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丹 《科技信息》2009,(9):167-167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效率、工作成绩,是当前困扰着教育界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要求、社会地位、社交环境、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职业压力、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的人格与特点七个方面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供教育决策者参考。减少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永欣 《甘肃科技》2014,(5):57-58,60
职业倦怠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果。因而,研究和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师管理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姜苓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9,32(6):648-651,655
结合马斯拉切提出的职业倦怠的三维度理论,探讨了普通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教学改革的压力,应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扩招,职称评定和人际关系等。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结合马斯拉切提出的职业倦怠的三维度理论,探讨了普通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教学改革的压力,应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扩招,职称评定和人际关系等.提出了从社会、学校和个人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万瑜 《科技信息》2011,(19):I0315-I0315,I036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农村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薄、社会压力大等都是诱发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学校、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欠科学等八个方面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受学生素质、社会地位、学校发展、教师个体因素等影响,中职教师产生了明显的职业倦怠感,这给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深重的影响,研究制定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对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经受持久压力体验时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某种情绪衰竭状态,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阻碍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会使教师整体素质降低,进而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分析和克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职业教育应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社会发展都会带来较广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某机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常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焦虑与烦恼,有无助感,缺乏工作自信,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被动、应付。因此,为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生的未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成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熊慧娟 《科技信息》2010,(10):72-7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与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危害,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不良心理倾向,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李瑞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180-181
在现代社会,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提出了避免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任静  党莉莉 《科技信息》2009,(22):I0241-I0241,I0243
评估卫校教师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方法:选取某卫校114名教师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用SCL一90症状自评量表(90题)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22题)施测。结果:该卫校教师SCL一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纬度上高于全国常模;根据MBI量表的测量结果,教师职业倦怠有一定普遍性;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纬度与心理健康9因子均呈正相关。结论:卫校教师在强迫、人际、抑郁方面得分偏高,可能是引起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之一,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改善其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4.
谢志明 《科技信息》2012,(32):228-228
职业倦怠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普遍关注,这也是基于其对社会、个人的广泛危害性。高职院校作为育人行业之一,其教师也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而究其来源主要是自身、学校和社会的压力等等。因而,解决这一普遍问题,我们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以利于教师教学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问题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是新时期民生质量要求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建设具体深入的学术表现。检视学界的研究,可发现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实然"研究有偃旗息鼓之嫌;二是个性题选存孤苦伶仃之危;三是实证研究滋孤掌难鸣之忧;四是工具的本土化建设陷独木难支之困。还可明了研究的种种发展趋势,诸如"实然"研究再展生机,具体题选充当主体,本土研究成为热点,实证研究走向深入,长期追踪前景广阔,研究效益引人重视,等等。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契约角度看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许多需求是很难用正规的文字条约写出来的,但却存在于教师与学校的“心理契约”之中。文章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心理契约理论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的倦怠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是知识、文明、真理的传播者。然而,目前我国出现的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有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其倦怠原因的同时,着重提出扭转这一现象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东山 《科技信息》2008,(29):221-221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会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学效果。工作压力过大,多重角色冲突,个人发展机会缺失是其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从积极应对压力,合理定位自己,领导鼓励支持等方面着手解决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高职教师社会地位偏低以及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在一些高职学校的教师中出现了一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其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师正常教学水平的发挥,降低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想缓解这种现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出发,从而达到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不仅伤害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教育和教学质量,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调查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目的是为有效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调解和控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