的爆破试验表明,在宽间距小抵抗线爆破中采用固定排间距、调整孔距的炮孔布置方法对于不规则自然地形条件下的深路堑爆破是科学有效的。可供类似的路堑爆破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炮孔临近系数对爆破质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霍林河南露天矿深孔松动爆破效果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炮孔邻近系数对爆破质量的影响关系,研究结论给出了霍林河南露天矿岩石爆破炮孔邻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爆破作业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爆破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效保护围岩的定向断裂爆破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岩石周边爆破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光面爆破不可避免造成围岩损伤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定向断裂爆破技术是降低围岩爆破损伤的有效方法:进而,依据现有的定向断裂爆破原理,导出了定向断裂爆破的预裂纹长度、炮孔装药量与炮孔间距的计算式: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对这些爆破参数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所得结论以工程实际相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爆破理论,借助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岩石中双炮孔爆破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模拟,进而分析岩石爆破破坏机理和裂纹扩展特点。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参数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孔间裂缝首先在炮孔壁产生,沿炮孔连线扩展并逐渐向连心线中心贯通;结合理论分析,得到了相邻炮孔的合理间距为40~70 cm,孔间裂缝贯通效果较好,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大,孔间裂缝越难贯通,爆破效果越差。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这种方法可以为爆破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高大楼房的控制爆破设计成果。根据其环境和结构特点,用定向控制爆破技术将其拆除,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介绍了大楼结构、爆破方案的确定、预处理及施工安全性校核、爆破部位、破坏高度和破坏程度、倾倒可靠性校核、起爆顺序和延期时间、炮孔参数和装药参数、炮孔布置、装药结构、布孔形式、起爆网络设计、爆破安全性分析和采取的其它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块煤率的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块煤率的技术方案研究,分析了影响块煤率的因素,提出炮孔深度、炮孔间距、14、抵抗线、药包直径、炮孔装药量、爆孔布置、合理的间隔时间与起爆方式选择等的合理设计是影响块煤率的关键。同时提出了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得出了采用小药卷,控制眼距和爆破微差时间是提高爆破块率的主要途径。从而为提高煤块率的参数优化提供了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光面预裂爆破技术的特点、爆破机理、炮孔布置及主要爆破参数选取等,并对其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钢筋混凝土杆件拆除爆破钻孔难、成本高、环境影响大的缺点,提出绿色拆除爆破新概念、引入全寿命设计理念并采取在杆件设计施工时就预埋炮孔的技术手段。针对已有垂直轴向预埋炮孔拆除爆破技术耗材多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轴向预埋炮孔拆除爆破专利技术方案;并从预埋管对杆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角度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以钢筋混凝土基坑支撑梁拆除爆破为例,对比分析了本方案与垂直轴向预埋炮孔拆除爆破方案的动力响应、可靠性、安全性、成本和施工难度,结果表明轴向预埋孔拆除爆破技术方案具备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黑岱沟露天煤矿预裂爆破炮孔布置参数、装药结构、起爆网络的进行设计,确定合适的孔网参数、前排抵抗线和微差时间等因素,在确保爆破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对边坡的震动,达到提升预裂爆破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凌钢高炉喷煤后的各项操作制度及有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提高喷煤量的关键是精料、合理的装料制度、高风温、富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炉风口风量分配数学模型,并提出风口流阻的计算公式.在总风量不变的条件下,计算了某5 500 m3高炉风口长度或者风口面积调整时,各风口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加风口长度或减小风口面积都将导致对应风口流阻增加.增加部分风口的长度,已调整的风口的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降低.缩小部分风口面积,已调整的风口的风量降低;当缩小多个风口面积时,已调整的风口的风速、鼓风动能才能提高,并提出了其临界风口个数的计算公式.根据该数学模型,有利于掌握风口鼓风参数的变化规律,定量化调整风口的相关参数,维持高炉的稳定和顺行.  相似文献   

13.
爆炸作用下RC柱损伤快速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P神经网络,以7个结构参数和2个荷载参数作为输入,损伤值作为输出,建立了爆炸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柱损伤的快速评估模型.在模型中,采用以精细化有限元模拟得到的1,032组RC柱损伤的数据训练网络,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并以216个新损伤样本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评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用于爆炸作用下RC柱损伤的快速评估;所得到的损伤分区图可以有效并直观地用于RC柱的爆炸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钛氧化物还原与钛渣变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攀钢高炉现场渣经过还原,获得具有一定钛氧化物还原度的炉渣试样,进一步测定样品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随着钛氧化物还原度的提高,炉渣的粘度和熔化性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用矿相显微镜研究了炉渣的显微结构前用图象分析仪对渣中TiC、TiN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的变稠还与钛氧化物还原生成的TiC、TiN数量有关。因此高炉冶炼过程中用钛氧化物还原度作为判断和控制钛渣变稠的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高炉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15.
建筑物外部爆炸超压荷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易于遭受爆炸危害的建筑物进行抗爆设计与加固时,首先需要确定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超压荷载模型.但是由于受到建筑物自身特征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超压荷载十分复杂.为了掌握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爆炸超压荷载的特性,应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软件建立了建筑物外部爆炸超压荷载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网格划分尺寸的大小对爆炸超压荷载计算结果的影响,模拟了建筑物外部的刚性地面上发生爆炸的过程,研究了爆炸冲击波在建筑外部空间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以及作用在建筑物外表面的爆炸超压荷载的特性.模拟了邻近建筑物对爆炸冲击波的反射和阻挡作用,同时研究了邻近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和位置等因素对作用在目标建筑物上的爆炸超压荷载的影响,从而为在建筑物的抗爆设计与加固中确定合理的爆炸超压荷载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弹性理论和近似方法分析了四边简支弹性薄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历程.根据薄板运动微分方程和爆炸荷载的特点,从理论上求解了薄板运动各力学参量.结合量纲分析理论,对30种不同的工况进行了计算,最后建立了较合理的工程计算模型.模型拟合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可作为工程计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机械进丸抛丸器,通过试验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气流参数对弹丸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抛丸量较小时,气流通道畅通,其对弹丸有一定影响;随着抛丸量的增大,气流通道不断受阻,其对弹丸的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爆炸载荷作用的方式和大小是结构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爆炸载荷简化为双直线的形式,与实际的时程曲线差异较大,并且直接施加到结构上,回避了气体和结构间的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于近爆或内部爆炸将会对计算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为了快速确定方形板近爆作用下结构表面的荷载,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爆炸冲击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方形板结构表面上不同点处爆炸载荷的分布函数,并建立了板结构表面中心点处爆炸载荷参数的简化预测公式,利用这些公式提出了构建结构表面任意点处爆炸载荷的一般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这些公式,可以预测任意尺寸结构构件在近爆爆炸环境中承受的爆炸载荷的各参数(峰值压力和冲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氧气高炉操作流程及操作参数对高炉内部过程产生的影响,预测氧气高炉流程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多流体理论、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理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普通高炉多流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修改边界条件及内部相关参数,建立氧气高炉多流体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别对普通高炉和气化炉氧气高炉(GF-FOBF)流程中的氧气高炉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两种工艺流程下高炉内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等典型参数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氧气高炉操作条件下炉内状态的主要特征和相对于普通高炉发生的变化,发现氧气高炉内部速度场、温度场均发生变化,特别是气相组分的均匀分布问题明显。本模型可为氧气高炉流程试验及流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