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硅 藻 土 固 定 化 脂 肪 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采用硅藻土作为载体, 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 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 的催化活性以及硅藻土吸附脂肪酶量的影响. 得到最适的固定化反应条件: 温度为30~35 ℃; pH值为7.7; 缓冲液离子浓度在0.01~0.03 mol/L之间; 载体与脂肪酶的质量比为 8∶1.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实验室分离纯化的黄单胞杆菌进行固定化,开展了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条件的优化研究。首先,确定了海藻酸钠浓度4%,菌悬液的添加量为5ml/100ml海藻酸钠溶液,向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活性炭粉末0.2g/100ml海藻酸钠溶液,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其次,固定化过程中钙化液的浓度3%,钙化时间6h;第三,用己二胺溶液对菌小球进行表面处理,可增强菌小球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细胞法脱除二氧化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最优操作条件,并研究了固定床生化反应器中固定化细胞对低浓度SO2废气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最优条件是:细胞量为0.3 g、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3%、氯化钙质量浓度为4%、固定时间为14 h.在无喷淋液体、气体停留时间为5 s、SO2入口浓度低于7 mg/L时,固定化细胞对SO2的净化效率达90%、最大生化去除量为240 mg/(L.h).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能力可以通过向反应器中鼓入空气并喷淋液体的方式在2 h内得到恢复.上述结果说明利用固定化细胞去除SO2废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以醋酸纤维素/聚丙烯复合膜为载体对脂肪酶进行吸附固定,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固定化条件:酶浓度0.020 g/mL,温度20℃,pH8.0,振荡速度100 r/min,吸附时间2 h,膜酶活力最高为4.5 U/cm2;膜酶转化反应最佳条件:最适温度35℃,比游离酶降低了5℃;最适pH 8.5,与游离酶相比pH向碱性偏移,固定化脂肪酶间歇水解橄榄油132 h酶活力为原酶活力的56.7%.  相似文献   

5.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探讨了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及游离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包埋法和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CaCl2浓度1.5%和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2%、壳聚糖浓度1.5%、戊二醛浓度1%.两种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相同,分别为5.0和30℃,游离酶pH为4.6,温度20℃.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包埋一交联法固定化漆酶和游离酶的米氏常数分别为3.3,2.8,1.22mmol/L.  相似文献   

6.
利用明胶与海藻酸钠协同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研究固定化酶对葡萄糖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在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海藻酸钠与明胶配比是8∶1,氯化钙质量浓度是6%,酶用量为1.0%,固定化时间为30 min,固定化温度为35℃,固定化p H为6.0,海藻酸钠与明胶协同固定化GOD的活力回收率为85.76%;固定化GOD重复使用7次后,酶活力回收率仍保持在32%以上,显示出良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棉纤维膜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棉纤维作载体、对 - ( β-硫酸酯乙砜基 )苯胺 ( SESA)作活化剂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醚化 p H值为 9.0~ 1 0 .0 ,交联 p H值为 7.0 ,酶的质量浓度为 6 mg· m L- 1,交联时间为 1 2 h,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最高固定化酶活力为 33U·g- 1。对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用该固定化酶间歇水解橄榄油 ,重复使用 6次后相对水解率由 1 0 0 %降至 44%。该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使用的温度为 30~ 35℃ ,p H值为 9.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的脂肪酶的固定化。并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条件,如载体、有机溶剂、初水量等。固定化脂肪酶的回收率达到48.30%且稳定性好,其半衰期为360h.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多种载体固定化脂肪酶的吸附效果,确定了以大孔吸附树脂D101为载体,采用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脂肪酶。固定化后脂肪酶的稳定性得到较明显改善,最适反应温度50℃,最适反应pH值为8。确定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棉籽油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工艺条件,醇油比3∶1,含水量1.25%(V/V),加入质量比(酶量与固定化载体)0.48的固定化酶,反应介质辛烷,在40℃反应24h催化生物柴油的合成,最高转化率可达到65%。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全细胞转化靛蓝的过程中,靛蓝易被游离细胞吸附,造成产物提取困难,是微生物产靛蓝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解决该问题,尝试了不同固定化方法将基因工程菌固定,其中海藻酸钠包埋法取得了最好的效果,最佳包埋条件为3.5%海藻酸钠、1%氯化钙,固定化细胞在有机-水两相体系中可以重复利用两次,首次转化6h后,靛蓝浓度为15.9mg/L.另外,两相体系的引入有效避免了固定化细胞产靛蓝过程中伴随的产物分解现象,选择正十二烷作为有机相,优化得到其最佳比例为体积分数40%.体系对吲哚的最佳耐受浓度为400mg/L,在此条件下,靛蓝产率为0.28mg/mg.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玉米芯为吸附载体,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对红曲霉细胞进行吸附包埋固定化培养。对以不同浓度的硝酸钾、大米粉、不同初始pH值等条件变化对细胞红曲霉菌进行发酵培养。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表明:硝酸钾浓度为0 2%,米粉浓度为5%,培养基初始pH5 5时,通气量为75mL/500mL时产色素色价最高。包埋载体海藻酸钠的浓度为5%,固化剂氯化钙浓度为4%时,红曲霉的固定化粒子的机械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一株专一性更强的乙醇氧化菌(Methylobacterium sp.),确立最佳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最终建立微生物乙醇检测体系,采用有利于微生物细胞生长的PVA-海藻酸盐溶胶-凝胶包埋法,对筛选、分离得到的乙醇氧化菌进行固定化,将其制备成固定化小球。考查了海藻酸钠、氯化钙等固定化添加剂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成球难易和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化颗粒机械强度和通透性。在乙醇菌的不同固定化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最佳固定化方法:10%聚乙烯醇、1.5%海藻酸钠、4%CaCl2、4%硼酸溶液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其活性最高、机械强度较强。固定化小球与溶解氧电极组合成乙醇微生物传感体系,用于乙醇检测。考查了温度、pH值、盐离子浓度、菌种保存时间等因素对该传感体系的影响。用该体系测得乙醇线性响应范围为0.002%-0.2%(V/V),RSD为6.3%。实验证明该体系适合于微量乙醇检测,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良好、无毒害、响应快、方便及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氯苯高效降解菌固定化小球的制备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大连瑞泽农药公司的活性污泥中新分离到的1株氯苯高效降解菌作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剂,以氯化钙(CaCl2)为固定剂制成固定化小球.通过研究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定化参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交联时间为10 min.此外还研究了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氯苯浓度、温度、pH和摇床转速下对氯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苯浓度为120 mg/L、温度为30℃、pH为7.0、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固定化小球对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孔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机理.方法 选取4种不同树脂(XAD1180,XAD7HP,A568,XAD18),通过氮气低温吸附法对栽酶树脂的孔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 XAD1180为最适的固定化载体,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给酶量1 400~1 600μg/mL,戊二醛浓度为0.05%(体积分数),缓冲液pH7.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0 h.结论 XAD1180树脂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理想的吸附固定化栽体.吸附同时用戊二醛交联,可以起一定加固脂肪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作为研究对像,采用交联-包埋的试验方法,以酶活力回收率作为评价的指标,选取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对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效果最好.再进行固定化条件单因素响应曲面试验,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海藻酸钠-壳聚糖的混合载体中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91%、壳聚糖-醋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94%,温度为40.20℃,交联时间为0.98 h.此时酶活力为112 400 IU/m L,酶活力回收率为66.18%.经过三次回收试验,酶活力回收率分别为65.61%、64.48%、64.16%.  相似文献   

16.
采用DM-130大孔树脂为载体,对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固定化条件:温度为45℃,pH值为8.0,吸附时间为6h,载体与脂肪酶的质量比为30:1。  相似文献   

17.
棉纤维膜上高碘酸钠法固定化脂肪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棉纤维膜上高碘酸钠法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脂肪酶的温度、酸度以及间歇操作稳定性。通过实验给出了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NaIO4浓度为0.2mol/L,交联时间24h,pH值为9左右,酶的质量浓度6.0g/L,固定化酶最在活力7.38U/cm^2。该固定化酶最适应的温度为35℃,pH=8.0,t1/2=168h。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化猴头菌细胞的发酵情况.就包埋剂的最佳浓度、固定化细胞的发酵条件以及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深层发酵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海藻酸钠的浓度为2%,氯化钙浓度为2%,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发酵培养基内的代谢与游离细胞的代谢基本一致,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800mg/L,多糖含量最高可达1400mg/L,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使用32~48d,因此固定化猴头菌细胞在工业生产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国产环氧树脂LX-120固定化脂肪酶的工业化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环氧树脂LX-120对脂肪酶进行共价固定化研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30℃,p H 6. 5,给酶量600 U.由上述条件制备所得的固定化酶酶活为(357. 03±7. 09) U/g,酶活回收率高达95. 42%.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连续反应10次,固定化酶的酶活仍保留64. 21%,操作稳定性较好; 4℃下储存30 d,固定化脂肪酶仍保留78. 14%的活力.结论:环氧树脂LX-120在脂肪酶等工业酶的固定化技术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选用海藻酸钠(CA)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对经富集培养的以反硝化聚磷菌为主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包埋菌体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沸石添加量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菌除磷效果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包埋菌体量和沸石添加量这2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聚磷菌的最佳包埋条件是:PVA质量分数为8%,CA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质量体积浓度为25g/L,沸石质量体积浓度为20 g/L,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为1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