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鄱阳湖沉积物中主要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云  钟恢明  刘志刚 《江西科学》2010,28(3):336-340
本研究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均能检测到HCH、DDT等有机氯农药,但不同种地区的沉积物,农药含量差异较大,且湖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普遍存在。分析结果表明:HCHs来源于林丹,DDTs主要代谢产物为DDE,HCB残留难以降解。  相似文献   

2.
南极苔原植物-土壤系统中HCH,DDT的生物富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极乔治王岛无冰区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中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六氯环己烷(HCH)、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含量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HCH,DDT在南极苔原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富集特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南极苔原植物体与下覆土壤相比,除南极石萝(Usnea antarctica)对HCH的富集较明显(富集因子BCF石萝/土壤=2.74)外,金发藓(Polytrichum alpinum)、发草(Deschampsia antarctica)样品中HCH,DDT含量均低于下覆土壤;3种植物的富集系数还表明,它们对水溶性农药HCH的吸收高于对脂溶性农药DDT的吸收.同时,对比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发现,在大气沉降HCH可以忽略的情况下,植物体的HCH主要来源于下覆土壤.因此,植物体及其下覆土壤中HCH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3种苔原植物及其下覆土壤中DDT的含量总体上也具有类似特征.此外,对苔原生态系统中DDT各种异构体的分析发现,1980年以后随着各主要农药使用国对DDT的相继禁用,DDT的有效组分pp'-DDT降低,并且低于代谢产物pp'-DDD和pp'-DDE含量之和,可见,各国对DDT的禁用已经有效地抑制了农药污染对南极苔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鄱阳湖康山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发现样品中DDT及其代谢产物、HCH的异构体和六氯苯部分被检出。其中δ-HCH、γ—HCH、β-HCH的残留水平最高,平均值分别达到0.42.g/g、0.35ngg和0.27g/g(干重),沉积物的HCHs含量明显高于DDTs。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源为地表径流入湖、大气沉降和工业污水排放。根据风险评估值进行对比,鄱阳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1年4—5月南通市城区主要河流水体叶绿素a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监测和对12月濠河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实验分析,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叶绿素a含量变动于6.4~293.9μg/L之间,主要与水体pH值有关,而与总磷、总氮等营养盐含量及溶解氧、电导率和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或不相关;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含量波动于5.8~69.0μg/g,主要与含水率有关,这表明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主要受上覆水体叶绿素a转移、渗入的控制;此外,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烧失量等对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类扰动下太湖入湖河道的稀土元素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接纳不同类型污染物的3条太湖入湖河道的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分析了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中的稀土总量,漕桥河最大,大浦河其次,梁溪河最小;悬浮物与沉积物中的稀土总量,大浦河最大,漕桥河其次,梁溪河最小.河流不同介质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差别明显,水体富集重稀土,悬浮物主要富集于中稀土,而沉积物主要为平坦型曲线;但标准化曲线中均有离群的曲线,沉积物中尤为明显,而且污染河道样品页岩标准化曲线不同于周边土壤和湖泊沉积物,说明太湖入湖河道的稀土元素明显地受到了人类活动物质输入的影响,而且显示了不同污染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选择乐安河-鄱阳湖段等典型湿地为研究区,在乐安河流域共设置16个典型样点,于2012年采集水样、底泥沉积物等样品,进行Cu、Pb、Cd等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并对水体中p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水体pH值、总氮、总磷、COD等水质指标对重金属Cu、Pb、Cd等污染物在水体及底泥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影响。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中的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与水体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水体总氮含量与水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中的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体COD含量与水样中的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pH值和水体中的Cu含量和水样中的P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都柳江水体-沉积物间锑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锑(Sb)是近年来广泛受到关注的一种污染物,都柳江流域有较多的锑矿山分布,采集并分析了都柳江(贵州独山至广西富禄)水和沉积物样品,结果显示:河流的自净稀释作用使都柳江水体-沉积物中的Sb含量呈总体一致下降趋势,沉积物中Sb含量较高;沿途锑矿山溪水的加入显著增加了水体-沉积物中Sb的浓度.水体-沉积物中的Sb含量变化呈如下规律:上游至三都米英D10点,粘土矿物和铁氧化物的吸附作用较强,Sb从水体迁移到沉积物中;下游D7至采样终点,以粘土矿物的解吸作用为主,Sb从沉积物迁移到水体中,最终导致水体中Sb含量升高,进而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闽江某河段河蚬组织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蓄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GC/MS和GC-μECD测定了闽江某河段河蚬体内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分析了河蚬各器官组织中的蓄积特征.结果表明:河蚬体内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检测到的PAHs的总量分别为1322.03,397.24,951.04ng/g干重,河蚬易累积低分子量的PAHs,主要是3环PAHS,鳃、肌肉和内脏团中检测到的3环芳烃的比率分别为62.23%,47.04%和36.96%;河蚬对OCPs的蓄积种类主要是DDT类和HCH类农药,OCPs在河蚬鳃、肌肉以及内脏团中的总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19.73,25.46,23.06ng/g干重,河蚬肌肉和内脏团中OCPs的含量与整体中OCPs的含量相关性较好(R^2=0.98和R^2=0.98),肌肉中含量与整体有机氯的含量相关系数为R^2=0.19.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我国最大的河口湾珠江口中持久性有机氯的残留水平与分布,1996年7月和1997年3月在珠江口分别进行了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从布设的十多个站位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样品.样品经冷冻干燥、萃取浓缩和净化分离后,用GC法分析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以及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HCHs、PCBs和DDT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28~1.23,0.18~1.82和1.36~8.99ng/g(干重),与其他河口相比,珠江口沉积物的有机氯含量较低.悬浮颗粒物中有机氯的含量随不同采样站位和季节而异,但平均含量高于沉积物.本文基于两个航次的调研,综合报道了这些有机氯化合物在研究海域中的含量和组成分布,并对其残留水平与污染状况及来源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于桥水库水源地河流中重金属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以于桥水库水源地河流33个子流域采样点重金属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河流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Cd、As、Pb、Cu、Cr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河流表层沉积物中以上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河流悬浮颗粒物中Cd和As的平均含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3倍,Cu和Cr的平均含量是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的1.6倍,Pb和Zn的平均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d和Cr显示出一定的生态风险;表层沉积物中Cu、As和Cr的平均含量和部分表层沉积物样品中Pr、Cd和Zn的平均含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比较3条支流河流可知,Cd、As和Pb在沙河沉积物中含量最高,在黎河沉积物中含量最低;Cr和Zn在沙河沉积物中含量最高,在淋河沉积物中含量最低;Cu在淋河沉积物中含量最高,在黎河沉积物中含量最低.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水体悬浮颗粒物中As和Cd分别属于极强和较强生态风险等级,河流表层沉积物中Cd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级别,重金属总体属于中等风险级别.  相似文献   

11.
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多环芳烃、全氟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四类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为目标物,归纳总结了上述污染物在辽河流域中的含量,得到多环芳烃在辽河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94.78-2931.62ng/L,46-1167ng/g,全氟化合物在水体和沉积物中含量分别为0.38-127.88ng/L,1.72-10.44ng/g,多氯联苯在水体中含量小于115.3ng/L,有机氯农药在水体中含量为48-87.78ng/L;阐述上述污染物在辽河流域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潜在来源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并对未来辽河流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伶仃洋水和沉积物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伶仃洋水和沉积物中烷基酚(AP)的污染状况.检测12个水样中有11个被检出含有AP,最高含量为46ng/L;沉积物中所有样品均检出AP,含量为61~1236ng/g,结果表明,澳门内港AP污染最严重.伶仃洋水体中AP含量有自湾顶向湾口递减的趋势;就沉积物而言,AP含量自湾顸向湾口递增,并在香港附近达到最大值,这与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的分布特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AP含量与TOC之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水平以及风险等级,对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沉积物表层0~10 cm各重金属元素浓度平均值,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各监测点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GIS插值生成乐安河风险评价图。结果表明:1)自大坞河废水排入后,乐安河沉积物中Cu、Zn、Cd、Pb浓度分别高达639.5 mg/kg、725.2 mg/kg、1.23 mg/kg、516.4 mg/kg,且沿程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大部分超于土壤环境质量Ⅲ类标准;2)乐安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表层0~10 cm以内,表层10 cm内重金属浓度相差不大,沉积物10 cm以下重金属浓度呈线性递减;3)水动力强弱是影响沉积物吸附水体中重金属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动力越弱,沉积物吸附水体中重金属元素作用越明显;4)风险评价时基于GIS平台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创建渔网"工具选用"克里金插值"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评价精度,插值误差在±10%范围内,乐安河沉积物生态风险处于重度污染。研究结果可为乐安河管理部门对治理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现场采样、密度浮选、消解、拉曼光谱鉴定等方法,分别采集了海南东部海水养殖区万宁小海泻湖等11个站位的水体、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粒径、类型和化学成分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MPs含量范围为1 150~9 650 n·m~(-3),沉积物中MPs含量范围为8~370 n·kg~(-1),水体中检出的纤维型微塑料高达91.30%,另有少量的球型和碎片型微塑料;沉积物中仅检出纤维和碎片型微塑料,分别占96.86%和3.14%.水体中MPs的颜色以褐色为主(46.64%),蓝色、红色、白色、透明的占10.95%~13.9%;沉积物中MPs以白色(48.06%)、褐色(36.23%)为主,其他颜色均低于10%.2 mm以下MPs粒径在水体和沉积物中占绝大多数,其比例分别高达89.22%和90.39%.此外,经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oscopy)鉴定,海水和沉积物中检测出的微塑料主要为聚乙烯和尼龙2种,且多数样品以尼龙为主.沉积物中的MPs在粒径、形状及成分上与海水具有相似性,说明近岸海水及沉积物可能有相同的污染源.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比,海南东部海水养殖区的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为海南岛近岸海域中微塑料的监测防控和海岸带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集巢湖3个主要支流(南淝河、裕溪河与杭埠河)的河口处表层沉积物和水样各27个,利用ICP-OES及AFS等仪器测试了沉积物中重金属(Cd,Cr,Cu,Pb,Zn,As,Hg)的含量、水体可溶性的重金属含量,并检测了各河流水体理化指标;计算重金属在表层沉积物与水体中的分配系数;分析每个河口处各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淝河口处总氮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体中重金属除元素汞以外,含量基本低于Ⅰ类地表水质标准,大部分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南淝河口处污染最为严重,元素Cr,Cu,Pb,Zn,As的分配系数远低于其他两河口处;杭埠河口的Cd、Hg两元素的分配系数相对较低,且Cu、Cd、Hg三元素的相关性很高.  相似文献   

16.
γ-HCH在14种辽河(新民段)沉积物表面上的光化学降解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LPS)算法建立了沉积物组成与γ-HCH光解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预测γ-HCH在不同沉积物表面上的光解速率常数。该模型说明,沉积物中总碳、有机碳和无机碳质量分数的增多可抑制γ-HCH的光解,而Fe2O3和TiO2质量分数的增多对γ-HCH的光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龙亭湖西湖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到23个水体样品和23个沉积物样品,据此分析测定水体和沉积物中TN、TP、NH4.N、NO3.N、NO2.N、PO4等含量,并对N、P各种存在形态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水体和沉积物污染状况。以及沉积物污染对上覆水体水质影响的研究表明:对照地表水国家标准GB-3838-2002氨氮含量标准,龙亭湖水体上覆水集中于1、2、3、4类,其中3类水所占比例最高;沉积物对上覆水体NH4-N、NO3-N起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却是NO2.N、PO4的储存库,是龙亭湖上覆水体的一个内在污染源.研究结果为龙亭湖水体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机物污染是淮河的主要污染形式.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中的浓度较低.易于被悬浮物和沉积物吸附.为探讨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情况,2007年10月在淮南和蚌埠段采集悬浮物样品和表层沉积物样品.所采集的环境样品经自然风干后,利用二氯甲烷提取,无水硫酸钠和固相萃取柱组合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同时定性和定量检测其PAHs含量,获得了美国EPA优先表中所列的16种PAHs含量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中PAHs的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了蚌埠市饮水源区蚌埠闸处PAHs的超标情况.结果表明:①淮河中游重化工聚集区干流水体环境样品中PAHs总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其悬浮物浓度范围为1 169.44~4 048.86 ng/g,表层沉积物中浓度范围为91.98~1 292.52 ng/g;②就单一组分而言,悬浮物中萘含量最高,表层沉积物中二苯并[a,h]蒽最高;③受采样点环境和PAHs本身性质影响,悬浮物中PAHs量远大于其沉积物中量,整体呈现悬浮物中以低环PAHs为主、沉积物中以高环PAHs为主的特征;④根据<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蚌埠闸沉积物中PAHs超标严重,对蚌埠市的饮水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同时,此处悬浮物中PAHs含量也很高,潜在危害性更大,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亚河入海口水体悬浮物的特征,在2005年4月和2007年4月大潮期间连续26 h对三亚河入海口水体悬浮物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入海口水体悬浮物与潮位、风速、沉积物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亚河入海口及附近海域水体悬浮物的浓度为底层高于表层,河流入海口水体悬浮物的浓度与潮高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海水体悬浮物的浓度与潮高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同时发现,悬浮物的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悬浮物特征与沉积物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水体结冰期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春市某公园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 对其在冰封过程中营养盐在冰层和水体中的存在形态、 叶绿素a等的时空分布特征, 以及营养盐与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冰封条件下, 冰层中营养盐的含量约为水体中的1/3, 叶绿素a约为水体中的1/5.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无机氮的形态存在, 且 ρNH+4NO-3NO-2; 磷以溶解性总磷为主; 叶绿素a在冰封过程中缓慢增长. 底层水体中,ρNH+4, TP高于上层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