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陈燕  叶慧 《甘肃科技》2020,(19):130-131+80
临床上进展期食管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在具有营养不良风险食管癌患者综合治理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采用目前常用的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对住院的10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评分,最终筛选出NRS2002评分≥3分者(表示存在营养不良)共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饮食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均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红蛋白(Hb)等。100例患者经营养筛查后发现有58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个体化营养治疗2月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同时患者血TP、ALB、PA、Hb、TC、TG水平亦有明显改善(P<0.05)。食管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比例较高,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食管癌患者康复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为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食管瘘患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例20岁男性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食管瘘患者,目标热量按每天每kg体重30 kcal给予,采用肠外肠内营养联合治疗的方式,首先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予“全合一”肠外营养治疗,初步给液量:2 500 ml,热量:1 800 kcal.患者出现巩膜轻度黄染,肝功能检查提示:有肝细胞损害.在临床保肝降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额外补充的液体量调整肠外营养液配方,总液体量:2 255~2405 ml,热量:1 584~1 630 kcal.术后14d在内镜下置入双腔管(空肠营养管及胃管),即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主要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为百普素、能全素、能全力,根据胃肠道反应及胸腔引流液颜色及引流量调整肠内营养液的用量及剂型.待胸腔引流液减少为10 ml时,拔出引流管,肠内营养液调整至小口呷饮,吞咽无不适,拔出营养管,进食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结果:患者经过45 d的肠外肠内营养治疗,食管瘘瘘口闭合,体重无明显减轻,各项生化指标正常.结论:发生食管胸膜瘘后应尽早开展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全肠外营养使用时应根据其成分和特殊营养素的摄人按患者的需求和代谢能力进行计算,对于危重患者热量应适当减少.肠内营养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液体量、热量,最终达到治疗量,帮助患者病情痊愈.  相似文献   

3.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营养管理指导及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提供依据。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搜集庆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54例,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采用血清学检测Hp-IgG抗体,掌握Hp感染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33.1%,不同年龄段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和居住地与营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为66.9%,Hp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段和居住地与Hp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应尽早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而Hp感染率普遍较高,应及时的进行早期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应激病人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对26例普外科危重、大手术病人进行全肠外-部分肠外、部分肠内-全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有明显改善,营养支持平均时间16.3d,其中全肠外营养(TPN)7.2d;肠内、有肠外营养(PN、EN)4.6d;全肠内营养(TEN)4.5d。并发症;置管并发症1例、代谢并发症2例、严重腹泻11例。结论: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模式是危重病人较合理的实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进行营养治疗,观察其效果。选取2019年胸外科住院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值≥3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重,BMI、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白蛋白使用情况、住院日数、住院费用等数据,从而进行对比分析。营养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BMI、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白蛋白的使用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联合个体化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进行营养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率,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日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探究早期营养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观察。选取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观察组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早期的营养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体内外周血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固醇(CHO),体重指数(BMI),腰围(AD),上臂围(MAMC),腹部皮褶厚度(Skinfold thickness),NISS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组体重指数、腰围、上臂围、腹部皮褶厚度、胆固醇、NISS评分、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体质、营养状况,安全可靠,有利于预后,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患者的经济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进行营养治疗,观察其效果。选取2019年金昌市金川集团职工医院住院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值≥3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重,BMI、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白蛋白使用情况、住院日数、住院费用等数据,从而进行对比分析。营养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BMI、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白蛋白的使用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联合个体化营养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进行营养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率,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日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中国营养学会第13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9月17—19日在杭州召开。征文范围:医院营养科性质和职责定位及临床营养工作管理模式探讨和经验;临床营养治疗规范化管理;临床营养学的基础研究;各类疾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研究和实践;饮食营养以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并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的结果.方法:选择80例胃肠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病例中各项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但肠外营养支持病例,术前与术后比较体重下降明显(P<0.05),总胆红素水平高于肠内营养支持组.结论:两种支持方式对胃肠术后病例都能改善营养状况,对降低蛋白质分解均有一定作用,但肠内优于肠外,营养支持对肝功能影响小,具有符合生理状态、完全有效、价廉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大型三甲医院肠内营养药物的临床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促进临床药品使用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使用的品种、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该院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药物的临床用量和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但限定日费用变化不大。结论:肠内营养优于肠外的理念已逐步为临床认识和推广,在营养支持得到重视的同时,需注意把握适应症和降低治疗费用,向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24 h内)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25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静 《甘肃科技》2016,(15):119-120
评价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总结PD患者48例,围手术期早期应用预置式肠内营养患者22例(治疗组),传统术后肠内外营养患者2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CD4、CD8、TNF-α、内毒素),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各种不适发生率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患者TNF-α和内毒素(P0.05),及术后各种不适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PD围手术期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调整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评价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总结PD患者48例,围手术期早期应用预置式肠内营养患者22例(治疗组),传统术后肠内外营养患者26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CD4、CD8、TNF-α、内毒素),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术后各种不适发生率等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TNF-α和内毒素(P0.05),明显降低术后各种不适的发生、减少住院费用。PD围手术期早期预置式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调整免疫功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围手术期安全、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伟  项和平  王文斌 《科技信息》2010,(31):412-41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取保守治疗策略患者的预后,分析预防性抗生素的疗效及感染患者的细菌谱;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降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5例采取保守治疗,死亡率为8%,全组患者均采用降阶梯抗生素策略,感染者9例,全组患者感染率为30%,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5例,肠内营养组感染率小于肠外营养组(25%vs40%)。采用疏通肠道、负水平衡、血液净化和外科干预4项措施可有效治疗腹腔间室综合征。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施"个体化治疗"。结论:重症胰腺炎可以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策略,早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及肠内营养非常关键,手术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 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 总结2002年7月至2009年5月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营养支持的36 例患者的护理,并行病人分别于肠内营养前1天、肠内营养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测量患者体质量、血浆总蛋白测定.结果 经EN营养支持应用,配合精心的护理,肠内营养前1天体质量为(50.15±4.65)/ kg,肠内营养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体质量分别为:(53.45±6.43)/kg、(55.72±8.75)/kg和(62.55±8.69)/kg,其中肠内营养后第10天与肠内营养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前1天总蛋白为(53.63±4.25)g/L,肠内营养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总蛋白分别为(56.38±6.32) g/L、(60.30±7.56) g/L和(64.28±7.36) g/L,其中肠内营养后第10天与肠内营养前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有利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杨晓娜 《甘肃科技》2022,(17):123-125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选择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30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护理前患者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在护理后均比护理前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观察组营养水平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比较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于患者营养水平的提高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有重要影响,护理满意度高,应该进行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肠外营养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后续转归治疗注意事项及药学监护要点。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肠外营养致胆汁淤积型肝损害患者的不良反应鉴别及药物治疗,分析总结整个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后续治疗注意事项,并提供药学监护。长期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可能较大,用药前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指标。临床药师参肠外营养致胆汁淤积型肝损害患者的不良反应鉴别分析,药物治疗及提供药学监护,可为有效预防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引起药物型肝损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连红  张琴  陈丽梅 《甘肃科技》2016,(18):118-119
探索护理风险标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本科室自制护理风险标识并在临床中应用,对比使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用护理风险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使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在老年病房使用护理风险标识,可以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46例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前、后1、2、4周患者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46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20例患者完全治愈,其余26例患者血尿淀粉酶正常,体重明显增加,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较肠内营养前明显上升,除10例发生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外,未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肠内营养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疾病史、营养风险、营养治疗药物适应症及其不良反应等,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提供更为合理的营养用药指导和相关治疗建议,为医师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专业所长参与患者临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进行用药指导促进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药师可协助医师优化营养支持方案,改善目标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